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汤加减方有哪些?

麻黄汤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
发热恶寒头项痛,伤寒服此袜淋滩
(一)麻黄汤的组成与功效
麻黄汤由麻黄9克,桂枝、杏仁各6克,炙甘草3.克组成司水煎服 。
本方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效,是主治外感风寒表续证的.育选方剂 。
临床以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为辨治要点:对疮家、淋家、妞家、亡血家和外感表表虚自汗等,虽有表寒证,亦皆禁用 。
凡属风寒表实之感冒、流行性感冒、以及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治疗有效 。
(二)加减方法
①姐见恶寒甚而全身关节疼痛严重者,加附子、细辛 。②鼻塞而流清涕、头痛者,加川芎、苍耳子、白芷 。咳痰黏稠者,加前胡、苏子 。气喘胸闷者,加干姜、五味子、白芥子 。
(三)名中医用方心悟
晋·葛洪(晋代医学家)
治卒上气、鸣息便欲绝方,即用本方(摘自《肘后备急方》) 。
唐·王焘(唐代医学家)
深师麻黄汤,治新久咳嗽,吐脓血,连年不差,昼夜肩息,于本方去杏仁加大枣 。治风水,身体面目浮肿,腰背牵引髀骨不能,方用麻黄汤去杏仁加附子(摘自《外台秘要》) 。
宋·杨士瀛(仁斋)(宋代医学家)
加减麻黄汤,治肺感寒邪咳嗽 。于本方加陈皮、半夏、紫苏叶、生姜(摘自《仁斋直指方》) 。
宋·钱乙(仲阳)(宋代儿科专家)
麻黄汤治伤风发热,咳嗽喘急,若无汗者,宜服之(摘自《小儿药证直诀》) 。宋·王贶(宋代医学家)风湿日晡发热者,薏苡汤(即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主之(摘自《全生指迷方·卷二》) 。
明 。徐用诚(彦纯)(明代医学家)
麻黄汤治肺脏发咳,咳而喘息有声,甚则唾血(摘自《玉机微义》) 。
清·秦之桢(皇士)(清代医学家)
仲景治北方冬冷,太阳经恶寒发热,头痛脉浮,无汗之证,以麻黄、桂枝发营卫之邪,从皮毛外出,又恐肺得风寒而闭郁,故用杏仁宣肺,以开泄皮毛 。但未可概治江浙温热之地,三时温热之时,故陶氏有加减法:里有热加石膏、黄芩;少阳见证,加柴胡;阳明见症,加葛根;小便不利,加木通、车前子 。夏秋用羌活,独活,易去麻黄、桂枝(摘自《伤寒大白》) 。
清·柯琴(韻伯)(清代医学家)
麻黄汤治风寒在表,头痛项强,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烦痛,恶风恶寒,无汗,胸满而喘,其脉浮紧浮数者,此为开表逐邪发汗之峻剂也 。若脉浮弱,汗自出者,或尺脉微迟者,是桂枝所主,非此方所宜也 。
予治冷风哮,与风寒湿三气成痹等证,用此(麻黄汤)辄效,非伤寒一证可拘也(摘自《伤寒来苏集》) 。
聂惠民(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治普通感冒、流感,属风寒表实证,症见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无汗、脉浮紧等 。尤其是西北、东北高寒地区,用以治疗风寒外感,伤寒表实证,每每取效 。肾炎水肿,属阳水兼风寒表实证者,如南京中医学院肾炎研究组用麻黄汤治疗肾炎,服后大都表现为小便增多(按:据《伤寒今释》载,丁仲祜化学实验新本草,引三浦之说,谓麻黄冷服,颇得利尿之效) 。
治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病,属于风寒表实证(以上摘自《伤寒论与临证》) 。
现代将本方用治痉病一类的初期症候、慢性支气管炎、脉炎初起、肩凝证、风湿痹病、产后受风腰痛,以及中耳炎、鼻窦炎、三叉神经痛等见有本方证者 。此外,日本学者有提出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落枕、坐骨神经痛等(摘自《伤寒论与临证》第87页) 。
本证为太阳病而兼见肌表俱实,内迫于肺,经俞不利而欲作刚痉 。故以葛根汤肌表两解,生津柔筋 。…故葛根汤为调和表里,益阴气,生津液,滋润筋脉,通经络,为预防刚痉的常用方剂(摘自《经方方论荟要》第305页) 。
清·张锡纯(寿甫)(近代医学家)
麻黄汤证有兼咽喉疼痛者,宜将方中桂枝减半,加天花粉18克,射于9克 。若其咽喉疼痛而肿者,麻黄亦宜减本,去桂枝加生蒲黄9克,以消其肿 。麻黄汤证若素有肺痨病者,宜于原方中加生淮山药、天门冬各24克 。麻黄汤证若遇其人素有吐血病者,宜去桂枝,以防风6克代之,再加生杭芍9克(摘自《衷中参西录·太阳病·麻黄证》) 。
周福贻(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葛根汤具有温经散寒,解肌镇痛作用 。主治:落枕、颈椎病、肩周炎、腰部肌筋膜炎,证见颈肩背部疼痛,肢体怕冷、麻木,运动不利 。但孕妇、阳亢者忌用(摘自《方药心悟-名中医处方用药技巧》第459页) 。
邵经明(河南中医学院教授)
以麻黄汤(炙麻黄、杏仁、桂枝各9克,炙甘草6克),加陈皮、半夏、苏子各9克组成“解表化痰平喘汤”,具有温散解表,理气降逆,化痰平喘之功效 。主治哮喘证,凡外感风寒或痰饮所致者(包括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 。对于热喘、虚喘则不宜使用 。本方为祛邪之剂,中病即止,不可久用(摘自《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第119页).
