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黄巾之乱的卢植、皇甫嵩、朱儁为什么在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就消失了?
起步太早也是麻烦事啊 。
这里重点介绍一下卢植 。
文章插图
卢植是幽州涿郡人,跟刘备是老乡,但他的条件应该比刘备好多,祖上曾经是五经博士 。那刘备祖上还是中山靖王呢,为什么后人拉开了差距呢?
这是因为以权势传家,势不过三代,以学问传家,远的可以达数千年,比如山东孔府就是啊 。
且说卢植年轻的时候也拜了很多有名的老师,比如太尉陈球,大儒马融,这些师傅不但学问高,而且都是显贵,能跟他们读书,等于进了现在的私立贵族学校 。
比如马融是皇亲,他开办学校,喜欢上课的时候在旁边安排一堆美女跳舞,以考验学生的定力如何 。结果教了那么多学生,只有卢植一个人从来没有看一眼美女 。
说明,卢植这个人确实品德高尚,而且外貌也好,身材高大,声音哄亮,又会喝酒,简直就是按照帅哥这个模板定做的 。
文章插图
毕业以后,还在当老百姓的时候他就出名了,当时有一个外戚叫窦武,他因为策立了汉灵帝,汉灵帝对他大加封赏 。卢植就觉得不对,认为他的功劳配不上那么高的奖赏,让他不要接受,但窦武没听 。结果没两年,窦武开始膨胀,想一下杀光太监,但谋事不密反被太监杀死 。
这样一来,卢植就出名了,先后出任了九江、庐江的太守 。而且他当这个太守,不是纯粹的办政务,而是救时太守 。皆是因为当地出现了蛮族叛乱,没办法了,请他过去平叛的 。
这说明,卢植这个人不但才学出众,还会打仗,是个全才 。
这期间,刘备跟他读了书,这是刘备第一人贵人,刘备跟卢植读了书,才走上了社会,才能认识公孙瓒,才能在以后的争霸路上捞到第一桶金 。
文章插图
到了黄巾之乱,他又立功了,负责攻打黄巾的总部,已经把黄巾围了起来 。这时候,皇帝派的太监来了,看到他马上就要立大功,皇帝肯定就要大赏,所以提早打他的秋风,要他送点钱 。
如果是混官场的,那肯定就送了,但卢植一分钱也不想给,不是没钱,而是丢不起人 。这样一来,被太监告了一状,说他拖延 。汉灵帝一生气,就把他的将职给撤了 。
到了董卓乱京的时候,董卓要废刘辩,当时大家都不敢说话,只有卢植站出来,表示这完全没有道理,气得董卓要杀他,还多亏了蔡邕为他求情,这才逃过一劫 。
文章插图
看到天下大乱,卢植就此逃出京师,回到老家涿郡隐居了起来,据说袁绍还拜过他为军师,估计也是扯卢植的大旗而已 。
卢植一直隐居到去世,后面曹操亲自给他扫过墓 。纵观其一生,武能为帅,文能入文庙,一生没有污点,可谓三国第一完人 。
而且卢植的后代还特别有名,卢植这一脉称为范阳卢氏,原是姜姓,是齐国的公族,因为封到了卢地而改姓卢 。后面迁到了涿郡,涿郡也称范阳郡,所以叫范阳卢氏 。那范阳卢氏的大佬就是卢植啦,卢植以儒学传家,出了很多有名的后代,比如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就是范阳卢氏,唐代有八个宰相出自范阳卢氏,在正史有名的就有四百多人 。
可以说,长期以来,范阳卢氏是大北京地区甚至是北方第一高姓,乾隆皇帝就说:自古幽燕无双地,天下范阳第一州 。
文章插图
有意思的是,这一脉到了国外,还有当总统的,这就是韩国的总统卢泰愚跟卢武铉 。
像卢泰愚的家谱记载是很清楚的,他们这一脉是在唐朝的时候迁过去的,始祖叫卢穗,是唐朝的翰林学士,为避兵祸远渡重洋,来到了朝鲜,从此生根发芽,现在韩国的卢氏人有三十多万,基本是这一脉的后人,而卢穗就是范阳卢氏的后人 。
这些人对中国还是很有认同感的,两位总统都回到中国认过根 。
这是三国第一完人卢植及后人的故事 。
其实还有很多没有赶上三国的英雄 。比如下面这三位 。
1.傅燮
此人是宁夏人,属于边地之人,为人十分的豪迈,而且是名人之后,其祖可以追溯到宴斩楼兰王的西汉猛人傅介子 。因为有身世,所以年轻时被举为孝廉 。不过,听说举荐他的去世了,他马上辞官回家 。
到了黄巾起义,皇帝征召各地勇士,傅燮到洛阳,跟随皇甫嵩出征,他的战绩是相当高的,生擒了三个渠帅,所谓渠帅就是黄巾军的高级将领,黄巾军三十六方,大概也就三十六个渠帅 。所以,以部属论,他的功劳第一,这个比曹操的功劳要高,刘备更是望尘莫及,以战功封个杂号将军是没问题的,可是,最后他只得了一个安定都尉,就是太守的军事副官 。这个明显不匹配啊,为什么呢?
