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视频优劣势分析 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哪个好


3大视频优劣势分析 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哪个好

文章插图
上周,阿里公布了最新一季财报 。财报显示,2018年Q1,除了核心电商运营利润持续增长外,阿里云、大文娱、创新业务(包括高德、钉钉)等业务板块运营利润均出现下滑 。其中,大文娱成为阿里内部亏损王,运营亏损从去年同期的25.86亿元扩大至35.41亿元 。
明眼人都看得出,造成阿里大文娱的“元凶”是优酷和淘票票,在线视频、在线票务两大领域竞争激烈,且都是极度烧钱的生意 。本文重点说下优酷,去年9月,尚未离开阿里大文娱的一把手俞永福称过去一年对优酷的整合是成功的,并放下豪言,“优酷怎么从第一的位置上被拉下来的,也要用同样的方式回到第一 。”
可惜,他立Flag 2个月后便被调离阿里大文娱,无法亲自带领优酷重回行业第一 。同时,即便是其继任者杨伟东,也无力使优酷在与爱奇艺、腾讯视频的竞争中占上风,重回第一更是遥不可及,今年2月春晚收视一役优酷惨败就是最佳证明 。
酷云互动发布的2018央视狗年春节晚会关注表现显示,网络端表现方面,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三大平台播放量分别为1.2亿、2.3亿、2613万 。优酷春晚播放量仅是爱奇艺、腾讯视频的零头,让人大跌眼镜,与两大巨头差距之大,预示着其短期内追赶无望 。
艾瑞公布的3月移动视频报告也生动反映出优酷被两大劲敌全面碾压的尴尬处境,其在用户规模、月总使用时间、月总使用次数三大核心指标的表现,均落后于爱奇艺、腾讯视频,而且差距不是一丁点 。
用户规模方面,爱奇艺App月独立设备数达6.01亿台,占视频服务类应用总设备数的51.06%,腾讯视频App、优酷App以5.88亿和4.62亿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三 。
【3大视频优劣势分析 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哪个好】月总使用时间方面,爱奇艺App月总使用时长高达64.75亿小时,继续保持行业第一,腾讯视频App、优酷App分别以59.76亿小时和46.62亿小时位居第二和第三 。
月总使用次数方面,爱奇艺App以216.04亿次保持领跑,腾讯视频App、优酷App紧随其后,分别为176.71亿次和95.54亿次 。优酷App月总使用次数竟然不及爱奇艺App一半,不利于月总使用时间缩小与爱奇艺App的差距,尤其是后者上市后强化内容投入 。
除了在三大核心指标的较量上败北,优酷在愈发重要的付费会员数量比拼上也不敌爱奇艺、腾讯视频 。3月17日,爱奇艺在招股书中公布,截至2018年2月底,爱奇艺付费会员规模达6010万 。次日,腾讯视频宣布,截至2018年2月28日,其付费会员数已达6259万,两大巨头一前一后秀肌肉,针锋相对意味浓厚 。
反观优酷,除了2016年12月公布付费会员突破3000万,便再未公布付费会员具体数量,仅以“日付费用户同比增长”这一婉转的表达方式出现在阿里财报中 。比如,去年Q2,优酷日付费用户同比增长超过100%;今年Q1,优酷日付费用户同比增长超过160% 。
上月举办的春集,优酷仍对付费会员数量三缄其口 。不难看出,在竞争白热化的在线视频领域,优酷只强调付费会员增幅,而迟迟不公布最新数量,原因你懂的 。因此,杨伟东放言优酷付费会员将来很可能会超过7000万听听就好,即便超过7000万,也在与爱奇艺、腾讯视频竞争中垫底 。
在我看来,优酷从行业第一滑落至行业第三,甚至掉队的风险在增加,根本原因在于其与阿里生态的整合不顺 。优酷一把手杨伟东曾坦言,“我们曾经走了一些弯路,内容和电商之间的链路绝不是看内容买东西,我们要关注电商和内容背后的用户行为和用户价值,最后内容价值的链接才是真正的不同业务生态之间的链接,而不是业务本身的手段链接 。”
事实上,杨伟东提及的走弯路是指优酷尝试边看边买的视频变现模式以失败告终 。早在2014年4月阿里首次投资优酷之时,如何打通视频端和电商端便成为淘系和优酷的议题之一,此后优酷上线了边看边买业务,即消费者观看视频时,点击视频中出现的商品就可购买,不用跳出视频环境 。
为此,优酷还领投了一家第三方技术服务商“衣+” 。边看边买模式探索2年多之后无疾而终,原因在于阿里内部判断其商业模式不存在,很少用户会在电商平台看节目、在看节目时买东西,边看边买模式违反了用户习惯,实际转化率低于千分之几,难以形成规模 。
于是,去年7月优酷开始转向,成立天猫工作室,主要负责与天猫联合开发综艺节目,视频+电商的打法由边看边买转为开发基于年轻人潮流生活方式的综艺内容 。阿里方面认为,内容若能成为某个消费品类的NO.1节目,所爆发的价值自然会向电商端转化 。《这!就是街舞》的爆红证明了优酷新打法可行,接下来要面对如何批量化复制爆款综艺的难题 。
俞永福曾把阿里大文娱的整合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稳住战略、稳住业务、稳住业绩,进入上升期,2018年进入第二个阶段,需要有一个业务再加速,第三阶段后面很多业务都将进入加速过程 。俞永福被调离标志着阿里大文娱完成第一阶段的整合,杨伟东接棒后开始了新一轮业务调整,尤其强调新技术对文娱行业的赋能 。
比如在制作剧集方面,优酷技术团队在去年搭建了“鱼脑”“鲸观”等多款技术产品,为内容策划、制作、营销、商业化和版权保护提供支持 。尽管杨伟东强调优酷与阿里整合非常顺利,双方在用户、产品技术和内容上的融合都有着明显化学反应,但与俞永福定下的“再加速”基调仍有一定差距 。
换个角度看,如果优酷与阿里真的整合顺利,那其将迎来爆发期,三大核心指标+付费会员数量将进一步缩小与爱奇艺、腾讯视频的差距,甚至反超,并且体现在商业化上是亏损收窄 。但事与愿违,优酷市场处境愈发尴尬,而且亏损不断加剧,破局愈发艰难,折射出其与阿里生态的整合进展不容乐观,毕竟内容产业和商业存在较大隔阂 。
尽管杨伟东称不在乎会员、用户数量这些阶段性竞争的表象和指标,只在乎优酷是否建立生产优质内容的能力,但能力的建设也是爱奇艺、腾讯视频发力的重点,两大巨头均在强化自制剧、自制综艺的比重 。在在线视频即将临近终局之际,优酷想要凭借出色的内容生产能力逆势反超,难度着实不小 。
不可否认,身处在线视频第一梯队的优酷,在阿里资金和资源加持下仍有机会与爱奇艺、腾讯视频一较高下,但留给其试错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尤其是爱奇艺上市后实力大增,优酷将面临更大竞争压力 。
关于未来,我作了个大胆设想,优酷、阿里整合再艰难也有迎来曙光的一天,1+1>2的协同效应将助力优酷缩小与爱奇艺、腾讯视频的差距,但未必能如愿重回第一,而一旦优酷真的无法重回第一,也就意味着其再也没有机会重回第一,因为其能使的招都使了、能调动的资源都调动了,但仍无济于事,最终优酷不得不接受重回第一无望的残酷事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