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汤加减治胆囊炎医案

胆囊炎分急性和慢性两种,临床上非常多见,尤以肥胖、多产、40岁左右的女性发病率较高 。急性胆囊炎发病与胆汁瘀滞和细菌感染密切相关 。主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占60%~70%)、克雷伯菌、厌氧杆菌等革兰阴性菌,多由肠道经胆总管逆行进入胆囊,少数经门静脉系统至肝、再随胆汁流入胆囊 。慢性胆囊炎一部分为急性胆囊炎迁延而成,但多数既往并无急性发作史 。约70%的病人伴有结石 。
由于胆石刺激,加上在长期慢性炎症的基础上,有过反复多次的急性发作,可使胆囊萎缩或囊壁纤维组织增生肥厚,终致囊腔缩小、功能丧失 。胆囊炎属内外科常见病,多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剧烈的疼痛,位于上腹中部,有寒热往来或高热、恶心呕吐、口苦、纳差,在绞痛发作之后转为右下腹部持续疼痛,放射至右肩背,属中医学胁痛或痞满的范畴 。其病机主要是肝气郁结,肝胆湿热久治误治迁延而成或劳欲过度,精血亏损,肝阴不足,不能养肝络而致,小柴胡汤有和解少阳、舒肝利胆、消炎止痛之功效,用其治疗胆囊炎多获良效 。
【临床应用】
曲氏用加味小柴胡汤治疗各种原因致胆囊炎,选择年龄17~25岁27例,26~40岁69例,41~68岁18例 。年龄在25岁以下多为单纯急性胆囊炎,26岁以上多为慢性胆囊炎或胆石症、胆道蛔虫感染所致 。发病最短1日,最长30年 。本组病例临床表现多为右上腹部疼痛呈待续性,进食油腻加重伴绞痛,有寒热往来或高热,或恶心呕吐,或干呕、口苦、胸闷痞满欲烦、纳差,上腹部压痛、Murphy征(+),舌淡或红、苔薄或黄,脉弦或弦数实验室检查:
B超显示胆囊壁厚毛糙、胆囊增大62例,胆囊壁厚收缩不良37例,胆石光团及蛔虫沉积所感染15例,急性期wBC(15~20)×10L,N0.8~0.9.治疗用加味小柴胡汤,药物组成为:柴胡45g,黄芩30g,半夏30g,党参30g,炙甘草20g,大枣30g,檀香6g(后入),百合10g,香附15g,山甲6g,(研细冲服),三棱6g,莪术6g,生姜30g(捣汁兑服) 。每日一剂,煎三次,分二次口服 。疗效标准:治愈:症状消失、体征转阴,B超化验正常显效:症状消失、 Murphy征(±):化验正常,B超显示胆囊轻微壁增厚;好转:疼痛减轻或偶有疼痛、发热、恶心、呕吐消失、化验正常,B超检查有好转;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变 。结果:本组114例,治愈73例,显效26例,好转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7.4%,疗程5日以内6例,10~15日,27例,20~30日,17例,平均24日,疗效显著 。
张氏等用自拟一贯煎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106例,临床表现为右上腹胀痛或隐痛,或胁肋不舒脘腹痞满,饱胀,食欲不振,厌油腻等 。查体右上腹压痛, Murphy征阳性,患者均经B超证实 。方药组成:一贯煎合小柴胡汤加减:沙参10g,麦冬10g,当归0g,生地30g,枸杞子12g;川楝子6g,柴胡3~6g,黄芩3~6g,半夏3g,人参3g,甘草3g,茵陈蒿30g,生麦芽30g 。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2次服用,7天为1个疗程 。伴结石者可加金钱草、海金沙、郁金、矾石、芒硝,以利胆排石 。伴口苦者可加黄连1.5g,伴气虚、脉细弱者加党参、黄芪 。结果①痊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B超检查示胆囊病变恢复正常,56例②好转:临床症状部分消失,B超示胆囊病变明显改善,47例 。③无效:临床症状及超检查均无改善,3例 。总有效率97.17% 。
