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两首古诗中出现了“斜”字,一首是唐代诗人李峤的《风》,诗的原文是这样的: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
过江干尺浪,入竹万竿斜 。
另一首是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诗的内容是这样的: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文章插图
以前的教学参考书中曾有特别提示,为了压韵,诗中的这个“斜”字可以读“xia”,但是近年来可能是出于“规范字音”的需要,“xia”的读音便被取消了,理由是字典里只有“xie”的读音 。这种改法值得商榷:
其一,古诗文不单纯是一种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民族的优秀文化,而这一民族文化的突出特征就是韵律感强,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特别富有感染力 。
上边的两首古诗都是压“a”的韵,若把“斜”字读成“xie”的音,整篇古诗的韵味便大大降低,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作用也因此大打折扣 。笔者曾就“斜”的读音问题做过背诵《山行》一诗的对比实验:将全班48名学生随机平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发“斜xia”的音,乙组发“斜xie”的音,5分钟以后,甲组背过的有22人,乙组背过的只有l4人,而且从背诵的熟练程度和感情来看,甲组明显地要好于乙组 。分析原因,发“斜xia”的音,诗的韵味如同山间的小溪流畅而润泽,学生背诵起来有一种舒服感,而发“斜xia”的音就远远找不到这种感觉,背诵起来自然费力 。
文章插图
其二,从不少古诗的遣词规律来看,“斜”字在我国古代应该存在“xia”的读音 。如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一诗中就有这样的一个“斜”字,这首诗是这样写的: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
再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一诗中也有一个“斜”字:
【远上寒山石径斜最后一个字怎么读】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
这两首诗同样都是压“a”的韵,“斜”字也都正好出现在诗的“韵角”(一、二、四句最后一个字
其三,我国唐、宋时代正处于诗词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同这种民族文化相伴而生的“韵律学”在当时也十分兴盛,为了适应诗韵的特殊需要而“规定”一些字的音变,正是“韵律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千百年来,随着历史文化的变迁,这类特殊音变的应用虽然已经很少,但它作为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现象至今并未完全消失 。
文章插图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既要重视知识的教学,又要体现对人类文化的尊重 。就古诗中的这个“斜”字的读音而言,可以这样灵活地来处理:在识字教学阶段单独研究这个字的读音时一定要读“xie”,到了感情诵读阶段应告诉学生“斜”字在中国古诗中有“xia”的读音,这种读音的变化可以使古诗读起来更加富有韵味和感染力,从而使语文知识与民族文化达到水乳交融 。
郭沫若在《出土文物二三事》中就说人的口音变化很快,有人想阻止,怕办不到!在唐朝一个山东人到四川做官 。后来他妻子就前去和他团聚 。可短短几年,山东的口音就有了巨大改变,他妻子也跟着改变了 。可他自己却还是坚持乡音不改 。出土文物中就出现了这么一首奇怪的诗:《戏妻族语不正》
呼石唤作实,说针倒叫真 。忽然云雨至,却道是因天 。
从诗面看,石和实,针和真,因和阴都不是一个念法的!他还坚持过去的说法 。而他妻子,己经和现在的口音差不多了 。
再就是地域性的改变往往是从众从贵的(大人物说的),我的家乡有个峡山,依山修的峡山水库(峡山湖) 。峡原本就念xia,是因为斜改念成xie,当地人就把峡山念成xie山了 。这还不算什么奇怪的,更奇怪的来了:有一个干部去作报告 。看到这“峡”,就不认识了,夹左边有个山,还念个夹吧,就硬生生的把峡山水库念成了夹山水库 。他这一讹不要紧,一讹全讹了 。整个峡山附近的人,全都让他裹挟个夹上了,都管峡山水库叫夹山水库了 。
你说,这个斜念xia,还是念xie?
唉,谁说了算,谁就说了对吧!还有个“从众”不是?就按现在的字典和教科书上的念吧 。只是总感觉有点别扭!古代那些诗人吟诗时,怕…
我声明,我很犟 。对那个峡山,我从来就不随大流 。我就是不叫他夹山 。非扭别到死不可!
推荐阅读
- 水表号怎么查用户号
- 1月份适合去哪里旅游 赶紧带上爱人说走就走
- 火车上可以带鸟吗
- 去除脸上油光的方法 去除脸上油光的方法介绍
- 82h轮胎多少速度,轮胎上的82t和82h有什么区别
- 李白中国诗歌史上最负盛名的人 李白诗词成就
- 写给心累的自己 加油别放弃
- 3分钟教你完美导入u盘步骤 手机文件怎么传到u盘上
- 手机相册在电脑里是哪个文件 手机相册在电脑上是哪个文件夹
- 蚂蚁上树怎么做粉条不粘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