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与细辛配伍的作用与功效

【基源与功效】黄连为毛莨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 。性味苦,寒 。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 。

细辛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干燥全草 。性味辛,温 。有小毒 。归肺、肾、心经 。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之功效 。
【药对功效】清热泻火,解毒止痛 。
【配伍机制】黄连大苦大寒,苦能燥湿,泻火,寒能清热,解毒,具有清热燥湿之功效,尤善清中焦湿热,为治疗湿热痢疾、湿热呕吐的首选药 。又善泻心火而去中焦湿热,又为热毒疮疡要药 。凡心火亢盛,中焦湿热,热毒疮疡诸证皆可用 。
细辛味辛香窜,性温而烈,入肺、肾、心经 。肺主表,肾主里 。善祛风散寒,达表入里,既散表寒,又温里寒,尤善透里寒外达,为治阳虚外感鼻流清涕,或恶寒无汗,发热,脉反沉要药 。辛香走窜,散风寒,通鼻窍,止疼痛,故又为治少阴头痛、牙痛,鼻渊及风湿寒痹要药 。仲景曰: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细辛辛散温燥,既可外散风寒,又可内化寒饮,故又多用于治疗外感风寒,水饮内停之咳嗽喘促,痰多清稀等 。
二药配伍,一寒一热,一清一散,异气相使,相反相成 。寒热并用,使温阳而不伤阴,并以细辛之升散,引黄连直达病所,使清热之力更强,共奏清热解毒,泻火利窍止痛之功 。
【临床应用】
【黄连与细辛配伍的作用与功效】1.心胃之火上炎所致牙龈肿痛、口臭牙宣、口舌生疮,配伍地黄、牡丹皮、当归、升麻等 。
2.阳明风火头痛、牙痛及胃热所致的胃脘痛 。
3.蛔厥腹痛,寒热错杂 。配伍乌梅、蜀椒、黄柏、干姜等 。
现代临床常见于牙龈炎、牙周炎、口腔溃疡、偏头痛、神经性头痛、胆道蛔虫等症 。
【现代研究】黄连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尚有利胆、抑制胃液分泌、抗溃疡、抗腹泻、抗炎、抗癌、抑制组织代谢和降血糖作用 。
细辛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甲基丁香油酚、细辛醚、黄樟醚等多种成分,还含N-异丁基十二碳四烯胺、消旋去甲乌药碱、谷甾醇、豆甾醇等 。细辛具有解热、抗炎、镇静、抗惊厥及局麻作用;对醋酸致小鼠腹痛、热板法致小鼠足痛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大剂量挥发油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在体外实验中对溶血性链球菌、痢疾杆菌及黄曲霉素的产生均有抑制作用;所含消旋去甲基乌药碱有强心、扩张血管、松弛平滑肌、增强脂代谢及升高血糖等作用 。
【用法用量】细辛,1~3g,散剂每次0.5~1g;黄连,2~5g 。水煎服 。
【使用注意】脾胃虚弱,气阴两虚者慎用 。细辛反藜芦 。
【按语】随着细辛临床应用不断发展,细辛的毒副作用愈加引起历代医家的重视 。
自《证类本草》最早引用南宋陈承《本草别说》语“细辛不过钱”,后世多承袭此说,谓过一钱则气不通而死 。然而历代医家也有大剂量使用细辛治疗沉寒痛冷的重证,而取得良好效果,并未见毒副反应的 。如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使用细辛多为二两(约24g)、三两(约37g),最大用量是《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味三五七散作汤剂服,方中细辛用量多达一斤八两(约858g) 。近代临床报道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细辛用至40g,治风湿性关节炎用细辛多达160g,且安全有效,连用半年之久,未见任何毒副作用 。
我们认为:必须正视细辛确实有一定毒副作用,临床对一般轻证及年老体弱、儿童、产妇都不应过量使用细辛 。细辛有效成分是甲基丁香酚,有毒成分是黄樟醚,后者挥发性强,长时间煎煮则有毒成分大大下降,而不影响有效成分的煎出,故细辛入汤剂可适当加大用量,而作丸散剂直接吞服,应牢记“细辛用量不过钱”的警语,以确保用药安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