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是清朝核心力量,朝廷为何坐视不管其腐朽糜烂令湘军崛起?
说到“八旗”与湘军,我们就要回到那段风起云涌、跌宕起伏又充满争议的晚清了 。晚清是大清统治的晚期,一般从1840年算起,而这离满清入关的1644年已经过去了近两百多年,当时的“八旗”的万人铁骑、气吞万里如虎,可谁也没想到,战斗力跟岁月相比简直不堪一击 。鸦片战争爆发后,“八旗”的腐朽糜烂便彻底被揭露了出来 。努尔哈赤引以为傲的八旗在这个时候已经完全“华丽转身”,到了变成了实打实的“弱旅”了 。俗话说风水轮流转,你“八旗”衰弱了,我“湘军”便顺势崛起 。
那就如题主所言,“八旗”是清朝核心力量,朝廷为何坐视不管其腐朽糜烂令湘军崛起?其实不是朝廷坐视不管,而是“八旗”已经烂到家了,清廷不得不放任湘军、淮军的崛起,不然谁来给他们打仗呢?以下,笔者将从三个方面详细地分析 。
文章插图
(湘军克复金陵图)
一、何为“八旗”八旗制度
“八旗”一般是八旗制度的简称,它包括清代满族的军队组织以及户口编制制度 。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开始起兵,至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正式统一女真各个部落,在长达36年的征战中,随着人口和土地的增多,为了更好地进行管理与统治,努尔哈赤于万历二十九年开创了黄、白、红、蓝四旗,旗都是纯色,被称作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 。但是随着满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四旗制度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于是在万历四十三年,努尔哈赤在原有的四旗制度基础上,又增加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自此八旗制度正式形成 。其中正黄、正白、镶黄三旗是上三旗,由皇帝控制;正红、正蓝、镶红、镶蓝、镶白五旗是下五旗,由诸王、贝勒控制 。八旗建立之初,其主要功能主要体现在行政和生产上,而在军事上的职能还不明显 。
八旗兵清朝统一后,清太宗皇太极为了加强对旗人、蒙古人、汉人的统治,大大扩大了八旗的军事实力,增强了八旗的军事职能 。之后,又成立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 。各旗又分为军营、前锋营、骁骑营、步军营等营伍,设司禁卫、云梯、布阵等军职 。除此之外,还有火器营、神机营和虎枪营等特殊营伍 。八旗兵的平时训练主要有摔跤、射箭以及刺虎等,尤其重视实战的本领 。八旗兵在平定三藩,收复台湾、抵御沙俄侵略等战斗中都取得了辉煌战绩 。但是在清朝中后期,天下承平日久,八旗兵也逐渐走向了腐化 。
文章插图
(八旗小卒)
二、“八旗”的腐化制度的废弛
清朝统治稳固后,八旗的训练制度形同虚设 。以骑射著称的八旗军兵们整天吃喝玩乐,平时极少训练,他们和他们的子孙也早已不再能骑善射 。据清道光九年进士张集馨的记载: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兵士一幅坦然之色……十人上马半数落,呲牙咧嘴腿骨折”——《道咸宦海见闻录》到了晚清,这种享乐的风气更是深入八旗的骨髓,甚至他们很多人还吸食鸦片 。所以在面对外来列强几千人的入侵之时,林则徐无奈的说道“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 。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八旗兵的训练制度贪污腐化、徇私舞弊,造成了八旗兵战斗力急剧下降 。
享乐的作风八旗中赌博恶风与看戏风气也很流行 。比如步军统领耆英就公然支持赌博,有的甚至把赌局开到了营内 。还有的赌输了还压上自己的小妾,又输后竟然带兵与对方决斗 。而赌博又引起了娼业的兴起,军官们赌博常有妓女陪伴 。另外,八旗中看戏的风气也十分昌盛,军中一旦宴请就会请戏班子唱戏,就连道光皇帝都感到很奇怪,曾说:“何故军中票友者如此众多?”现在读来,真是十分可笑!