原来出征前,傅燮上了一个书,表示之所以有黄巾之乱,就是因为太监乱国,这一下得罪了太监团队,在论功行赏的时候,自然就把他降级了 。
傅燮一生气,干脆这个都尉都不干了,后面汉灵帝召他当议郎,他是个喜欢论时务的人,所以就去了 。接下来韩遂、边章在凉州造反,皇甫嵩的兵马几乎全军覆没,倒是董卓鸡贼,保全了部队,这时候,司徒崔烈提议干脆放弃凉州,听到这个言论,傅燮立马站出来,表示应该马上将司徒斩首以安定天下 。
这个态度就太牛了,毕竟司徒跟议郎的级别差的不是一点半点,从此,傅燮就出名了,很多人想推荐他当大官,连太监也想跟他合好,但他压根不理会,我行我索,最后被排挤出京,当凉州下面的一个太守 。
这就是把他火坑上推啦,凉州正战乱,他一去,数千胡骑就围了过来,知道守城的是傅燮后,数千人跪在城外,求傅燮投降,并保证护送傅燮回家乡 。
傅燮的儿子也劝,说天下大乱,皇帝是王八蛋皇帝,还有一群没蛋的王八蛋,我们没必要死撑,干脆回家然后招募勇士,等有道的人出来,我们再来救天下 。
如果按这个计策,以傅燮在北地的威望,至少也是一个马超吧 。
但傅燮拒绝了,带着兵马出战,慷慨赴死 。
2.盖勋
这位也是凉州人,也是官宦世家,也被举过孝廉,威望也极重,边章等人叛乱,把冀县围了起来,他带兵援救,一顿喝斥就让边章退了兵 。
跟羌人交战,他身中三创,倒在树边动不了,已经交待后事了,说我死了,你们把我埋在这个树下,结果羌人还不肯杀他,说这个人是贤人,杀了他我们会倒霉的 。
盖勋一点也不领情,反而大骂,斥他们为反贼,让他们赶紧上前杀了他,搞得羌人相当无奈,只好把他绑起来送了回去 。
到了后面,盖勋进京,当时的汉灵帝对这些北地将领还是很好的,这些人出身士家,能文能武,个个都很有才,又不像中原士族一样喜欢权力,所以汉灵帝很喜欢跟他们聊天 。
而到了董卓进京,唯一敢不鸟董卓的就是盖勋,别人见了董卓是下跪,只有他只是拱拱手 。
盖勋曾经想联合皇甫嵩起兵讨董卓,但皇甫嵩胆量太小了,没敢动,因为这,盖勋总是郁郁寡欢,没多久就死了,死前还跟家人交待,董卓送来的东西不收 。
如果盖勋不是死得这么早,那应该也比吕布的成就大吧 。
前面两位虽然死得早,但毕竟名气已经很大了,而下面这位,论能力应该很突出,但在三国里,竟然下落不明 。
这个人叫郭典 。
在黄巾起义时,此人是钜鹿太守,跟着董卓一起打黄巾 。董卓攻打张宝的曲阳,打了两个月有没打下来,为什么呢?三国志集解里讲:卓不从鉅鹿太守郭典计,故败 。
就是说,没听郭典的,所以失败 。
董卓这个人,打仗其实很一般的,见识也一般,曾经跟皇甫嵩一起打仗,将比将,董卓得拿去当肥料,什么事都落在了皇甫嵩的后面,他能成事,只有一个,敢干,见牌就梭哈,成功了皇宫过夜,失败了躺倒点灯 。
那郭典提了什么意见呢?郭典建议董卓做围堑,把张宝围起来再说 。但董卓不肯 。于是,郭典只好日夜进攻,吓得张宝不敢出来,当时就有人说:郭君围堑,董将不许 。几令狐狸,化为豺虎 。赖我郭君,不畏强御;转机之间,敌为穷虏 。猗猗惠君,保完疆土 。
因为攻了两个月没拿下,董卓被撤职,换了皇甫嵩上,终于拿下了曲阳,史记:嵩复与钜鹿太守冯翊郭典攻角弟宝于下曲阳,又斩之 。
搞不好,这个斩张宝的功劳还是郭典的 。
