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光迪小柴胡与通幽各半汤的配方组成

【配方组成】柴胡10g,姜半夏10g,黄芩10g,枸橘李10g,赤芍、白芍各10g,升麻3g,槟榔末5g(冲),紫菀10g,苦杏仁10g,石菖蒲10g,蜣螂虫15g,2剂 。
【丁光迪小柴胡与通幽各半汤的配方组成】【作用与功效】升降气机,开上通下 。
【适应证】急性肠梗阻 。
【丁氏临证心得】病例:刘某,女,26岁,已婚 。初诊:1976年6月20日 。突然腹痛作胀,呕吐便闭,认为系月经来潮(原有痛经病)所致,初未就诊 。后因症状日益加重,才送某医院急诊 。经检查,体温38℃血象:白细胞计数12×10L,中性粒细胞0.87.胸腹透视膈下腹腔有多个气液平面 。诊断为急性肠梗阻 。经中西药治疗2天无效,转中医治疗 。诊见腹痛近5天,有增无减,痛在脐周及少腹,阵阵剧发,不能按触,自感胀闷欲裂,大便不通 。前天服泻下药,大便仍不通,肛门坠胀转甚,小便赤涩 。身热,烦躁不床,口渴喜热饮,饮入胀加 。干呕,欲嗳不得 。脉弦滑,苔白厚腻,满布舌面,舌尖红,但不燥分析病情,此为三焦郁滞,升降气窒,形成肠痹腹痛 。治拟升降气机,开上通下 。
二诊:1976年6月22日 。药服至第2剂,才稍觉胃气
转动,先得嗳气,续得矢气,腹部痛胀略减得矢气后,肛门坠胀转松,小便亦较爽利 。但腹痛尚存,大便亦未通,口渴欲饮 。苔转黄腻,舌尖有化燥之象,脉弦滑 。据此分析,前药见效,气机稍展,但有邪积渐聚阳明之势 。再合调胃承气汤意 。原方去紫菀、苦杏仁、半夏、升麻;加羌活10g,大黄10g(后下),玄明粉10g(冲),六一散20g.2剂 。
三诊:1976年6月24日 。药后腹痛大作,续得矢气,随之大便亦通 。2天来得大便接连3次,量很多,气异臭,腹痛胀大减 。但神疲欲寐 。舌苔前半和舌边均化,中后部有苔一块,如刀切豆腐干贴在舌面,色黄脉转缓滑 。这是邪积渐去,正气亦露虚象 。再为祛邪顾正原方缓其制 。柴胡5g,枸橘李10g,羌活5g,制大黄5g,黄芩10g,白芍10g,六一散15g(包),北沙参15g,鲜石斛20g,炒竹茹5g.2剂 。
四诊:1976年6月27日 。24日诊后返家,神疲欲寐,整整睡了一昼夜,汗出,身热尽退,续得大便(上方大黄未用),腹痛全除,知饥欲纳 。舌中后一块厚苔全脱,布薄白苔,舌质红润,脉缓滑 。此为正胜邪却,转与扶正养胃,以期康复 。北沙参15g,鲜石斛20g,炒白芍10g,炙甘草3g,炒当归10g,茯苓10g,柴胡3g,枸橘李5g,糯稻根须30g.3剂 。药后食欲增加,精神亦振,病告痊愈 。
【解读赏析】急性肠梗阻属于中医“关格”“脏结”的范畴 。祖国医学认为:大小肠功能是“泄而不藏”以通为用,以“泄塞上逆”为病 。其形成与诸多因素有关,如肠道功能失调,气机失司,加之饮食不节,寒凝热闭,湿阻血瘀,虫积、食滞,或肠管内外各种机械性因素(如扭转、狭窄、肠内外肿瘤压迫、疝嵌顿、肠粘连等)而致肠道通降无权,传化失职而发为本病 。其最主要原因是肠腔狭窄、肿胀,肠蠕动减弱,肠道的血液循环障碍所致 。故在治疗上应以通里攻下,行气活血为主要治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