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文疏肝奔豚汤的配方组成

【配方组成】郁金12g,香附10g,延胡索10g,枳壳12g,
川芎12g,桂枝10g,丹参15g,当归10g,赤芍10g,桃仁
10g,红花10g,甘草3g另,以丹参注射液2支,肌内注射,每日1次(4ml);伤湿止痛膏数张,贴痛处 。
【作用与功效】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
【张学文疏肝奔豚汤的配方组成】【适应证】奔豚气 。
【张氏临证心得】曾治高某,女,33岁,农民 。初诊(1978年9目7日)症见:腹痛时作,以冬月为甚,每痛难忍,犹若腹中有物上冲胃脘,经治多年而未愈 。平素头昏头痛,疲乏少力,纳差便干,极易感冒,月经量多,色黑有血块,舌黯、苔薄白,脉沉涩 。辨证:肝郁不疏,气滞血瘀 。治法:
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方药:郁金12g,香附10g,延胡索10g,枳壳12g,川芎12g,桂枝10g,丹参15g,当归10g,赤芍10g,桃仁10g,红花10g,甘草3g 。丹参注射液2支,肌内注射,每日1次(4m1);伤湿止痛膏数张,贴痛处 。服上方10剂并肌内注射丹参针20支后,腹已不痛,头昏头痛止,大便正常,月经量及血块减少 。舌略红、苔薄白,脉沉缓 。知大病已退,正虚初现,原方去红花,加黄芪15g善其后 。
【解读赏析】方名为编选者暂拟 。《金匮要略》指出:“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本证临床表现符合奔豚气,但病名虽一,病机却各异 。《金匮要略》所指奔豚气之病机为肝郁气滞,化热上冲,故用奔豚汤下气缓急,和血调肝,清热降逆 。此患者与《金匮要略》所述基本相同,但未见寒热而有瘀血之证,故虽名“奔豚”而未用奔豚汤,只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之法而获愈 。
奔豚气较为难治,除用药外,使患者心情舒畅、消除顾虑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辅助环节 。本例患者除内服汤剂,肌内注射丹参针外,外贴伤湿止痛膏,亦有较好的疗效 。临证中,对多种痛证(特别是属于寒、积郁、气、血等),常用伤湿止痛膏(或撤敷七厘散)外贴患处该药不仅对风湿痛有效,而且对其他疼痛,如气滞、血瘀等所致疼痛,疗效亦佳 。
奔豚气病是中医特有的一种发作性疾病的病名,其名始见于《黄帝内经》,至于《难经·五十六难》中所说“肾积奔豚”是指少腹素有积块,发作时其痛可上下移动,但发作后积块仍在 。真正的奔豚气病是指病人自觉有气从少腹上冲至胸咽,发作时痛苦欲死,发作后如同常人 。具体证治始见于《金匮要略》,主要提出了奔豚汤(李根白皮、川芎、当归、芍药、半夏、黄芩、葛根、甘草),针对肝气郁结化热上冲;桂枝加桂汤,针对寒邪引动冲气;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针对心阳不足,水饮内动,欲作奔豚 。
但临床所见奔豚发作的病机不止以上 。肝气郁结,气滞痰凝,扰动心神也可致奔豚;此外还发现瘀血也可导致奔豚发病 。沈金鳌《沈氏尊生书·卷18》有云:“有怫郁,当升不升,当降不降,当化不化,或郁于气,或郁于血,病斯作矣 。”奔豚气病即是气机升降失常的代表性疾病,肝又主藏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肝气郁结或少阳枢机不利,可以影响血的正常运行;反之,血液瘀滞也可以影响气机正常升降,从而有导致奔豚发生的可能性 。
临床上奔豚气病好发于妇女 。女子以肝为先天,易于怫郁,多气病血病 。奔豚气病患者或多或少都存在心慌烦躁、失眠、梅核气等肝气郁结或心神失养的临床表现,而配合使用天王补心丹、甘麦大枣汤、安神定志丸、温胆汤、逍遥丸等疏肝养心安神的药物均有一定的疗效 。用活血化瘀方药治疗有效的奔豚气病患者,或多或少存在胞宫或冲任的病变,血府逐瘀汤可以理解为《医宗金鉴》桃红四物汤合《伤寒论》
四逆散衍化而成;四逆散又为柴胡疏肝散、逍遥散之祖方 。
故本方养血活血之外,兼有一定的疏肝理气之用 。这是血府逐瘀汤治疗血瘀气滞奔豚的方剂学基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