因为这一战,皇甫嵩拜车椅将军,领冀州牧,而郭典这个武将却完全没有了消息,不知道跑哪去了 。
有人说,他化身郭嘉和典韦,依然活在三国……
其他网友观点卢植、皇甫嵩、朱儁三人应该是30后或者40后,与曹操、刘备、孙坚等50后和60后,不是一代人,他们三人活到中平年间(184年到189年为中平年号)时,年纪都不小了,并不是凭空消灭了,而是生死有命 。
卢植是30后最后一代人,东汉名士,刘备的同乡兼老师,卢植30岁左右才开始步入仕途,当过地方官九江太守、庐江太守,参与平定过地方蛮族叛乱,当过京官议郎、侍中和尚书,参与儒学经典的校勘 。
文章插图
卢植是个文武全才的人,黄巾起义后,被汉灵帝封为北中郎将,率领禁军中的北军五校(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营)的将士,参与平定冀州黄巾军,卢植眼看就要建功立业,却被朝廷派来监军的宦官诬陷,被免官下狱押回京城 。
接替卢植继续平叛黄巾军的是董卓,可惜董卓战败,于是朝廷派遣皇甫嵩攻打冀州,皇甫嵩顺利凯旋,并上书皇帝赦免了卢植,卢植官复尚书 。
文章插图
汉灵帝去世后,大将军何进与宦官展开搏斗,结果蹇硕、何进先后被杀,何进的部下将宦官杀尽,一时京城大乱,军阀董卓进京控制朝政,董卓因为要废立皇帝,遭到卢植的强烈反对,准备杀卢植,卢植幸得蔡邕求情,才得以罢官保命,之后卢植返回家乡养老,在路上还躲过董卓的一次暗杀,这一年卢植已经50岁了 。
自此,卢植退出政权,虽然其后被袁绍拜为军师,在第二年(公元192年)就因病去世了,享年54岁 。
文章插图
皇甫嵩出身于将门世家,其家族为世代镇守边关的武将,皇甫嵩文武全才,而且道德品质好 。
黄巾起义时,皇甫嵩与朱儁分别出任左、右中郎将,率京城禁军北军,与三河(河东、河内、河南)骑兵,及招募的新兵共计4万多人,讨伐颍川、汝南、陈国地区黄巾军,曾与曹操一起打败黄巾军波才部,平定三郡之地 。
之后皇甫嵩因卢植被免,董卓战败,临危受命平定冀州黄巾军,黄巾军首领张角的弟弟张梁和张宝均死于皇甫嵩之手,皇甫嵩受封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并推功于卢植,上表朝廷赦免卢植 。
文章插图
后来朝廷因为胡人北宫伯玉和羌人起事,拥立边章、韩遂为帅,在凉州叛乱,朝廷征召皇甫嵩前往平定,皇甫嵩在前往平定的路上,因为曾经得罪过宦官赵忠和张让,受到诬陷,被免左车骑将军 。
188年,凉州再次叛乱,皇甫嵩被重新起用,被任命为左将军,带领前将军董卓及四万士兵前往平定,第二年,皇甫嵩大获全胜,后率军驻扎在扶风郡 。
董卓入京作乱时,征召皇甫嵩入京为官,准备乘机杀掉皇甫嵩,幸亏被皇甫嵩的儿子求情,才免于一死,之后被任命为御史中丞 。
文章插图
董卓被杀后,朝廷任命皇甫嵩为征西将军,负责族灭董卓家族 。董卓旧部李傕、郭汜攻入长安后,杀死王允,掌控朝政,皇甫嵩仍在朝中作官,任光禄大夫、太常,于公元195年在京城病死 。
朱儁是扬州会稽郡上虞县(今浙江绍兴上虞区)人,也算是江东人,出身寒门,喜好为人打抱不平,因其行为品德被本郡县征召为官,因其为官有政绩而步步高升,之后被任命为交州刺史,前往交州平叛,交州就是现在的两广地区,地处偏远,朱儁只用了几个月时间,就平定了交州的叛乱 。