陈宝田(著名中医专家)
麻黄汤治疗急性鼻炎、慢性鼻炎急性发作时,以轻微的表寒证,有鼻塞、流清涕,脉浮,作为用药指征,尤以小儿疗效为佳 。但对虚弱儿童应注意药量或加味用之 。治疗外耳道肿时,主要用于早期有恶风寒、发热、头痛者(摘自《经方的临床应用》) 。
李风林(著名中医专家)
用麻黄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均在38℃以上,服药2天内体温降至正常,主症消失而痊愈[摘自《新中医》1985;(9):28] 。
叶橘泉(现代著名医学家)
麻黄本为平喘药,麻黄与桂枝协同作用,能使血管扩张,血行旺盛,促起发汗作用 。麻黄与杏仁协力以治喘息,甘草缓急迫而助麻杏之平喘,并调和桂麻之作用,用治冒寒性汗闭之喘逆,以及肢节腰体疼痛等有卓效 。
治小儿麻疹,见点后忽退隐,高热无汗而喘,有并发肺炎倾向者,亟以本方加“二仙汤”(黄芩、白芍),往往麻疹复显,喘急自平 。但此方须早用,若麻疹退隐,经12个小时以上,合并肺炎已成事实者,则非本方所能救 。
尝治浮肿型脚气,恶寒发轻热,无汗而喘,小便不利,脉沉实者,以本方合“鸡鸣散”,每服辄效(摘自《古方临床之运用》第35页) 。
焦树德(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教授)
我常用麻黄汤去桂枝,加苏子,炒莱菔子、半夏各10克,炒白芥子6克,橘红12克,茯苓12~15克,我命名为“麻杏二三汤” 。用于治痰湿盛、白痰多,气逆、脉滑的胸闷气喘症,每多取效 。
咳多者,可酌加紫菀、枇杷叶各12~15克 。
我曾用麻杏二三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之痰多气逆、舌苔白腻、脉滑者 。再加茶叶6~9克,诃子5克,可以用以治疗支气管哮喘发作期及哮喘性支气管炎之舌苔不黄、不口渴、大便不于者(均摘自《方剂心得十讲》第66-67页) 。
吴考槃(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以麻黄汤(净麻黄10克,桂枝、杏仁各6克,炙甘草3克),加独活、浮萍草、菊花各6克,紫苏5克,葱茎3根 。且有发汗解表,散邪之功效,主治太阳中风伤寒,头身疼痛,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咳吐痰沫(摘自《名医名方录》第2辑第305页) 。
姜春华(全国著名老中医)
戴克敏医生报道姜春华老中医应用麻黄汤治疗各种类型的哮喘取得满意疗效 。如采用宣肃并进,解表清肺,温肺化饮,宣肺利水,解表祛湿,温阳平喘诸法,均以麻黄汤为主治疗[摘自《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0;(1):3] 。
日 。中村谦介(日本汉医学家)
以麻黄汤治疗太阳与阳明合病的病例,多能取得显著效果[摘自徐苓翻译的《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2;(4):411.
