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杏石甘汤加减治支气管哮喘医案、配方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肥大细胞嗜酸粒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介导的慢性变态反应性气道炎症,以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为主要表现,属于中医学“哮病”、“喘证”、“痰饮”等范畴支气管哮喘的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但与患者敏感性体质因素和遗传因索密切相关:目前,发现与哮喘相关的基因主要有气道高反应性、
【gE调节、特应性反应等基因,这些基因在哮喘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另外,支气管哮喘的发病还与环境因素紧密相关中医学认为哮喘的发病为痰伏于肺,为外感于邪、饮食不当、情志刺激、体虚病后等因素诱发,以致痰阻气道、肺气上逆所致病理因素以痰为主,痰的产生责之于肺不能布散津液,脾不能运输精微,肾不能蒸化水液,以致津液凝聚而成,伏藏于肺,成为发病的“夙根般认为哮喘分发作期和缓解期,发作期的基本病理变化为“伏痰”遇感引触、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壅塞气道、肺臂狭窄、通畅不利,肺气宜降失常,引动停积之痰,而致痰鸣如吼、气息喘促 。素体阳虚,痰从寒化,属寒痰为患,则发为冷哮 。病因于热,素体阳盛痰从热化,属痰热为患,则表现为热哮,热哮证见咳嗽、气喘,喉中痰鸣,咳痰色黄或而黏稠,咯痰不利,或伴发热,口干大便秘结,舌质偏红,舌苔黄腻,脉数:故治以清热宜肺,化平喘为主,方以麻杏石甘汤治疗
哮喘缓解期的辨证治疗和护理对哮喘的治疗起重要作用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在哮喘缓解期要从脾论治,则可杜绝生痰之源,制哮喘的发作 。同时加强日常护理未病先防如情志方面,要避免强烈的精神刺激,防止肝火犯肺,必要时配合黛蛤散合泻白散、加味逍遥丸等品以清肝泻肺;饮食方面,除要做到饮食有节,顾护脾胃外,最主要的是禁食鱼、虾、蟹、牛奶、花生、蛋类等致敏食物;居处方面,吸人物的接触,环境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支气管哮喘的发作及治疗效果,因此要尽量避免环境影响
【临床应用】
周氏采用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哮喘40例:基本方为麻杏石甘汤加祛风化痰补虚药,药物组成:麻黄10g,杏仁10g,生石膏20g,甘草6g,党参10g,地龙10g,假蚕10g,蝉蜕10g,胆南星15g,浙贝母10g热性哮喘加黄芩10g,知母10g;热毒较重者加蒲公英10g;寒性哮喘加生姜3片,大枣5枚;体虚甚者加黄20g病毒感染诱发者加贯众、蒲公英;气滞加莱菔子、紫苏子结果治愈25例,显效9例 。有效6例,总有效率100%
【病案举例】
【麻杏石甘汤加减治支气管哮喘医案、配方】(1)宿某,男,36岁 。2007年10月9日初诊类风湿关节炎病史20余年,支气管哮喘病史3年 。逢春秋季节受凉外感后支气管哮喘易发作,长期口服氨茶碱类药物,病情逐渐加剧,曾出现支气管哮喘重症,甚至肺大泡破裂引起气胸,经多次抢救转危为安有间断激素类药物治疗史 。每次发作病程可长达1个月,需住院治疗,多次予氨茶碱0.25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地塞米松5mg,每日2次静脉滴注,病情方可控制 。近1年发作频繁,活动耐量明显下降爬楼梯和步行即感明显胸闷、喘促、气短和乏力,本次哮喘发作1周人院刻诊:面色苍白,胸闷,喘息,喉中有痰鸣音,呼吸困难明显,不能平卧,汗出较多,心悸乏力,咳痰量少色白,舌红,苔薄黄腻,脉细数西医诊断:支气管哮喘 。中医诊断:热哮:辨证:风寒郁而化热,气阴两伤方选麻杏石甘汤合生脉饮加减,药物组成:炙麻黄6g,杏仁10g.