朱儁因功入朝任谏议大夫,黄巾起义爆发后,先是与皇甫嵩一起分为右、左中郎将,率军平定颍川、汝南、陈国地区黄巾军 。之后又率军单独前往南阳地区平叛黄巾军,成功平定宛城,朱儁又因功升任右车骑将军 。
文章插图
董卓把持朝政时,曾上表奏请朱儁为太仆,做自己的副手,朱儁拒绝不肯接收 。董卓逃回长安时,让朱儁镇守洛阳,朱儁逃往荆州,徐州牧陶谦又是借兵又是支持朱儁与董卓作战,后来朱儁被董卓部将李傕、郭汜击败 。
李傕、郭汜掌控朝廷后,派人请朱儁入朝为官,朱儁入京任太仆,之后转任太尉 。公元195年,李傕、郭汜内斗,自相残杀,郭汜扣留了朱儁及部分朝廷官员,朱儁由于性格不甘心受污辱而死 。
卢植、皇甫嵩、朱儁三人在平定黄巾军叛乱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黄巾军之乱被镇压下去后,三人之后没有太大作为,董卓作乱时,三人不同程度的受到打击,之后就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
其他网友观点
响当当的“汉末三杰”为何没有在群雄逐鹿中大显身手,其实原因很简单——卢植、皇甫(fǔ)嵩(sōng)、朱儁(jùn)这三人登场时间过早,等到群雄逐鹿时,他们已经纷纷凋零了 。但是这三人确实是汉末能臣中的代表人物,一定程度上说,他们为东汉王朝起到了输血续命的作用 。
卢植:文武全才,昭烈之师卢植,字子干,他既是汉末名将更是著名学者,其实他的文名比武名还大,是当时顶级的名儒,享誉盛名 。
文章插图
△卢植
卢植的老家在涿郡涿县,是当地的名人,和蜀汉开创者刘备是同乡 。而且,公孙瓒和刘备还曾师从卢植,卢植的这两名弟子在群雄争霸时先后大展拳脚 。
而卢植自己的老师也是老一辈的重量级人物,如太尉陈球、大儒马融等 。汉末的名士郑玄、管宁、华歆等都是卢植的同门师弟 。这就好像现在的高等精英班一样,卢植便是从中毕业的精英中的精英 。
文章插图
△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
成就高的人往往都身具难得的品质,卢植也不例外 。他为人十分刚毅,而且品德高尚、心怀家国,其言行自律、品性坚毅,令人心折 。在大儒马融家学习期间,马融家中常有歌姬起舞,而卢植却始终专心听讲,从不侧目观瞧,其定力坚实若斯,千百年来引为佳话 。
可能由于东汉末年政治腐败,外戚宦官政斗激烈,卢植十分厌恶,因而州郡屡次征辟他出仕,他都没有应征 。直到又过了数年,卢植才应征为博士,正式进入仕途 。
文章插图
△熹平石经:国家级教材编纂项目
卢植在朝廷中做过议郎、侍中、尚书,参与过儒学经典的大型校勘项目(熹平石经),还参与过国家级史料编纂项目(《东观汉记》) 。可以说,在文化学问这一块,卢植就是那顶尖的一小撮人 。
卢植在地方上曾做过九江郡太守、庐江郡太守,都是临时调动,因为这两处先后发生了蛮族叛乱,朝廷看重卢植文武兼备,因而让他去摆平麻烦 。卢植能力极强,上马能打仗,下马能治民,可谓是“人到祸息,药到病除” 。
