失笑散加减治子宫内膜异位症医案、配方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主要症状有慢性盆腔疼痛、痛经、性交痛和经期肛门坠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于雌激素依赖性、出血性、粘连性疾病,由于异位内膜反复周期性出血所导致的持续加重的盆腔粘连等体征以及其所具有的周期性痛经、不孕、月经不调等症状,给生育年龄妇女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巨大的影响,成为妇科临床常见的疑难杂病.子宫内膜异位症虽属良性病变,但却表现出细胞增生浸润、复发等恶性行为,因此成为难治之证和西医学研究的重点疾病之一.目前对本病尽管已采用了药物和手术等多种治疗,但均未真正起到根除病变的作用,也未取得持久消除症状的结果.中医学无子宫内膜异位的病名,但根据经行腹痛、性交疼痛、月经不调、不孕、盆腔肿块等临床表现和体征,归属于中医学"痛经"、"月经不调"、"崩漏"、"孕"、"症瘕"等范畴.由于子宫内膜在女性激素周期性作用下,产生局部异位病灶的出血与坏死,内膜碎屑脱落,中医学称为"离经之血",离经之血蓄积于下焦而致病.瘀血的发生可因气滞、寒凝、气虚、邪热、手术等因素造成,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和,血液离经,瘀血留聚,络脉不通,引发经期小腹疼痛而为痛经;瘀滞日久,积瘀而为症瘕;瘀滞内停,冲任失调,不能摄精成孕而为不孕;瘀滞胞脉胞络,瘀血内阻,新血不能归经,冲任失调则见月经不调.
【病案举例】
杨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35例,其中合并痛经29例,其中有性交痛13例,经期肛门坠胀12例,非经期下腹痛7例;合并巧克力囊肿24例,子宫后穹窿触痛性结节27例;合并不孕症13例,其中7例为继发性不孕;合并月经不调9例.用桂枝茯苓丸合失笑散加减.处方:桂枝6g,茯苓、夏枯草各20g,薏苡仁30g,延胡索、香附各15g,甘草5g.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于月经干净后3天开始,连服15剂.加减:气虚者加党参15g,黄芪20g;血瘀明显者加三棱、莪术各10g;肝气郁结者加柴胡15g,厚朴10g;腰酸膝软者加续断、炒杜仲各15g;畏寒肢冷者桂枝用15g.结果痊愈4例(12.90%),显效15例(48.39%),有效8例(25.81%),无效4例(12.90%),总有效率87.10%.合并痛经29例中疼痛基本消失2例,疼痛减轻8例,无效1例;合并巧克力囊肿24例中B超证实消失例,缩小13例,无明显变化7例;治疗前后妇检子宫后穹窿触痛性结节改变不明显;月经不调9例中有6例恢复正常.治疗过程中有3例患者出现一过性恶心,但继续服药后自然消失,未发现明显毒性及过敏反应.
【失笑散加减治子宫内膜异位症医案、配方】邱氏加味失笑散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38例,组成:蒲黄12g,五灵脂10g,当归10g,川芎10g,赤白芍各10g,桂枝10g,生黄芪20g,淮牛膝15g,生地12g,炙没药10g,续断30g,菟丝子30g,香附15g,甘草6g,肝郁气滞加柴胡、川楝子经血夹块加红花、益母草;纳食少加白术、鸡内金;带下色黄加炒地榆、败酱草.每日1剂,每次月经周期前1周开始服用,连服10天,3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治愈15例,好转2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
推荐阅读
- 失笑散加减治皮下埋植避孕所致月经紊乱医案、配方
- 甘露消毒丹加减治上尿路结石医案
- 失笑散加减治膜样痛经医案、配方
- 甘露消毒丹加减治血尿医案
- 甘露消毒丹加减治急性尿路感染医案
- 失笑散加减治青春期痛经医案、配方
- 失笑散加减治痛经医案、配方
- 甘露消毒丹加减治面瘫医案
- 失笑散加减治经行乳衄医案、配方
- 失笑散加减治经前乳结医案、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