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
第一单元溶液
一章一节溶液的形成
1、 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
溶液的特征:均一、稳定 。理解:外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 。
溶液的注意事项:?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但一定是透明的 。?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溶质可为多种,溶剂只有一种 。
溶剂:起到溶解作用的物质叫做溶剂 。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 。
溶剂和溶质的区分:?固体、气体溶于液体的 。溶质是固体、气体,溶剂是液体 。
?两种液体,无水,量多的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 。?只要有水,水就是溶剂 。
注意: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例如: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生石灰这些溶解时温度会上升;硝酸铵溶解时温度会下降 。
溶解就是在溶剂分子的作用下,溶质分子或离子均匀分散到溶剂中的过程 。物质的溶解通常伴随着能量变化 。
2、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水中形成的混合物属于悬浊液 。
乳浊液:小液滴悬浮在水中形成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 。
注意:悬浊液、乳浊液都是不均一、稳定的,放置久了就会沉降或分层 。
3、乳化是不易溶于水的液体以细小液滴的形态分散到水中,形成不易分层、比较稳定的混合物的过程 。溶解和乳化都能使物质混合得更加均匀 。
4、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
注意:一定条件下 。
5、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稀溶液、浓溶液的关系: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在相同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
6、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饱和溶液?增加溶剂;?减少溶质;?升高温度à不饱和溶液 。
不饱和溶液?增加溶质;?减少溶剂;?降低温度à饱和溶液 。
注意:多数物质溶解量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特殊物质:石灰水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
一章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1、化学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来表示溶液的组成,它是溶质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
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
注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质量比与温度无关,单位要统一 。?结果为百分数 。?未溶解或析出的溶质不算其中 。?公式的变形: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白酒的“度数”指的是白酒中酒精的含量 。这里的含量不是指质量分数,而是体积分数 。体积分数也是一种表示溶液组成的办法 。
2、 溶液的配制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方法:?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存放 。
需要用到哪些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注意:玻璃棒在这里的作用:搅拌加速溶解 。
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略大还是略小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略大原因:?溶质质量偏大 。?溶剂质量偏少 。?计算错误;量筒取水时俯视读数 。
略小原因:?称量时药品、砝码位置颠倒且用了游码 。?称量时指针偏右 。?药品有杂质 。?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药品洒落 。?烧杯中有残留白水,盛装溶液的试管瓶不干燥 。
一章三节物质的溶解性
1、溶解性是物质的重要物理性质,不同的物质溶解性不同 。
溶解性:物质在一种特定溶剂里溶解能力大小的一种属性 。
溶解度:化学上通常用溶解度来定量表示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性 。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物质本身的性质 。?溶剂的种类 。?温度 。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种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通常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
固体物质溶解度四要素:?条件:一定温度;?标准:100g溶剂(通常为水);?溶液状态:饱和状态(溶解最多);?溶解的质量: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单位:克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100g+溶解度)+100%