【病案举例】
1.陈某某,女,46岁,1996年9月23日初诊 。右胁腹胀痛1年余,痛甚可牵引右肩背疼痛,胸闷纳呆,口干口苦,舌质红、苔薄黄,脉细弦 。B超检查提示:胆囊炎 。证属肝胆气滞,湿热内蕴,治以疏利肝胆,清利湿热 。方用小柴胡汤加减:柴胡15g,黄芩12g,半夏10g,党参12g,枳壳10g,郁金6g,金钱草60g,白芍10g,甘草3g.3剂后症状好转,守原方治疗6剂,诸症痊愈 。B超复查肝胆正常7
按:胆囊炎胁腹疼痛属于中医胁痛范畴 。肝胆气滞,失于条达,阻于胁络,故胁腹胀痛 。邪在少阳,故口干口苦,舌质红、苔薄黄,脉细弦 。证属肝胆气滞,湿热蕴阻,故用小柴胡汤加味疏利肝胆,清利湿热而获效 。
2.患者,女,35岁,2000年10月6日就诊 。自述右上腹压痛及两胁肋隐隐作痛,伴恶心,厌油腻饮食已半年余,曾在上级医院,经B超检查诊断为慢性胆囊炎 。服用甲硝唑、诺氟沙星胶囊、消炎利胆片等,疗效不佳而改用中医中药治疗就诊时,两胁肋隐痛,胀闷不适,右上腹压痛, Murphy征(+),口干咽燥,心中烦热,舌红少苔,脉细弦而数,中医诊断为胁痛,证属肝阴不足,肝气郁结,治以养阴疏肝,利胆止痛 。方药:一贯煎合小柴胡合汤加减沙参10g,麦冬10g,当归10g,生地30g,枸杞子12g,川子6g,柴胡3g,黄芩6g,半夏3g,茵陈蒿30g,生麦芽30g,延胡索6g,木香6g,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2次服,7剂后胁肋隐痛及右上腹压痛大减,为巩固疗效,守方继服7剂,症状消失,Murphy征(-),B超示胆囊病变恢复正常 。病愈随访2年未复发 。
【小柴胡汤加减治胆囊炎医案】按:慢性胆囊炎,临床以肝阴不足,兼肝气郁结型为多见,故治宜养阴疏肝,利胆止痛为主 。方中生地、枸杞子滋养肝肾,沙参、麦冬、当归养阴柔肝,川子疏肝理气止痛,柴胡为少阳经专药,《本草正义》谓其“邪实者可用,真虚者当酌其宜” 。慢性胆囊炎,大多肝阴不足,肝气郁结,故柴胡用量宜3~6g为宜,不宜过大防其伐肝之虞 。生麦芽在此既舒肝又消食,以治疗胆汁分泌排泄不足而引起的消化不良,不思饮食;黄芩清肝利胆,并清少阳之火 。半夏意在降逆止呕,其性虽燥,有一贯煎配伍,则燥性减而降逆止呕之性仍存,况且用量不大,茵陈蒿利胆,延胡索、木香理气止痛,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人参、生姜、大枣因其患者口干咽燥,心中烦热,虚热伤津之象,故去人参、生姜、大枣之壅补 。全方共奏养阴疏肝利胆止痛之功 。此方谨遵《内经》“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之旨,和“肝体阴而用阳”的生理功能,病理特性为指导拟方用药,再结合辨证论治,所以收到良好效果 。在临床上切忌一见“炎”字即投以大剂清肝胆湿热苦寒之剂治之,或一见胸胁疼痛不舒,即用柴胡、青皮、香附等放胆杂投,致慢性胆囊炎迁延日久不愈,因此则以养阴舒肝利胆止痛治疗,临床治愈者甚多 。
3.杜某,男,42岁,1993年5月13日就诊患者有胆囊炎病史已6年,1周前因受凉感冒而发热恶寒头痛,经治疗头痛虽愈,然发热仍不解,屡用退热药如复方阿司匹林等汗出而热退,但片刻发热又起,特求赵老诊治 。诊见患者精神不振,倦息乏力,发热微恶风寒,体温38.3℃,右胁肋疼痛,恶心,口苦,腹胀,纳差,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赵老认为此乃邪结少阳,肝胆郁热所致 。
