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杂志 连亏14年,从行业第一沦为“杂牌货”,它还有救么?

国企杂志 连亏14年,从行业第一沦为“杂牌货”,它还有救么?

文章图片

国企杂志 连亏14年,从行业第一沦为“杂牌货”,它还有救么?

文章图片

作者|黄晓军
来源|深氪新消费
前不久与一位95后小伙伴出差 , 住宿安排在一家快捷酒店 。
但当晚这位小伙伴就表示了不满:洗漱的牙具粗糙 , 牙膏看上去很low , 甚至还是令人恶心的绿豆味 。
年长几岁的人就能猜到 , 他说的是两面针 。
要知道 , 这个品牌曾是中国牙膏第一品牌 。 自1986-2001年 , 两面针连续15年产销量排名国产品牌第一 。 但而今 , “一口好牙两面针”却成为了Z世代眼中的杂牌货 。
其中滋味不言自明 。
行业龙头惜败外资品牌
1980年 , 两面针诞生 , 并研发出中国第一支中草药牙膏 。 1985年 , 这个品牌的产销量均突破1亿支 。
可惜快速的增长 , 无法说明两面针的能力 。 就像陈春花所言 , 中国企业那些年的增长 , 更大程度上来源于市场的紧缺 , 而不是能力 。
之后的30年 , 中国企业从零做到全球市场 , 在实践中创造出了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 , 但仍有一种不安高悬 。 对于市场自然增长所带来的机遇 , 中国企业并没有足够的能力承接 , 它们只是在这个要素的增长中获得了一个发展的空间 。
换句话说 , 是市场造就了企业 , 而不是企业造就了市场 。
两面针不过是这场时代洪流下的一条大鱼 。 在1985年之后的15年里 , 这个品牌凭借“中药护龈”的产品 , 和“一口好牙两面针”的广告词一骑绝尘 , 霸榜牙膏行业TOP1 。
这期间 , 两面针获得了扩大规模的能力、控制成本的能力、销售的能力 。 可这些基本属于生存能力 , 而非经营能力 。 从表象上来看 , 两面针对于供应链体系主导、投资和技术形成的价值链主导等问题 , 都还没有涉及过 。
简单的“生产—销售”的生意 , 在外资品牌的到来后便没有了竞争力 。
1992年 , 高露洁棕榄在广州经开区拿到3万平米的土地 , 建设了它在中国的第一家工厂 。
1994年 , 联合利华与上海白猫股份达成协议 , 通过永久租赁的方式拿到中华牙膏的品牌经营权 。
1996年 , 宝洁旗下知名防蛀牙膏Crest来到中国 。 为在中国市场快速建立品牌心智 , 它还为自己取了一个典雅的中文名——佳洁士 。
这些品牌一到来 , 就是夹杂着上游生产、供应体系的运作 , 甚至资本、技术的循环价值链 。 辅以洋气的产品理念和HBG式密集的广告投放 , 两面针被打得措手不及 。
21世纪初 , 两面针的品牌就出现了老化的迹象 。 时髦的90后一代开始觉得这个牙膏不够Fashion , 接地气的“一口好牙两面针” , 也同廉价、低端挂上了钩 。
到2004年 , 两面针的A股IPO向外界公布了这个行业多年来的真实状况 。
数据显示 , 当时两面针的产销量突破了5亿支 , 市场占比达到13% 。 但遗憾的是 , 从行业排名来看 , 两面针从2001年开始就不敌佳洁士和高露洁 , 只能屈居第三 。
中国市场牙膏第一品牌 , 也慢慢成为了国产牙膏第一品牌 。
上市为两面针带来了大量的资金 , 但没有挽回下滑的颓势 。 2006年至今 , 两面针的盈利水平一直堪忧 , 扣非净利连年为负 。
扣非净利 , 即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在过往14年里 , 但凡两面针有些盈利都是靠非经常性损益贡献 , 比如转点子公司资产、抛点手里的股票 , 或是卖个楼 。
而早在2008年 , 中国牙膏市场67%的市场份额 , 都已经被佳洁士、高露洁、黑人、中华4个品牌瓜分 。 两面针的市场占有率仅有为1.7% , 甚至低于纳爱斯和冷酸灵 。
一代民族品牌欲振乏力 。

多元化拖累牙膏主业
总结两面针的陨落 , 依旧是陈春花那句话 , 仅有生存能力没有经营能力 。
这类企业有一个共性 , 羸弱的经营能力无法持续推动主业增长时 , 他们就会复制生存能力 , 去通过资本的力量实现多元化布局 。
两面针亦是如此 。 2004年 , 两面针作为国内日化行业首家挂牌上市的企业 , 募集到资金6.57亿元 。
此后 , 一场多元化投资就开启 , 频繁涉足旅游用品、房地产、蔗糖制造、日化、巴士、药业种植、卫生用品、造纸、进出口贸易……
到后来 , 两面针还拿出1.5亿用于申购新股、投资证券和基金 , 投资2.62亿参与中信证券的配股并获得新增股份350万股 , 2亿元参股南宁市商业银行 , 1000万参股柳州银行 , 2亿参股北湾银行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