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气管炎的中医辨证论治与治疗方法
【概述】
咳嗽是儿科最常见的肺系证候之一 , 感受外邪或内伤使得脏腑功能失调 , 引起肺气上逆而作咳 , 并略出辏涎 。咳以声言 , 嗽以痰名 , 有声有痰谓之咳嗽 。小儿咳嗽以外感者为多 。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 , 但以冬春两季为多 , 任何年齡都可发病 , 但以3岁以下为多 。咳嗽一病预后较好 , 但若不及时治疗 , 迁延不愈则既可影响小儿生长发育 , 还可能转为肺炎喘嗽 。临床见嘎嗽当究其原因 , 治疗其本 。
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气管炎、支气管炎 。
【辨证治疗】
1、外感咳嗽
(1)风寒咳嗽
临床表现:发热恶寒无汗 , 头身痛楚 , 鼻塞流涕 , 喉痒喷嚏 , 语声重浊 , 咳嗽频作 , 痰白稀薄 , 舌苔薄白、舌质淡红 , 脉浮紧 , 指纹浮红 。
立法:宣肺散寒止嗽 。
主方:杏苏散(《医宗金鉴》)加减 。
加减:咳重者 , 加枇杷叶、紫菀、款冬花;恶寒头痛甚者 , 加白芷、菊花、防风;气逆喘促 , 咳燚不爽者 , 加炙麻黄;食滞腹胀者 , 加蒸服子、神曲 。
(2)风热咳嗽.
临床表现:发热头痛 , 微汗恶风 , 口渴咽痛 , 鼻流浊涕 , 咳嗽濒作 , 痰黄粘稠 , 舌质微红、舌苔薄黄 , 脉浮数 , 指纹红紫 。
【小儿气管炎的中医辨证论治与治疗方法】立法:疏风宣肺止嗽 。
主方:桑菊饮(《温病条辨》)加减 。
加减:喉核红肿或咽赤者 , 加牛蒡子 , 射干、金银花 , 清热解毒;痰多而稠者 , 加冬瓜仁、远志 , 浙贝 , 清热化痰 。如若咳嗽痰浊 , 口渴少饮 , 纳呆干哕 , 唇舌色红、苔白腻或黄腻 , 脉滑数者为风热兼湿 , 选用上焦宜痹汤(《温病条辨》)合二陈汤(《和剂局方》).
(3)燥热咳嗽
临床表现:干咳少痰或痰少而粘 , 不易咯出 , 鼻干咽燥 , 口渴气粗 , 大便干结 , 小便黄 , 唇舌红、苔薄黄而干 , 脉数 , 指纹色青紫.
立法:辛凉清肺 , 养阴止嗽 。
主方:桑杏汤(《温病条辨》)加减 。
加减:发热头痛表邪甚者 , 加薄荷、银花 , 以解表邪;干咳无痰.口渴欲饮者 , 加麦冬、石斛、玄参、玉竹 , 以生津润肺;咳嗽有痰者 , 加贝母 , 芦根、蒌 , 润肺化痰止嗽;久嗽不止、声音嘶哑者 , 加五味子、诃子 。
2、内伤咳嗽
(1)痰热咳嗽
临床表现:咳嗽痰多 , 痰白或黄而粘稠难咯:发热面赤 , 唇红口干 , 烦渴便秘 , 小便短赤 , 烦躁不宁 , 舌红、苔黄厚 , 脉滑数 , 指纹青紫 , 立法:清肺化痰止咳 。
主方:泻白散(K小儿药证直诀》)加味 。
加减:咳血者 , 加白茅根、生地 , 凉血止血;痰壅气促 , 大便干结者 , 加全瓜蒌、大黄 , 清肺泻热;咳嗽不止者 , 加百部、紫菀 , 止嗽;口渴引饮 , 消谷善饮者 , 加生石膏、知母、竹叶 , 清热益阴 。
(2)痰湿咳嗽
临床表现:咳嗽痰多·痰色白质清稀·胸网纳呆 , 困倦懒动 , 口渴不欲饮 , 大便不爽 , 舌质淡红、苔白腻 , 脉濡或滑 。
立法:燥湿化痰止嗽 。
主方:二陈汤(《和剂局方》)加味 。
加减:胸脘痞闷 , 加厚朴 , 积壳 , 理气化湿;呕吐者 , 如莱菔子、生姜 , 和胃降逆止呕;烦热口渴 , 苔黄者 , 加知母、黄芩 , 爪蒌 , 清热化痰;腹胀便溏者 , 加白术、苡仁·健脾止泻 。
(3)阴虚咳嗽
临床表现: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 , 不易咳出 , 咽喉干燥 , 咳以午后、夜间为著 , 五心烦热 , 午后潮热 , 甚而痰中带血 , 舌红少津 , 脉细数 , 指纹淡紫而滯 。
立法:养阴清肺 , 润燥止嗽 。
主方: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加减 。
加减:咳嗽有痰者 , 加川贝母、炙杷叶、紫菀 , 化痰止嗽;咳痰带血者 , 加白茅根、干藕节 , 凉血止血;午后潮热者 , 加生地黄、地骨皮 , 益阴除潮热;盗汗颧红者 , 加炙鳖甲、青蒿、五味子 , 滋阴敛汗;舌红少津者·加太子参、五味子 , 益气生津 。
(4)肺脾气虚
临床表现:咳嗽无力 , 痰白清稀 , 面色饼白 , 少气懒言 , 喜温畏寒 , 食少便溏 , 气短多汗 , 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 指纹淡 。
立法:健脾益气 , 温化痰湿 。
主方:六君子汤(《医学正传》) 。
