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中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发展的每一步”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方的大青山脚下,座落着一座航天城,1965年我国第一个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制生产基地就在这里建成。在当年极其艰难的条件下,老一代航天人研制出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第三级固体火箭发动机。
“为了中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发展的每一步”
文章插图

老中青三代航天人做客人民网。人民网 富丽娟摄
“科技强军,航天报国。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党和国家期待着我们拿出新的东西来,我们航天人责无旁贷。”在2021年4月24日第六个“中国航天日”前夕,人民网采访人员走进固体动力事业的摇篮——中国航天科工六院(后简称航天六院),采访了老中青三代航天人,讲述我国固体航天事业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讲述几代航天人的奉献、坚守、奋斗与牺牲。
“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如今看来一切都值得”
说起航天六院的发展历史,航天部新长征突击手、航天六院党委工作部一级专务张志刚激动不已:“这里是我国固体动力事业的摇篮。”张志刚告诉采访人员,我国从事固体动力事业的单位都是从这里走出来的,早期从事固体动力事业的管理骨干和技术骨干也都是从这里走出来的,还走出来三位院士。
航天六院是我国第一个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制生产试验基地。1965年,现在的航天六院由川南搬迁到塞北高原。
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老一辈的“航天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原六院46所研究员杨佩娟告诉我们,内蒙古基地当时只有南4栋、北4栋8幢三层简易小楼,既是工作场所,又是单身宿舍:“几千人一下涌入基地,单身宿舍根本无法安置,许多人只能分散借住在附近的甚至更远的老乡农舍,上下班都需要走好几十公里。”
“为了中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发展的每一步”
文章插图

科研团队突破一项项关键技术,铸就一个又一个里程碑。人民网 富丽娟摄
这位当年只身从上海来到边疆内蒙古的姑娘,如今已是年近八旬的老人。说起当年的创业史、奋斗史,杨佩娟老人觉得“如今看来一切都值得”:“我们千里迢迢奔赴内蒙古大草原,有清华、北大、哈军工等顶级院校的毕业学生,有从沈阳、天津、包头等工业城市支援来的技术工人,有从部队转业的战斗英雄,更有从国外留学回来的科学技术人才。”
那时的内蒙古冬天非常寒冷,基地经常没水吃,所以有凿冰取水的故事,许多人有起冻疮的情况,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埋怨,更没有一丝的沮丧情绪,大家总是互相鼓劲:“牛奶会有的,面包会有的”。
“物质不灭,宇宙不灭,唯一能与苍穹比阔的是精神。”经过几代航天人的努力,航天六院在中国航天固体动力发展史上创造了十余项第一,见证着我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重大跨越,谱写了一曲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爱国奉献的历史壮歌。
如今,六院在科研生产、经营管理、改革创新、党的建设等方方面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强力支撑航天事业发展和国防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
“做到99分还不够,要做到101分”
航天人的“严慎细实”体现着工匠精神。航天工程是一个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科技体系,不仅技术复杂、研制周期长、质量要求高,且探索性强,风险性高。航天科技工作者在研制、生产和试验中用科学求实和专注精细的精神,突破一项项关键技术,破解一道道科学难题,铸就了一个又一个里程碑。
“为了中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发展的每一步”
文章插图

刘孝义是航天六院第一位特级技师,在访谈中他讲述了用技术助力航天、自主创新的经历。人民网 张聿修摄
刘孝义是原航天六院红岗公司技术顾问,也是航天六院第一位特级技师、六院技术工人里的“特级金点子”。随着刘孝义名声越来越响,各种企业陆续向他抛出橄榄枝,甚至许多国外企业开出数倍于他当时的工资,邀请刘孝义跳槽加入。“那个时候我挣的工资是300一个月,别的单位开出的工资是5000一个月。”刘孝义回忆,“想去,哪能不想去。但咱们国家确实需要在这方面有实力的人,要把咱们国家的事情干好。”
刘孝义作为我国第一代航天事业的建设者,跟众多和他同样怀揣着“冰天雪地斗严寒、迎难而上为国家”豪迈情怀的航天人一道,克服恶劣自然条件、国外技术封锁、国内相关领域技术空白等困难,先后成功交付“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第三级发动机,改造某型号发动机,研制打破国际垄断的EPKM发动机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