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造|造云端机器人的达闼,已经掌握了另一项造“爱因斯坦”的核心技术?

仿生机器人“爱因斯坦”在2021WRC引起围观 , “爱因斯坦”能做丰富的肢体动作和生动的表情 , 这突破许多人对于机器人的想象力 , 原来机器人与人类已经如此接近 。
2021年世界机器人大会已落下帷幕 , @EX-ROBOT 的网红仿生机器人“爱因斯坦”因其生灵活现的外观、表情、动作受到参会者及媒体的关注报道 。 仿生机器人的皮肤用仿生硅胶制成 , 内部采用了达闼自研的智能柔性执行器SCA 。 达闼智能柔性关节SCA高度集成了伺服电机、伺服驱动、编码器和减速器 , 体积仅为传统伺服系统的十分之一 。 达闼智能柔性关节SCA的应用 , 为服务型机器人实现低成本化和商业化落地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
如果仔细看“爱因斯坦” , 可以发现其面部的表情已经非常细腻 , 每一次说话 , 面部表情和嘴巴的配合贴合度都很高 , 而手臂的粗细、灵活程度相对传统固定轨迹运动的机器人而言 , 在进行斜面运动等丰富展示动作时轨迹平顺 , 以至于一身西装的“爱因斯坦”在表演时能够以假乱真 。

项造|造云端机器人的达闼,已经掌握了另一项造“爱因斯坦”的核心技术?
文章图片


项造|造云端机器人的达闼,已经掌握了另一项造“爱因斯坦”的核心技术?
文章图片

世界上研究机器人的企业很多 , 但机器人真正服务人类依然是全世界的难题 , 因为机器人的灵活性、智能性很难达到人类社会的更广泛要求 , 只有灵活、智能的机器人 , 才能够像人一样执行多种任务 , 有更多的交互可能性 。 而要摆脱机器的迟钝感觉 , 在技术上 , 又需要感知、决策、执行综合提升 , 对机器人搭载的机械硬件、电子硬件、嵌入式软件、上层软件、智能算法等都有更具体的要求 。
而这又需要更强大、更便宜的硬件作为支撑 。 由于机器人硬件成本占机器人研发的70%以上 , 但同时机器人硬件研究投入成本高、周期长、报废率高 。 这些难点即便是波士顿动力的Atlas或者本田的ASIMO目前都无法解决 , 也让全世界的机器人研究普遍进展不快 , 是局限机器人真正走进人类社会的根本 。
达闼同样走在人形机器人的研究和研发道路上 , 但他们的方向与波士顿动力等公司有所差异 , 达闼看到 , 若要让机器人走向消费者 , 走入人类家庭 , 当前的关键还是在于降低机器人成本 。 而通过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规模化商业落地 , 促进机器人行业及生态的建设发展 , 让更多人先能用上机器人再不断优化提升 , 这无疑是一条可行的路径 。
对这种理解最好的行为注脚 , 则是达闼创始人兼CEO黄晓庆提及的达闼关键布局——柔性关节SCA 。
▍更远的科技路
【项造|造云端机器人的达闼,已经掌握了另一项造“爱因斯坦”的核心技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