文章插图
△庐江、九江位置图
后来天现日食,卢植趁机上书汉灵帝,提出了著名的治国“八策”,可惜汉灵帝刘宏根本没有中兴大志,不想按照卢植的建议折腾,所以不予采纳 。
卢植本是有宰相之才,奈何朝廷昏庸腐朽,不思进取,不愿意自我革新,不舍抛却既得利益,因而可惜了卢植为国效忠的拳拳之心,东汉也错失了整治中兴的最后良机 。
文章插图
△卢植的“八策”
黄巾起义时,朝廷又想起了卢植打仗的本事,拜他为北中郎将,前往冀州讨伐张角 。眼看就要胜利了,卢植因没有贿赂前来监军的小黄门左丰,被诬陷下狱 。卢植当初不愿出仕,厌恶的正是这糜烂不堪的朝纲风气,此处的冤屈实在令人心灰意冷 。好在皇甫嵩接替卢植平定了冀州黄巾,回头就替卢植上书辩解,卢植得以官复原职,还任尚书 。
公元189年,汉灵帝刘宏驾崩,大将军何进主政 。何进最大的昏招就是引董卓进京,而卢植曾极力劝阻过,怎奈何进听不进去 。想必卢植内心是极为郁闷的,一腔热血却屡屡碰壁,掌权的皆是昏庸无能之辈,自己一身抱负只能付诸流水 。
文章插图
同年八月,何进被杀,董卓进京挟持天子 。在董卓的威压下,卢植性格刚毅无双,是唯一敢站出来斥责董卓的人 。要不是蔡邕极力求情,卢植就被盛怒的董卓杀了 。眼见汉朝大势已去,失望至极的卢植以身体为由告老还乡 。回家途中他还遭到了董卓的截杀,好在没有得逞 。此后,卢植便在幽州上谷郡隐居不出 。
公元191年,袁绍刚刚平定冀州,便慕名拜卢植为军师 。可惜卢植心已如死灰,年岁也已不饶人,到了192年便去世了 。
文章插图
△192年群雄争霸局面初成
而192年董卓刚死,袁绍和曹操分别占据冀州、兖州不久,群雄刚刚拉开架势准备争霸,卢植自然是没机会参与的 。有人说卢植可惜了,生不逢时,不能参与群雄争霸,兴复汉室 。但我认为卢植倒也不是完全没有建树,他的弟子刘备不就扛起了中兴大旗吗?一番拼搏奋斗,虽然最终止于三分,但也算为师门争光了 。
皇甫嵩:名门之后,汉末将星文章插图
△皇甫嵩
皇甫嵩和卢植的区别主要有两点:
一是皇甫嵩是纯粹的名将,不像卢植那么全能,文武兼修;
二是皇甫嵩虽然也忠于王事,勤勉谨慎,但是他比卢植圆滑一些,跟各方面的关系也更和缓一些 。
皇甫嵩的家族是世代为武官,扎根西北,乃是凉州望族,因而军事方面可谓是家学深厚:
皇甫嵩的太祖父皇甫棱,曾任度辽将军;
祖父皇甫旗,曾任扶风都尉;
父亲皇甫节曾任雁门太守;
叔父皇甫规,也就是著名的“凉州三明”之一,曾任度辽将军 。
皇甫嵩的平生战绩也没有辱没家族的荣光 。讨伐黄巾时,他被拜为左中郎将,功劳也是最大 。
文章插图
△黄巾起义示意图
战役之初,北中郎将卢植负责北部的冀州战区,右中郎将朱儁则在南部战区的长社对阵波才,结果战败 。皇甫嵩部因此被围困在了长社,形势危急 。然而皇甫嵩镇定自若,鼓舞士气,又趁夜火攻突袭波才大军,最终与朱儁部、曹操部合兵大破黄巾军 。此战皇甫嵩威名大盛,之后连战连胜,陆续平定了南部战区 。
上文说过,北部战区的卢植在关键时期被诬陷入狱,继任者董卓又被击败 。因而皇甫嵩最终接手北部战区,在卢植的优势基础上,斩杀张梁、张宝(张角已病死),再次扫平河北黄巾 。可以说,在卢植被整的前提下,皇甫嵩起到了及时平乱的中坚作用,否则黄巾之乱可能会愈演愈烈 。
