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的地产酒之间的竞争

乌鲁木齐(古准噶尔蒙古语,意为“优美的牧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北部,天山中段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西部和东部与昌吉回族自治州接壤,南部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相邻,东南部与吐鲁番地区交界 。在这个有美丽草原的地方,白酒的竞争也是相当激烈的 。乌鲁木齐白酒市场的主要竞争基本是地产酒之间的竞争“唱主角” 。竞争也一直集中在每瓶20元至80元的中低端酒上 。这些游离的乌鲁木齐市场上的新疆地产白酒主要包括产自新疆伊犁的伊力系列、肖尔不拉克系列、产自新疆石河子的白杨系列和新安系列及产自新疆奇台的古城系列、吉木萨尔县的三台系列等 。这几大企业的产品占据了乌鲁木齐白酒很大的市场份额,一度高达65%以上 。其余再加之其它一些无强势品牌甚至是无品牌的地产酒在步步为营或步步紧跟 。而国内尤其是川酒、黔酒、苏酒等以“茅、五、剑”等为代表的几个我国“白酒大腭”也并未在乌鲁木齐白酒市场“刮起白酒旋风”,与地产酒的市场销量也无法抗衡,并且在乌鲁木齐市场也并未表现出强势市场势头 。
从2006年至今,由于乌鲁木齐市场消费结构变化,乌鲁木齐白酒市场结构也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也使得进驻到乌鲁木齐市场的新疆地产酒企业也不得不迎接这种变化:中低端酒已成“昨日黄花”,无法参与竞争,白酒市场不得不走“中高端路线”(在当时乌鲁木齐市场中,新疆白酒基本没有一款价位在300元/瓶以上的高端白酒) 。由此以来,新疆的低端酒正在以6%至9%的速度萎缩,而酒正在以3%至8%的速度增长 。
时至如今,乌鲁木齐白酒市场不但被外来酒企渗透,疆外市场也在逐步萎缩 。乌鲁木齐市场随着内地茅台、五粮液、国窖1573、水井坊、剑南春、汾酒、郎酒、洋河等这些国内一二线品牌白酒看好乌鲁木齐白酒行业的中高端市场空白,纷纷大举进疆抢占市场,这些名酒多在节假日通过大商场这条渠道销售,或在一些娱乐场所消费、或是在酒店应酬消费,使乌鲁木齐的白酒市场更是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热闹局面 。
乌鲁木齐一家大型酒企经销商分析,白酒转型进入高端市场,较大的获利者应该是准备捞一把就走的杂牌高价酒 。据这位经销商介绍,白酒转型,杂牌酒、仿冒酒早就嗅到商机,杂牌酒纷纷从仿冒中低档酒向仿冒中酒过渡 。这些杂牌酒,有些生产成本低廉,有些基本上就是从内地灌装好运至乌鲁木齐的,同样是生产一款酒,如果品牌酒的利润是30%,杂牌酒的利润至少在60%以上 。
【乌鲁木齐的地产酒之间的竞争】乌鲁木齐白酒市场随着近几年,“五粮液”、“全兴”、“泸州老窖”等品牌在中白酒市场的成功运作,这不仅催生了这些外地白酒企业和品牌走高端之路的信心,也让长驻乌鲁木齐的新疆不少白酒企业信心十足,并且这使他们看到了乌鲁木齐市场中高端白酒所蕴涵的潜力 。
规模待“考”无序竞争
据乌鲁木齐工业酿酒协会会长戚升科介绍,新疆白酒产量约9万吨左右,白酒企业100多家,但有规模的酒企并不多 。乌鲁木齐酿酒工业协会一位副会长曾说,缺乏行业自律首先就使乌鲁木齐整个白酒行业处于一种极端危险的境地,而企业之间的倾轧更使行业发展举步维艰 。“近年来,自治区酒协每年都会召开多次行业发展战略专题研讨会议,寻求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但是收效甚微 。规范的大中型企业我们并不担心,因为这些成熟的企业本身的社会责任感都十分强烈,关键是很多的小型企业,他们无所顾忌 。而这一点也正是乌鲁木齐白酒行业无序竞争的根本所在 。”
自治区工商局法规处相关人士针对本土白酒企业及其市场的经营行为表示担忧:像伊力特、古城、肖尔布拉克等这样的本地白酒骨干企业,都会设法规避市场的短视经营行为,因为他们都有自己既定的战略发展规划,在市场上也有相当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关键是他们无法突破一些中小企业形成的经营怪圈 。乌鲁木齐上规模白酒企业数量极少,仅凭这几家企业的力量很难打破目前的困境,白酒规模经营有待进一步“考验” 。乌鲁木齐酿酒工业协会相关人士称,“乌鲁木齐很多的小酒企‘傍头牌’,打伊力特的‘擦边球’,生产的与伊力特相似或者有关的模仿产品在乌鲁木齐市场到处可见,严重干扰了伊力特的正常经营 。”
“恶性竞争影响的已经不仅仅是个别的企业,而是涉及到了乌鲁木齐整个白酒行业 。”自治区经贸委产业处一位相关领导说,“种种不规范的经营行为已经严重影响了乌鲁木齐白酒产业的健康发展 。这正是乌鲁木齐酒实现突围的较大的阻力 。”
国家统计局乌鲁木齐调查总队价格处相关人士称,乌鲁木齐中低档地产白酒销售在市场上的竞争较为激烈,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产业规划和资源配置不合理,产能过剩成为竞争的导火索:2200万人口的乌鲁木齐,白酒市场容量较多也不过20多亿元,但实际的产能却超过市场容量的30%甚至更高,而且价格和档次多集中在无法冲出乌鲁木齐的低档产品,市场怎能够平稳有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