文章插图
(八旗子弟)
三、湘军的崛起湘军又称湘勇,是对晚清时湖南地方军队的称呼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清朝八旗与绿营根本抵御不住,这个时候咸丰帝下令地方官员各自训练地方武装,湘军就是在这时候发展起来的 。湘军之所以能崛起,除了曾国藩超强的领导力,还有他们强大的凝聚力、合理的制度等等 。以下具体分析 。
凝聚力:一样的信念
太平军的主要旗号是宣扬天主教,而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于是,曾国藩打出 “卫道”的旗号来招募士兵 。这样的价值观念一下子就吸引住了许多人参军,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参军热情和作战积极性 。“呼吸相顾,痛痒相关,赴火同行,蹈火同望,胜则举杯酒以让功,败则出死力为相救 ” 。湘军“卫道”的信念使得这支队伍充满着凝聚力
规范化:合理的制度
清朝的八旗制度是世兵制,老子死了儿子上 。这种制度的缺陷就是“将不识兵,兵不认将”,所以一开战,将不能令兵,兵只想自保 。而湘军则施行招募制,将帅与营官、营官与自己士兵都是层层相依,相互认识的 。这样的上级招下级方式,不仅让下级对上级会抱有感激,而且在战场上也会拼死相护 。
激励性:共同的利益湘军不仅用一样的信念加强凝聚力,而且还用实际的利益来激励 。比如一个普通湘军士兵一个月的军饷是 4.2 两白银,比当时正规军士兵军饷的 4 倍还多 。这样的“工资”对于处于社会动荡不安的晚清老百姓来说是具有很大吸引力的,所以报名参加湘军人在当时不计其数 。
文章插图
(湘军)
总结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发现虽然在清朝建立前期和中期,八旗确实骁勇善战、战绩辉煌 。但是清中后期天下太平、社会逐稳定,八旗也逐渐走向腐化 。而这时候,清廷的统治者也不得不依靠汉人了 。
所以日后崛起的湘军,无论从凝聚力、规范化都是八旗所不能比的,所以湘军能所战披靡,十战九胜 。试问这样的队伍,清廷能去打压吗?打压了他们,谁能去打太平军,谁去保卫他们“旗人”的天下?八旗的腐朽与糜烂已经无可救药了,清廷的统治者也不是傻子,他们明白,在火烧眉毛的时刻,只能任用之前不信任、不断打压的汉人 。
其他网友观点首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应该正视一个事实,那便是清代朝廷没有眼睁睁看着八旗的衰落而置之不理,而湘军的崛起与清后期的形势有着密切的关系 。
第一,清初朝廷的隔离政策 。八旗是清朝的精锐力量,自努尔哈赤创建八旗以来,八旗成为清统治者建邦立国的基础 。清初,汉人军队往往闻八旗铁骑而丧胆 。特别是在山海关大战之时,虽然多尔衮有坐收渔利之嫌,但李自成军队听说八旗兵支援吴三桂,纷纷落荒而逃 。八旗在清初统一全国的过程中也是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当然不可否认,也为当时的汉人带来了很多的伤痛 。
最初,八旗军队进驻中原之后,清廷为了防止旗民之间的混杂居住,实行了旗民隔离的政策,主要体现在将京城内居住的民人迁往京师周围,而将八旗安置在京城之内,以防止旗民之间往来 。而各地的驻防城也是独立存在的,不与民人有所接触,
文章插图
第二,乾隆皇帝提倡国语骑射 。
八旗虽然是政治、经济、军事合一的制度,但是旗人主要以军事训练为主,至于具体的谋生并不精通,特别是入主中原之后,与东北的生活习惯很不一样,所以很快,汉人便进入了旗人的生活圈 。最初是小商小贩的买卖,随后是旗民之间的精神文化交流 。在与汉人交往的过程中,满人逐渐汉化 。这一点在康熙末年雍正初年便有所体现,到了乾隆朝情况更加严重 。
当时的满人与汉人一样,精通诗歌文字,喜欢遛鸟听戏,不会说满语了,只能用汉语进行交流,不仅如此,连原来的骑射技能也丢了,乾隆皇帝阅兵的时候,发现很多官兵连弓箭都射不了,骑马更是差的要命 。乾隆皇帝为此十分恼火,大力提倡八旗官兵的国语(满语)骑射技能,作为考核官兵的重要指标,但凡这两个不过关,不仅丢官弃爵,还会受到严惩 。对于一些整日舞文弄墨的满人更是痛恨之极,严重的甚至将他们判了死刑,比如鄂尔泰的侄子鄂昌就因为卷入了文字狱而处死了 。
文章插图
可以说,乾隆皇帝对于满人重拾自己的老本行煞费苦心,但最终结果并不尽如人意,满人的汉化,甚至是腐化已经成了一个趋势,根本无法扭转 。更要命的是,满人没有学到汉人的好处,奢侈腐化这些坏习惯倒是学了很多,以至于八旗的势力最终削弱,在具体的战争中不堪一击 。
第三,曾国藩所创湘军的崛起 。湘军的崛起是顺应当时镇压太平天国的大势而生的 。湘军,顾名思义便是湖南地区的军队,这支军队是由地方团练发展起来的 。天平天国运动爆发后,八旗和绿营难以抵挡太平军的进攻,节节败退 。当时在老家守丧的曾国藩,便结合当地的势力,发展了一支团练,没想到,这个自创的军队,最后如火如荼的发展起来,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最后发展成了清政府不得不依靠的重要军事力量 。可以说湘军的出现是八旗军队腐化的产物,也是清后期汉人官僚崛起的重要标志 。太平天国运动以后,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首的汉臣在朝廷中异军突起,虽然他们在朝廷中满人眼中的地位不高,但只要遇有与外国交涉,或者内部起义的情况,李鸿章等汉人官僚都是冲锋在前的,无疑成为清后期朝廷的顶梁柱 。
