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瘀”、“邪毒”说在中医淋证发病学中的意义
淋证之名称,始见于《内经》《素问六气正纪大论篇》称“淋闷”,即《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的“淋秘” 。临床以尿频数痛,淋沥不尽,少腹拘急或痛引腰腹舌苔黄脉滑数为主证 。其病变部位主要在肾、膀胱或尿道与现代医学中的肾孟肾炎、尿路感染相似 。《内经》描述为“少腹肿痛、腹胀,泾溲不利”,《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篇指出:“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 。”后世医家亦多为实证之说,虚则以补中益气汤之类 。其以肾虚为平,气化不利湿热下注 。
历代医家各有论述,也为今人所接受 。但还必须看到淋证的发病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本病脏腑虚衰,阴阳气血失调的病理过程中,除有气、火、湿热、虚的因素外,血瘀与邪毒在其发病中亦占有重要地位 。气滞可使疏泄不利,导致血行受阻,气郁化火或湿热内蕴,又可湿聚热蒸而成毒,进而瘀毒互阻,湿滞肾络,迁延不愈而成正虚邪实 。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感染60%80%为大肠杆菌,其次为
变形杆菌、链球菌,感染途径是通过血液、淋巴或尿道上行感染所致,这与中医的辛辣厚味或正虚感邪致湿热下注,或下阴不洁,外邪上行侵入膀胱而发病的认识有相似之处 。中医认为淋证发病或气郁化火,郁滞膀胱;或久病、年老、过劳致中气不足,清阳之气不化;或心火亢盛,移热小肠,下注膀胱,甚至迫血妄动;抑或湿热下注,气化失可及肾虚湿热下注致煎熬尿液;湿热蕴结,脂液失约等 。其起病病人大都有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及受风热、湿热的经过,因治疗不彻底,使外邪入里;或风邪虽散而湿邪未除,稽留体内,酿热生毒,久则可出现邪毒内蕴,络脉瘀阻见证 。这提示了内脏不足,削弱了机体正气,而使抵抗力下降,导致阴阳平衡失调的原因 。本病初起,多见咽痛,口干欲饮,舌苔黄为主,至中期大部分病人都有典型的膀胱刺激征,或伴发热、腰痛等,如治疗仅以清热化湿,虽能奏效,但不注意化瘀解毒则往往病情控制不彻底而反复发作,缠绵不愈,甚至在恢复期亦有不同程度的热毒未尽,留瘀为患的征象,此类现象是临床医生不鲜见的 。笔者认为,了解了“血瘀”、“邪毒”在淋证发病中的作用,若在病之初期或中期能及早在常规清热化湿治疗的同时,加用解毒之品,选用白花蛇舌草、公英、板蓝根、败酱草、半枝莲、七叶一枝花等,这些药物较常规清热解毒之二花、连翘等,在解毒清热的同时,尚有利尿、通淋之效 。现代药理研究对溶血性链球菌等多种细菌及毒物均有抑制作用,并适当应用行瘀之品如:坤草、丹参、当归、桃红、马鞭草等,使止中有化,养中有清,从而提高疗效,使湿热除、热毒清、络脉静,病愈而不留弊 。
淋证是中医临床一常见多发病,其在泌尿内科所属范畴亦较广,但似以受细菌直接侵犯而引起的炎症性病变为主 。
近年来随着肾脏生理研究手段的进展,特别是微穿刺技术的发展,对于本病慢性进展发病机制有了较多新的认识,其复发倾向及演变成慢性的可能性较大,且晚期常由于肾实质的严重受损而导致肾功能衰竭,故早期重视及时正规治疗尤为重要 。中医对本病的治疗有许多优势,清热利湿的同时,配合解毒药的应用,可减少抗生素的用量和抗药性的发生,不仅有抑菌作用,而且能稀释尿液,起到冲洗尿路的作用,早期使用行瘀之品,有“去宛陈莝”之意,可达到疏涤脏腑,宣布五阳之目的 。从现代医学看是否亦有增加肾血流量,减少废毒产物形成,排泄毒素的替代作用,机理尚待研究 。临床体会在常规认识治疗的同时,注意行瘀、解毒的早期应用,确有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利于控制整个疾病的进展的作用 。
【“血瘀”、“邪毒”说在中医淋证发病学中的意义】(山东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王少菲)
推荐阅读
- 男人健身适合激烈运动
-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中的王家和谢家谁的势力更大?为什么?
- “八旗”是清朝核心力量,朝廷为何坐视不管其腐朽糜烂令湘军崛起?
- 日本“大佐”可以带多少兵,为何日军不当少将都要争当大佐?
- 星巴克“第三空间”,新酒饮能否复制?
- “哦豁”是哪里的方言?在什么时候用的最多?
- 因为一个漏洞:微软又要与谷歌“掐架”了
- “人,不要和初次见面就对你特别热情的人太亲近”你怎么看?
- 使用“交管12123”APP,个人也可以处理单位车辆的违法啦!
- 怎么吃,胃才不会“发脾气”?(营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