和卢植一样,皇甫嵩也差点死在董卓手里 。189年的凉州之乱,皇甫嵩和董卓各率2万人前往讨伐 。过程中二人起了分歧,最终是皇甫嵩的策略正确并赢得胜利,董卓丢了面子,因此忌恨皇甫嵩 。后来皇甫嵩还上书弹劾董卓有谋逆之举,这就更是惹怒董卓了 。
文章插图
△董卓
等董卓挟天子把持朝政后,携私报复之下,皇甫嵩差点就被董卓杀了 。好在卢植有蔡邕这个好友求情,皇甫嵩则有皇甫坚寿这个好儿子求情,这才免于一死 。不过,遭逢此等屈辱,皇甫嵩的内心应是极为愤懑的 。
其实,皇甫嵩是有机会改变局势的,但是他的性格太过谨慎保守,所以错过了良机 。
当初黄巾之乱刚平,名士阎忠劝皇甫嵩,趁着有兵权、有威望,割据自立,结果被皇甫嵩坚定拒绝 。后来董卓入京初期,皇甫嵩率三万大军驻扎扶风,京兆尹盖勋密约他讨伐董卓 。可是一生求稳的皇甫嵩还是拒绝了,并且听从了董卓的征召,放弃兵权入京 。这事要换做卢植和朱儁恐怕就干了,皇甫嵩性格刚毅不足,没有做大事的魄力,所以也不适合群雄争霸 。
文章插图
△皇甫嵩
这之后,皇甫嵩基本上没有太多表现,直到195年,李傕、郭汜作乱时,皇甫嵩便病逝而去,因此他的寿命也不允许他参与群雄争霸 。
朱儁:寒门将才,忠贞刚烈朱儁是寒门出身,老家会稽郡,是个南方人,少时以孝敬母亲著称 。
后来被简拔为官,逐步做到了交州刺史 。交州叛乱时,朱儁仅凭5000人马就平定了叛乱,军事才能显露,由此扬名 。因而,黄巾之乱时,朝廷启用他与卢植、皇甫嵩一道组成“平叛天团”,再度扬威宇内 。
文章插图
△朱儁
董卓主政时期,朱儁的做法介于卢植和皇甫嵩之间——他跑到洛阳附近的中牟,屯军与董卓搞对抗 。我认为单就这一点朱儁是做得最积极的,卢植太直精神可嘉,却没实际作用,皇甫嵩干脆就是投降忍辱派,只有朱儁的活动是积极有威慑的 。
后来董卓身死,李傕、郭汜作乱,朱儁又奉诏入朝,企图从内部瓦解西凉势力,可惜失败了 。最后在195年,长安大乱时,性格刚烈的朱儁因怒极发病而死 。
结语综上所述,汉末三杰在192年到195年之间相继病逝,而此时群雄逐鹿才刚刚拉开序幕,所以三人凋零消失不足为奇 。
卢植、皇甫嵩、朱儁他们三位都是汉末的忠贞能臣,为大汉社稷算是尽心竭力了 。然而大厦将倾,腐朽至极,这势头已是不可逆转了,所以三人的努力终归是以遗憾郁闷收场 。
文章插图
【平黄巾之乱的卢植、皇甫嵩、朱儁为什么在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就消失了?】文以载道,史可明鉴,@清山雅舍热衷研读历史文化,分享生活感悟,期待朋友们的留言关注 。创作不易,欢迎点赞转发,在此感谢 。
推荐阅读
- 安史之乱发生在哪个朝代
- 纸巾可以给仓鼠做垫料吗
- 安史之乱在哪个皇帝统治时期结束
- 卫生巾可以吃吗 给大家介绍一下
- 丝巾怎么搭配 丝巾搭配方法
- 安史之乱开始的时间是
- 脸上出油了可以用纸巾擦吗
- 用丝巾怎么折花
- 纸巾能带上飞机吗
- 安史之乱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