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将苓 当你被讨要“彩礼”时,你究竟在赎买什么( 二 )



讨媳妇还要女方出大钱 , 谁给英国男人惯了这个“毛病”呢?是当时英国本土失调的男女比例 。
也是1851年人口普查显示 , 英国本土当时适婚年龄的男女比例达到了惊人的8:10 。
英国男女比例如此失衡的主要原因 , 是其国力的强盛 。
19世纪正是“大英帝国日不落”的最黄金时代 , 全世界遍布英国的殖民地 , 于是英国本土持续的向其各海外殖民领输送人口 。 据估算 , 在整个19世纪后半叶 , 英国以每年20万人左右的数量移居海外 。 而这些移居海外的人当中 , 相当一部分都是年轻、有财力、有干劲儿的棒小伙子 。 40岁以下男性占到了英国外输总移民人口的七成 。

这幅装饰地图很能说明当时英国征服者的心态:出外开拓的英国男人与异族妇女 。
这些小伙子在殖民地 , 背靠“大英帝国”这颗大树 , 做军官、公务员、地主或者商人 。 往往能很快获得成功 , 虽不说“升职加薪、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吧 , 但娶到的妻子质量通常比在本土高一个层级 。 而这种成功的先例 , 又带动了新一波英国男性向海外寻找机会的风气 。 导致英国本土的“优质男性”更加稀少 。
于是也就出现了英国女性愁嫁的情况 。
英国当时的这种风俗甚至产生了很多笑话 , 比如当时英国人当时有个自黑段子是这么说的:
对婚姻的焦虑 , 也导致了当时的英国反应类似题材的“女性小说”盛行 。 像《理智与情感》《呼啸山庄》等都有提及类似的情况 。
尤其是《简爱》 , 讲了一个家庭教师女子最终与优质男终成眷属的故事 , 简直是给那个时代给处于婚姻焦虑中女孩们看的女版爽文 。

捎带说一句 , 按照当时英国的“婚配行情” , 简爱这样的家庭教师 , 能“下嫁”给一个煤矿工人就算很好了 。 找钻石王老五基本不可能 。
我讲这段往事 , 只为说明一点:从宏观社会看 , 婚姻其实是件最功利的事情 。 同阶层的男女双方结婚时 , 谁需要付钱 , 不取决于男女性生理差别 , 更不取决于风俗传统 , 而只取决于两性博弈的行情 。
3
对比当年的英国与今日的中国 , 我国会发现两者很多情况是截然相反 。

首先 , 与英国当年是女多男少 , 今天的中国男多女少 。
其次 , 两个社会都出现了阶层“错位婚配”的情况 , 有所不同的是 , 英国当年是A女“下嫁”B男 , B女“下嫁”C男 , C女“下嫁”D男 , 最终A男去海外创事业 , 而贫穷的D女则成了“spinster” 。
这跟曾经在网上引发热议的中国当下“上迁婚”现象(A男娶B女 , B男娶C女……)是刚好相反的 。

再者 , 两个社会中处于“博弈弱势”的性别 , 如果想要迎娶(嫁给)一个与自己阶层齐平的异性 , 往往就需要给予对方一定的经济补偿 。
英国当年是女性处于博弈弱势 , 所以在嫁给同阶层男性时 , 要支付高昂的嫁妆 。
而如今中国是男性处于博弈弱势 , 要娶一位与他差不多阶层的女性 , 就产生了高额彩礼的问题 。
所以彩礼 , 其实是男性为自己居于婚配市场“劣势”的一种赎买 。
而更进一步思考 , 你会发现 , 男女双方婚配博弈中孰优孰劣 , 往往取决于社会是趋向于扩张还是内卷 。
19世纪的大英帝国正处于扩张的最高峰期当中 , 那个时代的英国男性人人都是“风口上的猪” , 只要诚实肯干 , 是容易实现阶层跃迁的 。 而由于性别不平等 , 女性不具有这种机会 , 她们所处的阶层相对男性来说是固定的 , 所以同阶层婚配时 , 就需要付一笔嫁妆 , 本质上算作对丈夫“潜力”的赎买 。

其实这种情况在任何外扩型社会都发生过 。 古罗马前期、16世纪的西班牙、葡萄牙 , 都出现过嫁妆高企的情况 。 这些社会当时都无一例外的处于急速外扩中 。
但我们今天所处的社会……毋庸讳言 , 我们正处于内卷当中 。
内卷社会最大特点是阶层的固化 , 而阶层固化让一个人、尤其是男性 , 通过自我奋斗实现阶层跃迁的可能性变小 。
说通俗点 , 在我们父辈、兄辈那一代 , 男生搂着女朋友吹牛 , 说我奋斗十年 , 就怎么怎么样 , 还有很多姑娘愿意信你 。
但现如今你再吹这种牛 , 姑娘还信你……好吧 , 这姑娘对你那是真爱 。
而这个时候 , 真正有“潜力”的反而换成了女方:
一方面 , 性别的平等 , 让男性的那些“奋斗机会”女性也差不多都有了 , 在很多农村地区 , 女性外出打工率甚至超过了男性 。
另一方面 , 通过出嫁实现阶层月前 , 概率虽然很低 , 但对女性不能说是没有 。 曾经在去年爆火的“名媛”之所以存在 , 本身就说明了当今社会女性可以有这种预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