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鞠丸加减治痛经医案

痛经系指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周期性的下腹部疼痛或胀痛,并有全身不适,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
月经初潮即开始痛经者称原发性痛经,常由子宫发育不良、子宫颈狭、体质因素、变态反应状态及精神因素等引起 。若由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炎、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等疾病引起的,则为继发性痛经 。表现为妇女经期或行经前后,周期性发生下腹部胀痛、冷痛、灼痛、刺痛、隐痛、坠痛、绞痛、痉挛性疼痛、撕裂性疼痛,疼痛延至骶腰背部,甚至涉及大腿及足部,常伴有全身症状:乳房胀痛、肛门坠胀、胸闷烦躁、悲伤易怒、心惊失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胃痛腹泻、倦怠乏力、面色苍白、四肢冰凉冷汗淋漓、虚脱昏厥等症状 。
本病属中医“痛经”范畴 。病位在胞宫变化在气血,表现为痛证,多因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 。或经期情志抑郁,肝失疏泄,气血失和而瘀滞,不通则痛;或湿热之邪滞留胞宫、胞脉,阻碍气血运行而致;或经期饮冷冒寒,经血凝滞胞宫而致;或久病大病失血伤气,气血运行迟缓,胞宫失养而致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越鞠丸有抗抑郁、调节情志的作用,且香附具有雌激素样作用、镇痛作用,是治疗本病的有效途径 。
【越鞠丸加减治痛经医案】【病案举例】
(1)任某,女,30岁,干部 。月经不调已7年余,平时小腹重坠,腰骶疼痛,痛如针刺,经前5d疼痛逐渐加重,经后带下量多黄 。,
臭 。婚后5年未孕育 。近3个月经水来潮,刻诊:面黄少华,身倦无力,纳差,胸闷,小便时有热感 。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妇科B超检查诊断为慢性盆腔炎 。中医辨证:湿热蕴结,冲任不调,血脉阻滞而致痛经 。治当清热化湿、通利血脉 。方用越鞠丸加减,药用:川芎6g,山栀10g,香附15g,苍术12g,神曲30g,茵陈20g,黄柏6g,益母草30g,红花9g 。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温服,另以元胡止痛片,每次4片随药液服下 。服药4剂,月经来潮,痛经明显减轻 。复诊守方去红花,继服3剂后,基本缓解为服用方便,而后按上方增愈,次年12月顺产1男婴 。每次10g,温开水送下,3个月获痊量10倍,共研细末,每日2次
按:本例痛经病机为血郁、湿郁并存,故治疗以越鞠丸行气解,佐以茵陈、红花、益母草、黄柏等清湿热、活血化瘀,诸药合用使气机通畅,瘀血祛除,通则不痛 。
(1)患者王某,女,22岁 。自初潮至今痛经逐渐加剧,经量少,色暗有块,持续时间长,影响学习与生活,经前4、5d两乳房胀痛不舒,心烦胸闷,妇科检查结果为子宫稍后屈 。症见面色无华,食欲欠佳,舌质暗紫,苔薄白,脉细稍弦 。证属肝郁气滞、气血不通,治以行气活血 。越鞠丸加当归、枳实、延胡索、郁金、红花、益母草、赤芍、五灵脂、香附,服用6剂后,痛经缓解 。
按:本例痛经病机为气郁、血郁并存,然以气郁为根本,故治疗以越鞠丸行气解郁,佐以当归、红花、益母草、赤芍等活血化瘀,香附、五灵脂以活血止痛,诸药合用使气机通畅,瘀血祛除,通则不痛 。
(3)陈某,女,26岁,1999年11月27日初诊1年来每逢月经来潮前,下腹部胀痛难忍,痛剧时必用止痛剂方能缓解,伴胸闷气短,胁肋胀痛,口苦咽干,烦躁易怒,舌质红,苔微黄腻,脉弦滑 。、
数 。诊断:痛经 。证属气滞血瘀,经脉不通治宜理气止痛、活血化瘀、清热除烦 。方用越鞠丸加味,药用香附15g,川芎10g,苍术7g,栀子10g,神曲15g,五灵脂10g,丹参15g,延胡索10g 。于经期3d前水煎服用,连用5剂,痛经消失,并嘱其每次月经前3d服用上方3剂,连用3个月经周期后,诸症悉平
按:气为血帅,血随气行 。此例乃气郁日久,血行不畅,经脉瘀阻 。方中香附其性宣畅,通十二经、行气定痛、开气郁;川芎行气活血,祛瘀止痛;栀子泻肝火,清郁热;当归活血调经;丹参清心除烦,活血化瘀;延胡索活血利气,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木香行气止痛 。诸药相伍,气行瘀去,冲任畅通,通则不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