加减:手足不温 , 加黄芪、干姜 , 益气祛寒:汗出形寒者 , 加生姜、大枣 , 调营卫;咳剧痰多者 , 加川贝、浙贝、紫菀、炙杷叶 , 化琰止嗷;牌虚食滞 , 大便溏者 , 加蔻仁、山楂、神曲、葛根 , 健脾消食止泻;气阴两虚者 , 加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若咳嗽缠绵 , 怯寒且冷 , 四肢不温 , 大便溏 , 小便清长 , 舌质胖嫩 , 脉沉细者 , 为肺气虚而寒自内生 , 故虚寒并见 , 需温肺散寒 , 方用正气天香散(《证治准绳)) 。
【其它疗法】
1.体针
取穴:第一组:天窦、曲池、内关、丰隆:第二组:肺俞、尺泽、太白、太冲 。
方法:每天取1组穴 , 每日1次 , 两组变替使用 , 10~15次为一疗程 , 中等刺激或针后加灸 。
2.拔罐
先用三棱针扎大椎穴 , 并在其周围6厘米处上下左右各刺2针 , 共8针 , 以微出血为佳 , 然后用中型火罐 , 拔于穴位上 , 以侧面横拔为宜 , 20~30分钟起罐 。
3.按摩
方法:①患者俯卧 , 术者双手掌同时推患者上背脊柱两侧 , 由第七颈椎至第七胸椎处 , 然后分别揉点两侧定喘、风门、肺俞穴 。②患者正坐 , 术者用双手多指腹同时揉按患者甲状软骨两侧 , 然后分别揉点两侧人迎、天鼎等穴 , 接着用一食指点揉天突穴 , 最后用双拇指同时揉点两侧鱼际穴.③患者仰卧 , 术者双手掌同时由惠者内上向外下推揉两侧胸大肌 , 然后分别揉点两侧中府、云门、胸乡等穴 。以上按摩共约15分钟 。若痰多者 , 加点扶突;痰不易出者 , 加揉下廉泉;咽干 , 加掐少商穴;胸闷者 , 加压内关穴;喘息者 , 加揉鸠尾穴;伴有头痛、鼻塞等外感症状者.加取攒竹、印堂、风池、太阳、迎香等穴位 。
【文献参考】
1.因痰而嗽者 , 痰为主 , 主治在脾;因咳而动痰声 , 咳为重 , 主治在肺 。(《幼幼集成·咳嗽证治》)2.食积生痰热熏蒸 , 气促痰壅咳嗽頻 , 便溏曲麦二陈治 , 便燥苏莩滚痰攻 。(《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咳嗽门》)3.张湘屏认为 , 小儿反复咳嗽是因为外邪犯肺 , 肺气闭郁不宣 , 郁而化热 , 热灼津液 , 炼液为痰 , 进而加重肺气郁闭影响血液运行 。因此提出理气活血化瘀治疗反复咳嗽 。临床分为痰热血瘀型和痰湿瘀阻型 。自拟消咳方:枳实、赤芍、杏仁、僵蚕、威灵仙、葶苈子、山楂、甘草 。痰热血瘀加金银花、连翘、黄芩、瓜婆;痰湿瘀阻 , 加半夏、陈皮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2):11 , 1989)4.李学耕治疗小儿咳嗽三法:①解表宣肺开郁法:风邪客肺 , 失于宣发 , 久郁胸膈 , 肺络痰阻 , 宣降失司上逆而咳 , 以麻黄、旋覆花治风寒咳嗽;银花、葛根治风热咳嗽;薄荷、肺风草治伤风咳嗽 。②清热泻肺止咳法:小儿稚阳之体 , 感邪易从热化 , 肝常有余 , 可炼液为痰 , 木叩金鸣亦生咳嗽 。清泻肺热轻者用竹茹 , 黄芩 , 热甚用石膏、玉泉散 , 清肝泻火用山栀、青黛 。③运脾理气化痰法:咳嗽多兼痰 , 痰则无处不到 , 痰随气而升降 , 气壅则痰聚 , 气顺则痰消 , 治吆嗽兼痰 , 重点在胂牌两脏 , 脾运湿化 , 积消痰灭 。常用半夏 , 茯荟、莱菔子、山楂、川朴、枳实 。(《福建中医药H5):5 , 1989).
【调护、禁忌】
1.平日加强身体锻炼 , 病时注意休息 。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 尽可能多呼吸新鲜空气 。
3.多饮水 , 忌食煎炸油腻、过咸、过甜及生冷食物 。
4.治疗外感咳嗽早期 , 忌用大苦大寒或腻滞之品 , 以免助邪 。
【西医诊断参考】
气管炎及支气管炎:
(1)大多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 如流涕、鼻塞、发热等 。
(2)咳嗽可有痰或干嗽 , 可迁延或反复 。
(3)肺部蝶音大多为大、中水泡音 , 主要在下肺部 , 咳出分泌物后水泡音可暂时消失或减少 。
(4)肺部X线检查多见肺纹理增粗 。
推荐阅读
- 14岁太胖怎么办?14岁太胖如何减肥?
- 急性肾功能不全的症状有哪些?急性肾功能不全怎样治疗?
- 宝宝三岁前需要做哪些体检?婴幼儿体检的时间和项目
- 近视是怎么样形成的?孩子好好的为什么会近视?
- 临产的症状有哪些?孕妇临产应该注意什么?
- 烧开的水面上的浮渣是什么?热水上的浮渣可以喝吗?
- 怎样预防老花眼?老花眼要怎么预防?
- 生二胎对女人身体的影响?生二胎对女人身体有哪些影响?
- 男人应该怎么排毒?男人排毒的方法有哪些?
- 男人养肾的方法有哪些?男人怎么做才能养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