生石膏(先煎)30g,甘草6g,沙参20g,麦门冬20g,桑白皮15g,知母10g浙贝母10g,橘红6g,草苈子(包煎)15g炒枳实10g,胆南星10gc日1剂,水煎 。配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2,每日2次静脉滴注氨茶碱0.25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地塞米松5mg,每日2次静脉滴注 。其中,地塞米松10mg/d连用3日后减为5mgd,并逐步停用 。3剂后哮证平,余症缓解,舌苔、脉象同前继用温胆汤合生脉饮加减,药物组成:沙参40g,麦门冬30g,炙麻黄10g,杏仁10g,紫菀10g,炒枳实10g,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5g,胆南星10g,地龙15g,五味子10g1剂,水煎服1周后症状明显改善,继服1个月症状消失,活动耐量明显提高,随诊6个月轻度发作2~3次 。
按:本例病案特点是慢性病史20余年且发病时年纪尚处青春发育期,故而其病情较重,久病多虚,气血亏虚,卫外不固,风、寒、湿内侵入肺,肺失宣发肃降,水液输布失常,聚而为痰,痰浊阻 。患者宿疾与其类风湿关节炎病密切相关,痹证日久风、寒、湿邪入肺,肺输布水液功能失常,凝聚为痰 。同时,由于长期患病,大剂量反复使用激素类药物致使肺、脾气虚,脾虚疾湿内生,上责于肺,肺气亏虚,正气不固致哮证反复发作,更加重肺络损伤 。本次入院,病情严重,已有喘脱之象 。中医辨证属肺肾两虚,气阴耗伤临床以麻杏石甘汤清热宣肺平喘,合用生脉饮固护心气,症状得以迅速缓解特别是对一些发作频繁,气阴耗伤重且有喘脱证的哮证,在早期证治疗中加用补益法固护心气效果明显
(2)患者,男,45岁,教师 。反复发哮喘几年,不敢长期外出,因每次发作,均要送医院急救 。2日前发病,经急救后有所缓解,但仍、、
气粗息涌,痰鸣如吼,胸高胁胀,咳呛阵作,痰黄稠厚,难以出,口渴喜饮,舌质深红,苔黄厚腻,脉滑数 。辨证为热哮,服麻杏石甘汤加黄芩鱼腥草、贝母,煎服,日6次,每次0m,服用5天后病情大减,达到临床控制,然后服加味生脉饮3个月,其间发作轻,已不用去医院急救,并且发病间隙延长,已经敢外出旅游
按: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是疗效明确的经方之一,本例患者反复发作,痰热蕴肺,壅阻气道,肺失清肃,治应清热宣肺,化痰定喘,方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在哮喘缓解期注重养阴求本,以加味生脉饮善后
(3)张某,男,56岁 。有哮喘史8年,以往以寒瑞为主,近日性情急燥,饮水少,自觉咽部疼痛,继则出现咳喘频发,尤以睡前较重,咳嗽连声,呼吸不续,痰出如肥皂泡沫,纯白胶黏难出,舌质淡,舌红少苔,脉滑数 。根据“肺痨吐白沫”和“肺热上焦,因而成痿”的理论,治宜滋阴益气,润肺止咳,方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沙参12g,太子参15g,麦冬10g,石解12g,阿胶10g,生石膏30g,杏仁15g,枇杷叶12g,黑芝麻10g,蚕12g,全蝎(冲服)6g,甘草g水煎服,日1,分早晚2次服 。服5剂后,咳喘明显缓解,再以养阴清肺丸合桑杏汤加减治疗后痊愈 。
按:哮喘按病性分寒热,但寒哮与热哮可相互转换本例患者热蜂乃由寒哮转化 。热哮临床表现为呼吸急促胸膈烦闷,咳呛阵作,疾黄稠黏,排痰不爽或少痰,烦热而面赤,口干喜冷饮,舌质红,若黄膩脉滑数 。方用麻杏甘石汤加味治疗,辅以养阴润燥之品 。
推荐阅读
- 麻杏石甘汤加减治慢性阻塞性肺病医案、配方
- 麻杏石甘汤加减治肺脓肿医案、配方
- 麻杏石甘汤加减治支气管肺炎医案、配方
- 麻杏石甘汤加减治大叶性肺炎医案、配方
- 麻杏石甘汤加减治间质性肺炎医案、配方
- 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球型肺炎医案、配方
- 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病毒性肺炎医案、配方
- 麻杏石甘汤加减治肺炎医案、配方
- 麻杏石甘汤加减治流行性感冒医案、配方
- 麻杏石甘汤加减治蛔虫性支气管炎医案、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