日·吉益为则(东洞)(日本汉医学家)
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汁的喘者,是其主证也 。
又治喘而胸满者,服发汗剂而不汗,却鼻出血者 。
麻黄汤,治喘无汗,头痛发热恶寒,身体疼痛者(摘自《方极》) 。
痘疮初起,至见点起胀灌脓之间,用葛根汤屡屡见效 。若恶寒甚,起胀时一身俱肿胀,或疼痛者,葛根加术附汤佳(摘自《方机》) 。
日·尾台元逸(日本医学家)
初生儿有时时发热,鼻塞不通,不能哺乳者,用麻黄汤即愈 。又治痘疮见点时,身热如灼,表郁难发,以及大热烦躁而喘,不起胀者 。又治哮喘痰潮.声音不出,抬肩滚肚而不得卧,恶寒发热,冷汗如油者,合生姜半夏汤、用之即有效 。麻黄加术汤,治麻黄汤证而一身浮肿,小便不利者,随证加附子 。又云:妇人体弱者,妊娠中每患水肿(与越婢加术汤、木防己汤等,往往坠胎),宜此方,或合葵子茯苓散,亦良 。
山行冒瘴雾,或人窟穴中,或于麹室、浴堂诸湿气热气郁闷处,晕倒气绝者,可连服大剂“麻黄加术汤”即苏醒 。
麻杏苡甘汤,治孕妇浮肿,而咳喘息迫,或身体麻痹,或疼痛者 。又云治风湿痛风,发热剧痛,而关节肿起者,随证加术附,奇效(摘自《类聚方广义》) 。日·大塚敬节(日本汉医学家)麻黄汤应用目标,即恶寒、发热、脉浮紧、发热兼关节痛、腰痛、喘咳等复合症状 。首先应用于感冒,尤其是流行性感冒等 。
本方能治诸关节痛 。故用于关节风湿病之急性期 。又因能治喘咳故用于喘息 。或用于乳儿鼻塞哺乳困难亦有效 。
但本方用于虚弱体质时,必须注意 。还有,虽感冒而无恶寒时,或脉沉弱者、或自然出汗者等,均不可使用(摘自《汉方诊疗实际》) 。
由于细菌毒素之急性肠炎,在最初发高热、恶寒、脉浮大者,用葛根汤有著效 。
葛根汤用于急性上颌窦化脓症有著效,即在发热、头重、鼻闭塞和脓涕流出等,用之可速效(摘自《中医诊疗要览》第73页、第184页) 。
俗称“脚气”者,用麻杏薏甘汤奏效者甚多,此为于燥性在瘦型人多见之(肥胖者用之反面有时症状恶化) 。以头部多有头皮屑为主证者,用本方有著效(摘自《中医诊疗要览》第215页) 。
葛根汤用治于感冒以下述复合症状为主,即恶寒、发热、脉浮易触知且紧胀,项部肩背部强急等 。此时恶寒,是指身体在何时均觉寒气之意,与一定时恶寒又来又去者必须区别 。
葛根汤虽为感冒方剂,如不出现以上复合症状亦不适应本方 。反之、即非感冒,如出现前述复合症状亦为本方之适应证 。因此,本方广泛应用于以上诸症 。(1)结肠炎、赤痢:在结肠炎赤痢初期有恶寒发热,有时脉搏浮紧 。此时用本方能去恶寒、下痢及里急后重亦可缓解 。
(2)眼、目、鼻之炎症 。用葛根汤能治项背部强急,与此关联能使上部炎症轻快 。故用于眼、耳、鼻之炎症,即结膜炎、角膜炎、中耳炎、蓄脓症和鼻炎等 。此时恶寒发热不重要,必须参照脉搏之性状 。
(3)此外肩部发酸,肩胛部神经痛、化脓性炎症初期、荨麻疹等时亦可应用之 。本方还可用于胃肠虚弱者,有时发生恶心、食欲不振等 。
本方即桂枝汤加麻黄、葛根之方 。因加麻黄,故本方较桂枝汤能扩张血管,旺盛血行,发汗力亦较强;葛根有缓解项背部强急之效(摘自《汉方诊疗实际》) 。
日 。汤本求真(日本汉医学家)
麻黄,凡用本药,不问内因外因、凡因表闭(即皮肤排泄功能障碍)而致喘咳水气者,概能奏效 。若由其他原因而致喘咳水气者,则与本药无关涉(摘自《汉方新解》) 。
日庄俊笃(士雅)(日本汉医学家)
麻黄汤治风热所侵眼目赤肿、生障翳者(摘自《眼科锦囊》) 。
日 。河上征治(日本汉医学家)
【?麻黄汤加减方有哪些?】让肥胖姐女服药前测定基础代谢率(BmR) 及血中脂质值、对BmR低于--10%者给予葛根汤 。对TC值超过5.98毫摩尔/升给予柴苓汤 。对BmR和脂质值没有特殊变化者给予大柴胡汤 。治疗结果:患者服药8周后基础代谢率上升,消耗热量增加,体重减少 。其效果顺序为葛根汤一大柴胡汤>柴苓汤,有效率为55.9%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