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有农药残留 中药的农药污染途径有哪些?

现在人们对于中药的信赖在逐年上升,很多人生病之后更愿意选择中医中药治疗,于是也造成了一些问题,就是中药的需求量开始变大,于是很多中药生产厂家会对于中药的质量把控就没有那么严格的 。于是就出现了农药残留量大的中药等等,那么中药有农药残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我们在购买中药的时候又该怎么识别呢?
【中药有农药残留 中药的农药污染途径有哪些?】
1、农药污染途径
(1)很多药材农药残留应该比粮食作物要少,因为一般用来种植药材的土地都是粮食作物难以大量生长的土壤,也就是类似于山地等难以灌溉的地区,相比粮食作物,种植精细程度和种植技术一般要差很多 。不可能用量筒按照使用说明配农药,大部分情况下是按照农药经销商的说法来做 。比如说一瓶农药配几桶水,至于桶的大小 。比例是否合适,完全看效果,至于残留,他们可能连氯是什么都不知道 。粮食作物是这样,药材就更不用说了 。农业残留是很普遍的现象,只有从生产商入手才会好些 。
(2)然后说炮制的问题,用硫磺熏是很常见的防腐,漂白,防虫,和粉质的方法 。此外,为了防虫,也用磷化铝等 。没弄错的话,同仁堂是从产地买药,比市场上便宜,而且质量可控些 。自己也有质检用的实验室 。很多大的药材集团也是这样,比如说广药集团等,这些一般做成品药,不会单独卖药材 。
(3)价格也是炮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说全蝎,清水蝎和盐水蝎的价格没法比,因为后者完全取决于加盐的量 。即使是清水蝎,也有加盐 。也可能是加其他的,比如说滑石粉,蜂蜜 。
(4)所以说,最好还是用野生的,虽然贵了些,但至少少一道农药使用程序 。不知道有没有卖出口货的商家,一般要贵些,但是品相好,残留要求也严格 。
2、中药质量问题
(1)抢了芝麻丢了西瓜
中药药效非常讲究采摘时间 。中药市场放开以后,药材变成了“农副产品”,各地种药主看着市场,哪种赚钱快就赶紧种哪种,“抢青”采收 。这样一抢问题就出现了 。比如,桔梗生长两三年才能达标,现在人工种植一年即采收出货;枇杷叶能入药,必须是去年从树上摘下来的老叶,用鬃刷把它背面的毛刷干净,放在竹垫上晾到八九成干才可入药 。而现在,即便落到地上腐烂的枇杷叶也会被捡来换钱 。
(2)药材品质大打折扣
在实际的药材种植过程中,有些种植商为了经济利益,将一些野生中药材各地引种,甚至“大棚化”种植,虽然增加产量,却降低药材独特的品质及药用价值 。如今,甘肃省当归离开岷县,在全国各地“插队落伍”,当归长成萝卜,药效可想而知 。此外,市场上的杜仲、厚朴、黄柏等道地药材的树皮厚度明显过薄,达不到饮片制作的要求 。
(3)农药残留亟待解决
中药材的“农残病”程度有多深?据了解,近年来,我国已有20多批次枸杞因农药残留超标被美国拒之门外 。四成被抽检的中药材含禁用农药,七成被抽检的中药材有农药残留 。麦冬使用壮根灵后,单产可以从300公斤增加到1000多公斤,党参使用激素农药后,单产量也可增加一倍 。产量增了,但药效减了,药农使用农药“没谱”,吃中药变成吃农药,许多中药不灵了,甚至危害身体健康 。
(4)掺假掺伪行为猖獗
假药材的猖獗是市场上中药饮片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紫河车中加入淀粉浆,蒲黄中掺入泥沙,人参中掺入萝卜等等,消费者缺乏真假药材鉴别经验,屡屡受骗,严重地打击了消费者对中药材食用价值及药用价值的信任;同时导致中药饮片在临床使用中达不到应有的疗效,甚至出现一些毒副作用 。
3、识别常见中药
(1)当归:切片的当归,容易掺独活片 。凡片形大、色白、味甘者多为独活 。
(2)茯苓:造假者用米粉加工后切片而成,用开水煮,很快呈糊汤者为假货 。真茯苓很难煎透 。
(3)三七:打蜡三七、雕刻莪术、药渣,以次充好,以假乱真 。提取三七皂甙后的药渣,经过药商晒干,就成了冒牌三七,质地较碎,断面呈白色,含量达不到,效果自然很差 。
(4)龙眼肉:龙眼肉红糖水泡后晒干,增加重量 。价格每斤在20元左右的都是此货,正品价格应在40元左右 。
(5)阿胶:取阿胶放沸水中溶解,溶液呈棕红色,较澄明,下层无沉淀,清而不浊 。伪品杂皮胶水溶液呈棕褐色,下沉大片胶丝结片及黑渣 。代用品新阿胶水溶液呈棕褐色,下层有黑渣及絮状物常常有沉淀,浑浊不透明,表面有脂肪油 。
(6)冬虫夏草:僵蚕加上地瓜秧苗,就成了虫草,还有用土豆泥压模而成等等 。真品冬虫夏草草体似金针,虫体似蚕,具8对足,前3对、中间4对明显、尾部1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