气体的溶解度: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通常用一定压强、一定温度下1体积水最多溶解气体的体积数来表示 。
在一定压强下,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小;温度越低气体的溶解度越大 。
在一定温度下,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大,压强越小气体的溶解度越小 。
注意: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成反比,与压强成正比 。
2、 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能反映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
溶解度曲线看到的规律?多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例如硝酸钾)?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例如氯化钠) 。?极少数的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升高而降低(例如氢氧化钙) 。?线上的点: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为饱和溶液 。?交点表示: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曲线下面的点对应溶液是不饱和溶液上面的点对应溶液是饱和溶液,且有剩余 。
3、 结晶:固体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叫做结晶 。
结晶是分离物质的方法之一 。
降温结晶: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对于这样的物质,可采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使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这种方法称为降温结晶 。(例如硝酸钾)
蒸发结晶: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 。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第一章,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章】第二单元常见的酸和碱
二章一节酸及其性质
1、酸:溶于水后,解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H+)的化合物是酸 。
2、认识浓盐酸和浓硫酸
注意:?酸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时一定要小心,避免沾到皮肤或衣物上 。?闻气味时注意不可凑近,用手轻轻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 。
浓盐酸:物理性质:颜色:无色;状态:液体;气味:刺激性气味;密度:1.19g/ml;溶质质量分数:37-38%;打开瓶塞时的现象:有白雾;其他:易挥发,腐蚀性(化学性质) 。
浓硫酸:物理性质:颜色:无色;状态:粘稠、油状液体;气味:无味;密度:1.84g/ml;溶质质量分数:98%;打开瓶塞时的现象:无现象;其他:不容易挥发,吸水性,腐蚀性(化学性质),溶于水时放热,脱水性 。
注意:?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和强烈的腐蚀性,在使用时应十分小心 。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以防灼伤皮肤 。
?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 。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 。(最后这句是考点是酸入水 。注意:原因是水密度小,会浮于硫酸上,溶解时放热会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 。)
?硫酸可做干燥剂,作干燥剂时长进,短出 。但是无法干燥碱性气体氨气 。
除盐酸和硫酸,常见的酸还有硝酸,醋酸,碳酸等 。
3、 酸的化学性质(通性)
?使指示剂变色:石蕊试液遇酸变成红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
?酸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水;能与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氢前的金属反应,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顺序由强到弱 。
?可以与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 。
?能与部分盐反应,生成新的酸和新的盐 。
?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
4、 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必须溶于水(酸反应除外) 。?有沉淀、水、气体生成(三者有其一)
5、 酸根阴离子的不同,导致其性质存在差异 。区分硫酸根阴离子和碳酸根阴离子和氯离子 。
硫酸根离子检验:?先滴加硝酸钡,再加入硝酸,若白色沉淀不溶解,则更能说明含硫酸根离子 。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向溶液中加入盐酸使之酸化,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
碳酸根离子检验:向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盐酸,沉淀溶解,有气泡生成,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氯离子检验:先滴加硝酸银,再加入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说明溶液中有氯离子 。
