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本来无垢 水垢何曾相受

【居士本来无垢 水垢何曾相受】秤有没有吃过亏?仔细看两者 。发消息擦人背 , 尽挥肘 。轻点 , 轻点 。户主是干净的 。
该词的前言主要说明该词的创作时间和情况 , 以及词牌《如梦令》的由来 。元七年十二月十八日 , 苏轼在泗州雍熙塔洗澡 。因为澡堂主人搓得太用力 , 让苏轼觉得有点难受 , 于是开玩笑地写了这首《如梦》 。
这首词的大概意思是:水和垢什么时候和我互相青睐了?仔细看 , 这两样东西我身上都没有 。于是我跟搓背师傅说 , 你要天天摇手肘 。但是请你的手温柔一点 , 温柔一点 。我东坡居士身上没有半点污垢 。
可以说全是白话 , 不难理解 , 而且幽默到让人忍俊不禁 。这个词从表面上看 , 表达了以下几个意思:第一 , 诗人本人是干净的 , 没有污垢;其次 , 这么干净的自己 , 被洗澡师傅洗得脏兮兮的;然后 , 就算你蹭脏了 , 这个师傅也下手了 , 让人疼;最后 , 我向摩主建议 , 遇到干净的人真的没必要这么辛苦 。
小时候看这个词的时候 , 理解了上面的表面意思 , 觉得很好笑 。但是 , 我了解了这个词的背景之后 , 才知道苏轼这个词其实有着特殊的含义 。苏轼写这首词的时候 , 是在他从黄州去汝州的路上 。在黄州的那段时间 , 可以说是苏轼生涯的最低谷 。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 , 险些丧命 。最后还是靠着敌对派元老王安石那句“有贵人之世 , 必杀有才之士”才得以保全性命 。但仕途遭遇“滑铁卢” , 直接被贬为低官职、无实权的黄州盟训副职 。
在被贬期间 , 当时的皇帝多次试图重新启用苏轼 , 但都被当时对立派别的官员所阻挠 。直到被贬黄州四年后 , 宋神宗才亲自上书 , 将苏轼从黄州调至汝州 。如果说“乌台诗案”是苏轼仕途的向下转折点 , 那么这次调动就是向上转折点 , 表明皇帝准备重用他了 。
知道了这个历史背景 , 我们再回头看看苏轼这个词 。所谓“无垢” , 不仅仅是指身上没有污垢 , 还包括一个人的人格和思想的清白 。然而 , 这样一个清白正直的自己却遭受了一系列不公平的待遇 , 不仅被降职 , 还被敌对派系一再打压 。又不像搓师傅的重手在自己没洗干净的身上 。
这个词的重点是“无垢”二字 , 这是佛教中经常使用的一个术语 。其实也预示着诗人本人身心清净 , 不惹尘埃 , 用禅和哲理细细品读 。你觉得苏轼的这首有趣又搞笑的诗怎么样?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