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派乌头赤石脂丸加味治疗胸背疼痛、胸痹医案案例
(1)从兄念农 , 其室朱氏 , 时年30岁 , 云患气痛已数年 , 医治益剧 , 时值冬月 , 怯风异于常人 。询知胸及背胁牵痛 , 头重不举 , 手足酸软不温 , 面色黧黯 , 舌苔湿滑而厚 , 时时欲呕 , 脉沉迟而弦紧 。予瓜蒌薤白半夏汤不应 , 进人参汤亦不应 。乃用乌头赤石脂丸并入蜜做汤冷服 , 痛稍减 , 即嘱其相机递加分量 , 连服不断 , 以疾愈为度 。后两月乌头、附子已增至每剂2两 , 服药时毫无痛苦;但停药三四日或五六日 , 疾又作 , 根未拔 , 故再请方 。余为改用生乌头2个 , 计重2两 , 人前汤内 , 以清水7大碗 , 煎至4大碗 , 候冷 , 分7次或8次 , 渐次增加进服 。奈朱氏贪求速效 , 又因曾服附子近10 kg , 有益无害 , 心信坚 , 胆亦壮 , 遂取进1/3 , 约至二句钟 , 不见变异 , 续进1/3 。忽面如火烘 , 手足顽痹 , 口中麻 , 知药力发作 , 强忍之不令人知 , 拥被而卧 。约一句钟 , 身渐渐汗出 。次日促诊 , 告以昨晚各情 , 并述今早诸病如失 , 后当不复作矣 , 请疏善后方 。为疏理中汤加附子 , 并令以温补美膳调养而痊 。(萧琢如治案)原按:念兄以症奇方奇 , 询余曰:“阅历多矣 , 从未见此等方并大剂者 , 岂他医皆不知耶 , 抑知之而不敢用耶?”余曰:“唐宋以来医家 , 多以模棱两可之方试病 , 又创古方不可今用之说 , 故《内经》之理 , 仲景之方 , 几成绝学 , 间有一二卓荦者 , 倡而无和 , 道陀不行 , 亦如孔孟身当周末 , 终于穷老以死也 。
医者治病 , 必先炼识 , 一识真病 , 一识真方 。仲师之方即真方也 , 识既真则胆自壮 , 一遇大病 , 特患病家不坚信耳 , 信苟坚 , 除不治症外 , 未有不愈者 。”
点评:《金匮要略》:“心痛彻背 , 背痛彻心 , 乌头赤石脂丸主之 。”本案胸背彻痛 , 予瓜蒌薤白半夏汤、人参汤皆不应 。乃投乌头赤石脂丸:蜀椒一两 , 乌头一分(炮) , 附子半两(炮) , 干姜一两 , 赤石脂一两 。“相机递加分量 , 连服不断” , 直至“乌头、附子已增至每剂2两” , 确实剂量超常 。病人因服药有效 , “心信坚 , 胆亦壮” , 增加药量 , 每次服药由1剂的七八分之一增加到三分之一 , 虽有“面如火烘 , 手足顽痹”诸般反应 , 认定系药力发作 , 从容应对 , 终于获愈 。
(2)黄某 , 男 , 32岁 。胸背疼痛较剧 , 怕冷 , 加班后觉疲劳感明显 , 2个月 。舌淡红 , 边齿痕 , 白润苔 , 脉沉 。
处方:附子80 g(先煎) , 川乌(先煎)、干姜、赤石脂各30 g , 蜀椒5 g(去油) , 桂枝、炙甘草各30 g 。5剂 。
胸背疼痛大减 , 偶有疼痛 , 下肢觉疲软 , 口渴不欲饮 , 纳差 , 口中无味 , 身冷 , 面觉热 , 大便不成形 。舌淡红 , 边齿痕明显 , 黄润苔 , 脉沉小弦 。
【火神派乌头赤石脂丸加味治疗胸背疼痛、胸痹医案案例】调方:附子100 g(先煎) , 川乌50 g(先煎) , 细辛20 g , 干姜30 g , 蜀椒5 g(去油) , 红参20 g , 桂枝30 g , 砂仁20 g , 生姜40 g(去皮) 。5剂 。(曾辅民治案)
推荐阅读
- 火神派温脾汤加味治疗痛经医案案例
- 火神派四逆汤加味治疗痛经医案案例
- 火神派附子理中汤合当归补血汤治疗痛经医案案例
- 火神派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味治疗下疳医案案例
- 火神派白通汤加味治疗乳痈医案案例
- 火神派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乳痈医案案例
- 火神派桂枝汤加味治疗乳痈医案案例
- 火神派旋覆代赭汤加味治疗肠梗阻医案案例
- 火神派乌梅汤加味治疗肠梗阻医案案例
- 火神派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治疗肠痈医案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