6涉及到酸的一个特殊的反应:氧化铜+硫酸=硫酸铜+水 反应现象是考点:黑色氧化铜消失,溶液变为蓝色 。
7酸的用途:浓硫酸、浓盐酸、浓硝酸的主要用途自己看课本31页
二章二节碱及其性质
1、碱:溶于水后,解离出的阴离子全部为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是碱 。
2、常见的碱: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物理性质:颜色:白色;状态:固体;露置在空气中:表面溶解;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易溶 。强烈腐蚀性(化学性质) 。
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潮解)可做干燥剂(化学性质),但是不能干燥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 。敞口放置,质量变大 。吸收二氧化碳变质 。
氢氧化钙是熟石灰或消石灰的主要成分:物理性质:颜色:白色;状态:粉末;露置在空气中:无明显变化;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微溶 。水溶液俗称石灰水 。可做干燥剂 。改良酸性土壤 。
工业上通过高温煅烧石灰石来生产氧化钙 。
注意:?碳酸钠是纯碱是一种盐,其水溶液显碱性 。
?在使用氢氧化钠时,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再涂上硼酸溶液 。
?熟石灰(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碳酸钙石灰石经过高温可以生成氧化钙(生石灰)和二氧化碳 。生石灰加入水反应生成熟石灰(氢氧化钙) 。
3、碱的化学性质(通性)
?遇紫色石蕊试液变蓝,遇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
?碱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
?碱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碱 。
?碱能与酸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 。(这类反应通常被称作中和反应,此类反应放出大量热)
4、 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
?两种无色液体各取少量于两支洁净的试管内,分别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变浑浊的液体是石灰水(氢氧化钙的溶液),不变浑浊的是氢氧化钠溶液 。
Ca(OH)2+CO2=CaCO3↓+H2O 2NaOH+CO3=Na2CO3+H2O
?两种无色体各取少量于两支洁净的试管内,分别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钙溶液,无沉淀产生的是氢氧化钠 。
Ca(OH)2+Na2CO3=CaCO3↓+2NaOH NaOH+Na2CO3→不反应
5、 鉴别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
?通过物理溶解的方法,氢氧化钠在水中溶解度较大 。
?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的即是氢氧化钙溶液 。(或是利用石灰水(氢氧化钙溶液)鉴别是不是生成的气体是不是二氧化碳 。)
?利用氢氧化钠出去二氧化碳 。
6、 检验氢氧化钠变质程度
?不变质(氢氧化钠);?全部变质(碳酸钠);?部分变质(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检验:?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目的:检验并除去碳酸钠 。
如果不反应无现象则溶液未变质 。如果有白色沉淀,则溶液变质 。
?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石蕊)试液
如果不变红(不变蓝)则全部变质 。如果变红(变蓝)则部分变质 。
注意:?中不能用盐酸,氢氧化钙,因为无法检验是否含有氢氧化钠 。
?中不能直接加入酚酞,因为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
即使是变质的NaOH,也能使酚酞变红,因为Na2CO3溶液是碱性的
二章三节溶液的酸碱性
1、酸碱指示剂:有许多物质遇到酸或碱时能发生特定的颜色变化,化学上把这类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 。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 。
2、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可以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溶液变成红色,遇碱性溶液变成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遇到酸性溶液不变色,遇到碱性溶液变成红色;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遇到中性溶液不变色 。
3、实验室中常用的酸碱试纸:蓝色石蕊试纸遇酸性溶液变成红色(只能用来检验酸性溶液);红色石蕊试纸遇碱性溶液变成蓝色(只能检验碱性溶液) 。
4、怎么样判断溶液酸碱性的强弱
可用PH试纸来粗略测定溶液的PH 。PH的数值通常在0-14之间 。PH小于7的溶液呈酸性,PH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PH等于7的溶液呈中性;PH大于7的溶液呈碱性,PH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 。
6、溶液PH的测定方法:在洁净干燥的玻璃片或白瓷板上放一片PH试纸,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到试纸上,立即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PH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对应的PH 。
