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的到来,标志着炎热的夏季将要结束,凉爽的秋季将会来临 。处暑的日期是不固定的,你知道2013年处暑是哪天吗?处暑该如何养生要你知道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推荐一些关于处暑的知识,赶紧去学学吧!
处暑 , 二十四节气之一 。处暑节气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日左右 。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0°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意思是炎 热的夏天即将过去了 。虽然,处暑前后我国北京、太原、西安、成都和贵阳一线以东及以南的广大地区和新疆塔里木盆地地区日平均气温仍在摄氏二十二度以上,处 于夏季 , 但是这时冷空气南下次数增多,气温下降逐渐明显 。
处暑日期计算公式:[Y*D+C]-[Y/L]
公式解读:Y=年数后2位,D=0.2422 , L=闰年数 , 21世纪C=23.13,20世纪=23.95 。
举例说明:2088年处暑日期=[88×0.2422+23.13]-[88/4]=44-22=22,8月22日处暑 。
处暑如何养生
益肾养肝多吃咸
处暑节气,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处暑过后,气温逐渐下降,日夜温差逐渐增大,但白天气温仍较高 。此时饮食调养方面宜益肾养肝,润肺养胃 。饮食上宜多吃咸味食物如荸荠、沙葛、粉葛等 。
从养生的角度来看,处暑节气适宜进食清热安神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黄鱼、干贝、海带、海蜇、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但这些食物一次进食不可太多,做到少食多餐 。另外,随着气侯渐渐干燥,身体里肺经当值,这时可多吃滋阴润燥食物,防止燥邪损伤 。如梨、冰糖、银耳、沙参、鸭子等养阴生津的食物,或黄芪、党参、乌贼、甲鱼等能益气保健的食物 。当然,多吃蔬果可以起到生津润燥、消热通便的功效,能补充人体的津液 。应少吃或不吃煎炸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会加重秋燥的症状 。
多喝水去秋燥
想去秋燥必须养阴,而养阴的重点在于留住水分 。除了多吃平润的食物外 , 水分的摄取也不可少 。建议早上起床后喝一杯温水,可以让整个消化系统苏醒过来,肠子开始蠕动,就会想上厕所,当然也就不会便秘了;但是千万不要喝冷水 , 因为人的脾胃喜温忌寒,低于室温的水多喝反而有害健康 。
通风透气,早晚添衣
处暑时节,正值初秋,暑热尚未退?。耸辈灰斯喙绲靥砑右路宰陨砀芯醪还迹蕴岣呋宥缘臀禄肪车氖视δ芰?。当然 , ‘秋冻’还要因人而异 , 老人和孩子的抵抗力弱,代谢功能下降,血液循环减慢,既怕冷又怕热,对天气变化非常敏感,更应及时增减衣服 。
一定要确保室内通风,白天只要室内温度不高就不宜开空调,可开窗使空气流动 , 让秋风涤荡暑期热潮留在房内的湿浊之气 。睡觉时腹部盖薄被 , 以防脾胃受凉 。同时,室内可养些植物,如盆栽柑橘、吊兰、文竹等绿色植物,可以调节室内空气,增加含氧量 。可在床头摆放散发香气的水果,能起到促进睡眠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入睡之前莫贪凉,最好把窗户关上,以防寒湿之邪侵入人体 。
护肠养胃
对于消化功能低下的人来说,除了及时治疗、尽量不喝酒、避免冷饮冷食、避免过度刺激的辣椒等调味品、少吃伤害消化系统的药物之外,还要消除不利于消化吸收的各种不良习惯 。
按时吃饭 。胃肠喜欢有规律的工作,到点就分泌消化液 。少吃坏油 。烹调方法尽量采用蒸、煮、炖等,不要过于担心加热到软会破坏营养素,因为即便损失一点维生素,也比吃了不消化要好 。维生素可以用丰富食物品种的方法来弥补 。食物柔软 。胃肠负担最小的食物是富含淀粉,各种抗营养因素又比较少的细腻食物 。比如山药泥、芋头泥、土豆泥、大米粥、小米粥等 。渣子太多的老玉米不适合消化不良者常用 。对于那些不太好煮但是营养价值高的食物,可以用打浆、打粉、煮烂等方式来减少胃肠的消化负担,保证其中丰富的营养成分能更好地被人体吸收 。
早睡早起
进入秋季后,人体出汗减少,人的机体进入一个生理休整阶段,水盐代谢开始恢复原来的平衡,心血管和神经系统负担缓解,肠道功能日渐正常,由此,身体就会出现各种不适应,一些在夏季时潜伏的症状就会出现,机体也会产生一种莫名的疲惫感,如不少人清晨醒来还想再睡,这种状况就是“秋乏” 。
处暑时节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泻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 。此时人的起居应相应调整,尤其是睡眠要充足,最好比平常多睡一个小时,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秋乏” 。
【处暑是哪天 处暑养生要注意些什么】结语:看了上文的介绍,我想大家都应该知道2013年处暑是哪一天了吧!还有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一些关于处暑的养生方法大家都学会了吗?大家在处暑的时候要记住好好养生哦!
推荐阅读
- 秋天益肺养阴妙方
- 霜降与农作物
- 哑铃好还是杠铃好一些
- 处暑节气的习俗与活动
- 2022虎年农历二月十一日是剪头发的好日子?
- 白露是什么意思 白露节气4道美食最养人
- 健身如何呼吸比较好?
- 运动音乐健身跑步的好处是什么呢?
- 瑜伽是什么运动呢?
- 处暑养生 “六个一”快乐过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