文章插图
纵观清代八旗的发展可以知道,清廷实际上并没有放弃对八旗军汉化甚至于腐化的管理,但事实上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究其根源在于汉化这一必然的趋势所致,这无关乎文化的先进与否,而是农耕文明是汉文化发展的土壤,而旗人的国语骑射在这片农耕土地之上,难以得到有效的发展罢了,最终只能走向灭亡和腐败 。
其他网友观点任何封建军队到了王朝中后期都免不了战斗力的急剧下降,八旗也无法避免 。
八旗在清朝初年号称“劲旅”,然而入关之后随着战事减少,军队的战斗力迅速下降,其衰败在康熙年间平定三藩之乱时已经充分暴露出来了 。
八旗为何衰败,衰败之后为什么清廷统治者们无力改变现状,实际上这跟中国古代国家治理中的特殊困境有关 。
文章插图
集体腐败导致的王朝政治周期性紊乱 。从秦始皇统一中国来,历朝历代都出过“明君”,行过“仁治”,有过“盛世” 。然而,“仁政”的前提是君主与官僚必须进行自我的 。约束,以“明君贤臣”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所以明智的统治者一定是强调“为政以德” 。
然而在现实的政治中,对于拥有绝对权力的君主来说,道德的约束力永远是有限的 。缺乏权力的制约,缺乏高于王权的法律,君主可以随意地剥夺任何人的生命与财产,只要他愿意的话,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制止他的穷奢极欲、大兴土木 。
对于官员来说同样如此,尽管官员被要求清正廉明,但道德的自律无法约束官员的逐利冲动,无法防止官场腐败的蔓延,而官场集体性腐败的结果是统治成本的不断上升和治理效率的不断下降,最终使整个社会无法正常运转 。以道德的自许始,以腐败的结果终,整个剧情几乎在历代王朝都不断重复上演 。
文章插图
在军队上,也是一样的情况,更何况八旗更为特殊 。八旗在清初圈地之后,形成了一个稳定且封闭的利益集体,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廷吏治的崩坏,战事逐渐减少,八旗的用武之地越来越少,军队腐败也不断的增加,而八旗作为拥有终身薪水的军队,即便是不用操练,亦然能够吃饷,此等优越的环境之下,哪儿还有什么战斗力 。至于统治阶层想要整顿,那就更加不可能了,因为八旗自身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利益集团,根本无法撼动 。
几乎所有新王朝都是依靠武力来建立的,军队是历代王朝统治的基础 。然而一旦所谓的盛世来临,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军队战斗力的维系便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出现所谓的武备渐驰 。
八旗虽然是清廷的核心战斗力,但因为旗人人口基数少,所以在清朝入关之后,征战天下,以及后来长达百余年的大小战争中,八旗已经退出了战斗的第一序列,取而代之的是绿营 。
绿营的堕落腐败,也在几十年之后随着朝廷副本的日益严重而崩坏,常年不战拥有铁杆庄稼的八旗兵们也成为了老爷兵,到嘉庆时,爆发川陕白莲教乱,长达9年,百万绿营八旗围剿,损失惨重,就可见整个王朝已经无力去改变这种极具衰落的军队战斗力的窘迫局面 。拨付再多的钱粮,最终也会被一层层克扣贪墨,再多的训练也会成为表面工作 。当整个体制之下的绝大多数人都习惯了这样的情形后,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 。
文章插图
湘军团练为什么能够崛起?那就是因为朝廷的正兵,八旗也好,绿营也好,再怎么训练,已经没有战斗意志了,或者说与他们的利益并不是怎么密切 。对于绿营兵大家吃饷当兵,只是为了讨生活,战败了,追责追不到普通大头兵 。而对于八旗而言,他们比较矜贵,更加不可能拿来开刀 。所以就造成了清军一触即溃的局面 。
而湘军则不同,他们是当地乡勇组成的,他们有家业有土地,剿灭民乱,关系着他们的切身利益,所以敢死战,即便曾国藩用儒家思想来武装教育这只军队,但遗憾的是,随着太平天国平定之后,湘军也很快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
【“八旗”是清朝核心力量,朝廷为何坐视不管其腐朽糜烂令湘军崛起?】八旗的堕落,是随着整个王朝的堕落而进行的,这是无法改变的趋势,毕竟封建军队没有什么爱国思想教育,也没有什么保家卫国的价值观 。
推荐阅读
- 日本“大佐”可以带多少兵,为何日军不当少将都要争当大佐?
- 星巴克“第三空间”,新酒饮能否复制?
- “哦豁”是哪里的方言?在什么时候用的最多?
- 因为一个漏洞:微软又要与谷歌“掐架”了
- “人,不要和初次见面就对你特别热情的人太亲近”你怎么看?
- 使用“交管12123”APP,个人也可以处理单位车辆的违法啦!
- 怎么吃,胃才不会“发脾气”?(营养常识)
- 和珅“跌倒”之后,嘉庆为什么一年就花光了从和珅那抄来的钱?
- 为什么“明斯克号”不能修复为航母,而“瓦良格号”可以?
- 农村俗语:“麻面青须不可交,两腮无肉大弯腰”是啥意思?有道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