投以小柴胡汤加味:柴胡15g,黄芩15g,半夏12g,板蓝根15g,郁金12g,太子参12g,银花15g,连翘12g,甘草3g,生姜3片,红枣4枚 。水煎服 。服药3剂,寒热即减,体温降至37.2℃,仍口苦,纳差 。照原方加焦山楂15g,神曲12g,麦芽15g,青皮12g,又服药3剂,发热已去,体温降至正常,饮食增加,惟仍有右胁隐痛 。以后在原方的基础上稍作加减,伍以清余热之品,调理1周而愈随访2个月未见复发9
按:此患者素有胆囊炎复加外感,虽经治疗,邪仍未解,且内结少阳,导致肝胆郁热,故赵老投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加银花、连翘、板蓝根、郁金清利肝胆郁热,使邪结得散,郁热得清,而寒热、胁痛得除 。继而加焦三仙和清余热之品,旨在调和肝胆脾胃 。理法不,治序井然,因收完功 。
4.曾某某,男,26岁,小学教师,患胆囊炎并感染,于2000年8月5日就诊 。起病3天,恶寒发热头痛,上腹胀痛甚剧,放射肩背,口苦,纳差,大便秘结急胀欠畅,小便黄,脉弦数,舌苔薄黄 。
检查:体温39.5℃,表情痛苦,上腹及胆囊区压痛(++),B超诊为胆囊炎 。血常规:红细胞3.8×10/L,白细胞4.7×10,中性粒细胞68%,淋巴细胞32% 。辨证:少阳枢机不利,胆胃不和,气机阻滞 。治拟疏肝利胆,和解少阳 。用小柴胡汤加味:北柴胡12g,法半夏12g,西党参15g,条芩12g,甘草6g,延胡索10g,枳壳20g,山楂20g,青木香15g,茯苓15g,陈皮10g生姜3片,大红枣3枚 。
服上方3剂,诸症大减,唯余胃脘尚存不适,头昏,纳可,舌脉同前 。原方再服,共进10剂,诸症全除,临床治愈 。
5.张某,男,33岁,1997年8月20日初诊患者主诉8个月以来右胁腹胀痛反复发作8个月,加重10天 。患者8个月以来右胁痛经西药治疗,病情反复,时轻时重,但右胁疼痛终未根治 。10天前,,,
因家庭纠纷,再加上多吃油腻食物,致病情加重 。经某医治未能缓解,前来求诊 。刻诊:右胁下胀痛,牵引右肩背疼痛,餐后上腹饱胀,多进油腻食物后症状明显加重,嗳气恶心纳差,便秘结,神疲乏力,口苦,舌质淡红,苔薄微黄腻,脉弦 。触诊检查胆囊区压痛,可打及肿大胆囊 。B超检查见胆囊壁增厚囊腔变小,内有团和声影 。确诊为“慢性胆囊炎” 。中医诊为“胁痛”,证属肝胆郁滞,湿热壅阻,不通则痛 。遵照“六腑以通为用,“痛随利减”之意,治宜疏肝解郁,清热利胆,方用小柴胡汤加减为治:柴胡12g,黄芩12g,党参30g,制半夏9g,生姜9g,炙甘草5g,郁金12g,金钱草30g,蒲公英15g,生大黄12g,延胡索9g,川楝子12g,丹参15g以上药加减出入5剂,症状减轻 。仍用上方加减续进12剂,诸症消失而愈 。后经B超复查胆囊大小形状,囊壁,囊腔均基本正常
按:《丹溪心法·六郁》指出”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 。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 。本例患者属肝胆气滞,湿热壅郁,脾胃运化失常 。故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宣通郁结;金铃子散疏肝泄热,活血止痛;郁金舒肝解郁;丹参活血行血;金钱草、蒲公英、大黄清除肝胆湿热,且引湿热下行治疗本病,在疏肝胆气的基础上,加健脾祛湿、导滞的药物更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