PH计的电子仪器来测定溶液的PH 。
注意:PH试纸?PH值为整数;?不能直接放入溶液;?不能用水湿润:测酸性-值偏大,侧碱性-值偏小,测中性-值不变 。
7、 物质的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
二章四节酸碱中和反应
1、中和反应:酸和碱相遇时,他们分别解离出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而其他离子结合成盐 。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
注意: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 。
中和反应能够改变溶液的酸碱性 。
2、中和反应的应用?应用于医药卫生?改变土壤的酸碱性?处理工业废水?调节溶液的酸碱性
第三单元海水中的化学
三章一节海洋化学资源
1、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和生物资源等,它们的总量是非常巨大 。
海水或卤水,加入石灰乳(氢氧化钙)沉淀出氢氧化镁,过滤后加过量稀盐酸,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镁,氯化镁通电生成金属镁和氯气 。
?MgCl2+Ca(OH)2====Mg(OH)2↓+CaCl2 (复分解方应)
?Mg(OH)2+2Hcl====MgCl2+2H2O(复分解方应)
?通电 MgCl2=====Mg + Cl2 ↑(分解反应)
?富集镁元素?除去杂质
盐卤(苦卤):将海水或盐湖水制盐后残留于盐池内的母液蒸发冷切后析出氯化镁结晶,形成的卤块称为盐卤,亦称苦卤 。
盐卤(苦卤)的主要成分: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硫酸镁、溴化镁等 。
盐卤溶于水称为卤水,是中国北方制豆腐常用的凝固剂 。
2、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它是由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水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形成的冰块固体,因其极易燃烧,又被称为“可燃冰” 。因为天然气水合物燃烧产生的热量比同等条件下的煤或石油产生的热量多得多,而且在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或废气,被科学家誉为“未来能源”“21世纪能源” 。
3、多金属结核又称锰结核,是由包围核心的铁、锰氢氧化物壳层组成的、形如土豆的结核软矿物体,外表呈暗褐色,直径一般3-7厘米 。锰结核中含有锰、铁、镍、钴、铜等几十种元素 。
4、潮汐能海洋动力资源 。
5、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是:膜法和热法,膜法又称为反渗透法 。热法中较为常用的是多级闪急蒸馏法 。
?蒸馏法:即把海水加热,变成蒸汽,然后使蒸汽冷却变成淡水 。一次蒸馏不行,还可以蒸馏多次 。蒸馏法的缺点是,要消耗较多的能量 。如果利用工业余热,特别是核电厂的高温余热来加热海水,就可节省燃料,降低淡化的成本
?反渗透膜法:利用一种薄薄的具有多孔结构的“反渗透膜”作为核心部件,在加压条件下,薄膜只能让水通过,把盐类物质拒绝于薄膜外,这样淡水和盐类就分开了 。反渗透法不仅分离效率高,能量消耗少,而且设备简单,所以备受人们的欢迎,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最广泛使用的海水淡化技术 。
?电渗析法:渗析是属于一种自然发生的物理现象 。如将两种不同含盐量的水,用一张渗透膜隔开,就会发生含盐量大的水的电介质离子穿过膜向含盐量小的水中扩散,这个现象就是渗析 。这种渗析是由于含盐量浓度不同而引起的,称为浓差渗析 。渗析过程与浓度差的大小有关,浓差越大,渗析的过程越快,否则就越慢 。
因为是以浓差作为推动力的,因此,扩散速度比较慢 。如果在膜的两边施加一直流电场,就可以加快扩散速度 。电解质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会迅速地通过膜,进行迁移过程,这样,就形成了去除水中离子的淡水室和离子浓缩的浓水室,将浓水排放,淡水即为除盐水 。这就是电渗析法除盐原理 。
注意:?反渗透法海水淡化与蒸馏法对比,膜法海水淡化只能利用电能,海水淡化利用热能和电能 。所以反渗透淡化适合有电源的场合,蒸馏法适合有热源或电源的各种场合 。
?蒸馏法的原理:各种物资沸点不同 。
6、从海洋中获取淡水是解决淡水危机的重要途径 。
三章二节海水“晒盐”
1、盐田法(太阳能蒸发法):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为盐田法(也称为太阳能蒸发法) 。其原理:蒸发结晶(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小)
海水晒盐的过程:海水→蒸发池→结晶池→粗盐(混合物)和母液(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2、粗盐的提纯过程:?除去不溶性杂质:溶解,仪器:烧杯、玻璃棒(在此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 。?过滤,仪器:烧杯、漏斗、玻璃棒(在此作用是引流)、铁架台,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蒸发,仪器:铁架台、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在此作用是搅拌,防止液体沸腾溅出),操作要点:当有较多固体出现时,停止加热 。
3、除去食盐中可溶性杂质:?加入过量BaCl2(去除硫酸根离子)BaCl2+Na2SO4=BaSO4↓+2NaCl 。
?加入过量NaOH(去除镁离子)MgCl2+2NaOH=Mg(OH)2↓+2NaCl 。
?加入过量Na2CO3(去除钙离子及BaCl2中的钡离子) Na2CO3+CaCl2=CaCO3↓+2NaCl,
Na2CO3+BaCl2=BaCO3↓+2NaCl
?过滤(除去硫酸钡,氢氧化镁,碳酸钙,碳酸钡)
