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毒散证病机、汤证脉症、汤证诊断要点
败毒散证
【渊源】 《小儿药证直诀》 。
【病机】素体气虚,风寒湿邪客表 。
【汤证脉症】·
主症:憎寒壮热,肢体酸痛,无汗 。
副症:头项强痛,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痢下赤白粘冻,白多赤少,或纯为白冻 。
舌脉:舌淡苔白腻,脉浮而重取无力 。
【汤证诊断要点】
1.具备主症 。
2.主症加任何一项副症,合典型舌脉 。
【禁忌】
1.外感风热者忌用 。
2.阴虚外感者忌用 。
3.痢下赤白相间或赤多白少而不兼风寒表证者忌用 。
【汤证辨疑】
1.九味羌活汤证:与败毒散证之鉴别,详见九味羌
活汤证条下 。
2.参苏饮证: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本方证与败毒散证均可见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胸膈满闷,苔白腻,脉浮而按之无力等 。但前者系体弱之人外感风寒,内有痰湿所为,咳嗽痰多及胸膈满闷之症较重,无湿郁肌表之肢体酸痛表现;后者则因素体气虚,风寒湿邪外袭引起,恶寒发热较前者重,咳痰胸闷较轻,并只作为副症,其肢体酸痛又为必见之症 。另外,后者副症中尚可见到痢下之症,而前者则不然 。
3.小青龙汤证:出自《伤寒论》 。本汤证与败毒散证皆有恶寒发热,无汗,咳嗽吐痰,身体疼痛而酸重,脉浮 。但前者因风寒客表,水饮内停而引起,其咳嗽较甚,痰稀而多,且可见喘,而身体重痛只为或然症;后者则为素体气虚,风寒湿邪外袭所为,身体酸痛或重痛为主症,咳嗽痰不多为副症,且不喘,脉亦浮,但按之无力 。前者苔白滑,后者苔白腻,亦可供参考辨别 。
【临床应用】本方原为小儿而设,后世推广用于老人、产妇、大病后尚未复元以及素体虚弱之人而感风寒湿邪者 。痢疾、疮疡初起而见本方证之主症者,亦可运用本方 。
1.若用于疮疡初起,去人参,加金银花、连翘;用于风毒瘾疹,加蝉衣、苦参;气不虚且风寒之邪较重者,去人参、柴胡、薄荷,加荆芥、防风 。
2.现常用于感冒、支气管炎、过敏性皮炎、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症等属风寒夹湿者 。
【汤方组成】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人参各一两,甘草半两 。
【败毒散证病机、汤证脉症、汤证诊断要点】上为末,每服二钱,入生姜、薄荷煎 。
推荐阅读
- 败毒散小儿咳嗽配方
- 败毒散慢性化脓性腮腺炎配方
- 败毒散瘙痒病配方
- 败毒散接触性皮炎配方
- 败毒散化脓性骨髓炎配方
- 败毒散急性细菌性痢疾配方
- 败毒散流行性腮腺炎配方
- 败毒散小儿腹泻配方
- 败毒散产褥感染配方
- 败毒散荨麻疹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