?加适量盐酸除去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 。2HCL+Na2CO3=2Nacl+H2o+Co2á,Hcl+NaOH=Nacl+H2O
注意:?顺序可以是21345,12345,13245 。?加入氯化钡,碳酸钠,氢氧化钠后过滤 。?过滤后再加稀盐酸 。?氯化钡一定在碳酸钠之前加入,不可颠倒 。
4、食盐是人体进行正常新陈代谢的必需品,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可以做调味品、食品添加剂,还可以制造烧碱、氯气、盐酸、纯碱等基本原料,还被广泛用于制造化学肥料、塑料、合成橡胶和染料等 。
三章三节海水“制碱”
1、纯碱或苏打(主要成分为碳酸钠)是以食盐、二氧化碳为原料,以氨气为媒介,采用氨碱法制得 。
氨碱法(又称索尔维法):比利时工程师苏尔维于1862年发明的氨碱法制纯碱 。
盐水(精制)à饱和食盐水(吸氨)à饱和氨盐水(碳酸化)à碳酸氢钠(过滤、解热)à纯碱 。
上述过程的化学反应原理为:NaCl+NH3+H2O+CO2=NaHCO3+NH4Cl
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
在制碱过程中向滤出NaHCO3晶体后的NH4Cl溶液中加入熟石灰以回收氨,是指循环使用 。
2NH4Cl+Ca(OH)2(加热)=CaCl2+2NH3↑+2H2O
氨碱法制纯碱的优点:原料经济易得,二氧化碳和氨气可回收利用,能连续生产 。
缺点:回收氨时产生的大量的氯化钙用处不大,且污染环境 。
侯氏制碱法: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在氨碱法的基础上,创立了更为先进的联合制碱法(侯氏制碱法)
侯氏制碱法的原理:?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足量氨气至饱和,然后在加压下通入CO2(由CaCO3煅烧而得),因NaHCO3溶解度较小 。
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NH3+CO2+H2O===NH4HCO3
NaCl+NH4HCO3===NaHCO3↓+NH4Cl
?将析出的NaHCO3晶体煅烧,即得Na2CO3
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NaHCO3(加热)=== Na2CO3+CO2↑+H2O
根据NH4Cl在常温时的溶解度比NaCl大,而在低温下却比NaCl溶解度小的原理,在278K~283K(5℃~10℃)时,向NaHCO3晶体后的NH4Cl溶液中加入食盐,而使NH4Cl单独结晶析出,用做氮肥,NaCl溶液则可循环使用 。
侯氏制碱法的优点: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克服氨碱法的缺点,打破了当时西方国家对制碱技术的垄断,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 。
注意:氨碱法生产纯碱的过程中,为什么要先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制成饱和氨盐水,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因为让溶液呈碱性,更易吸收二氧化碳 。
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哪种物质首先结晶析出?为什么?相同温度下碳酸氢钠比氯化铵的溶解度小,会先结晶析出 。
2、纯碱(Na2CO3)俗称苏打的物理性质:白色粉末,易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 。是强碱弱酸盐 。
碳酸氢钠是小苏打的主要成分,又称酸式碳酸钠,通常是白色粉末状晶体,能溶于水,受热易分解 。
碳酸氢钠的用途:?在灭火器里,它是二氧化碳的发生剂;?在食品工业上,它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在制造饮料时,它是一种常用原料;?医疗上,可治疗胃酸过多 。
纯碱的化学性质:?稳定性:高温下可分解,生成氧化钠和二氧化碳 。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及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并结成硬块 。吸湿性很强,很容易结成硬块,在高温下也不分解 。含有结晶水的碳酸钠有3种:Na2CO3·H2O、Na2CO3·7H2O 和 Na2CO3·10H2O 。
?溶解性:易溶于水,微溶于无水乙醇,不溶于丙醇 。碳酸钠易溶于水,是一种弱酸盐,溶于水后发生水解反应,使溶液显碱性,有一定的腐蚀性,能与酸进行中和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并放出二氧化碳 。
?碳酸钠可以与盐酸、硫酸、氢氧化钙和氯化钡发生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以下:
? Na2CO3+2Hcl=2Nacl+H2O+CO2á ? Na2CO3+H2SO4=Na2SO4+H2O+CO2á
? Na2CO3+Ca(OH)2=2NaOH+CaCO3a ? Na2CO3+BaCl2=2Nacl+BaCO3a
上述的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 。注意:酸、碱、盐之间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实质上是他们解离出的离子相互结合,生成难溶性的碱或盐、不稳定的酸(分解放出的气体)或水 。
注意:不是任意的酸、碱、盐之间都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 。
一位爱学习的妈妈自己总结的,希望可以帮助到你,有不对的请及时指出,谢谢[送心][送心][比心][比心]
推荐阅读
- 鲁迅他的原名字代表作是什么
- 孔子的原籍有什么特产
- 水的化学变化有哪些
- 高中化学碱的分类,高中化学碱的概念
- 水浒传中鲁智深见义勇为的事例
- 科鲁泽安吉星怎么使用
- 2023韦鲁斯一q秒人出装 韦鲁斯ap秒人最新出装
- 鲁仲连义不帝秦《国策》
- 化学学习氨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有什区别?
- 九年级语文下册名著导读《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