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丸加减治偏头痛医案
偏头痛是一类有家族发病倾向、周期性发作的偏侧搏动性头痛 , 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 ,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偏头痛病因复杂 , 涉及临床各科:许多颅内疾病、全身性疾病、功能性和精神疾病 。头痛发作与内分泌、精神因素及血管活性物质有关 。其发生机制是由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 , 导致局部脑组织血流灌注减少或增多而致头痛 。实验证明 , 偏头痛患者的血小板比正常人更易聚集;血小板聚集后能释放5-羟色胺、ADP(二磷酸腺苷、组胺及去甲肾上腺素等物质 , 这些物质有强有力的收缩血管及减少脑血流作用;血小板聚集也可致血液流变学异常 , 血液黏滞性增大 , 血流呈高凝状态 。
偏头痛相当于中医学的“头风病”、“厥头痛”、“夹脑风”等目前普遍认为偏头痛的病机不外乎风、火、痰、瘀、虚等五端 , 但对各因素在发病中所占地位有不同的认识 。瘀血其重要的病理因素 , 瘀血形成的原因与患者情志有关 , 情志抑郁必致气结 , 气结必致血瘀 , 瘀则不通而致痛 。因此应以祛风散邪、息风通络、燥湿化痰、活血化瘀、补益肝肾或补益气血为原则 。传统中医药治疗本病经验丰富 , 疗效确切 , 具有进一步发掘与提高的潜力 。
【临床应用】
于立民以乌梅丸加麻黄、川芎为方治疗偏头痛1例 。药用:乌梅15g , 黄连、黄柏、当归、党参、花椒、桂枝、麻黄各10g , 附子12g , 干姜、细辛各6g , 川芎30g 。水煎服 , 1剂痛止 , 顿觉头脑清爽 , 精神为之一振 , 再剂去麻黄 , 加法半夏 , 诸症消失 。
【病案举例】
1.杨合增观察病例:陈某 , 女 , 42岁 , 农民 , 于1998年6月12日初诊 。患者头痛10余年 , 近年来发作次数较频 , 昨天发作 , 头痛如裂 , 以巅顶为甚 , 伴见心烦失眠 , 恶心呕吐 , 头昏胀满 , 四肢发凉 , 舌质淡、苔薄白 , 脉沉细 。证属厥阴头痛 。心肝失调 , 寒热错 , 、、
杂 , 虚实并见 。治以寒热并用 , 攻补兼施 。拟乌梅丸加减 。处方乌梅、党参、川芎各15g , 花椒、干姜、黄连、炮附子6g , 肉桂、细辛、吴茱萸各3g , 黄柏、藁本各9g水煎服 , 日1剂 。连服6剂 , 头痛减轻 , 睡眠转佳 , 舌脉同前 , 原方继服7剂 , 诸症消失 。再服3剂以巩固疗效 , 2年后随访未复发 。
按:本例头痛 , 证属寒热错杂、虚实并见、心肝失调之阴头痛 。故方选乌梅丸寒热并用 , 攻补兼施 , 调理阴阳 。加吴茱萸人厥阴肝经 , 开郁散结 , 当归易川芎 , 加藁本取芳香上行之力 , 药中病机 , 服药十余剂 , 使多年疾霍然而愈 。
【乌梅丸加减治偏头痛医案】雒教授临证时常常谈起运用乌梅丸的体会乌梅丸为治疗寒热错杂、上热下寒厥阴病的主方 , 本方与其他寒热并用方剂的最大区别是 , 重用酸以平肝 , 寒热刚柔同用 , 吴鞠通谓此方为“治厥阴 , 防少阳 , 护阳明之全剂” , 临证中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 , 对于各科疾病 , 当其出现寒热错杂、虚实相兼时 , 皆不妨以此方化裁试治 , 即所谓的“异病同治”往往可获取出其不意的效果 。进而言之 , 临床运用乌梅丸比其他经方更难固守成方 , 必须根据厥阴主证错杂多变的内在特点 , 由常达变 , 随机化裁 。既要针对具体疾病 , 辨其寒热之多少 , 虚实之偏颇 , 风动之缓急 , 又要辨其所乘侮之脏器 , 及时进行随机化裁和灵活变通 , 这样才能摆脱乌梅丸仅用于安止利的局限 , 步入广泛运用的境界 , 真正发挥其重要作用在古方新用中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
2.郑春叶报道:董某 , 女 , 42岁 , 200年2月初诊 。头痛3年余 , 以巅顶为甚 , 加重4天 。3年前因琐事与家人争吵 , 外出淋雨受凉 , 回家后即感头痛 , 恶心 , 胸中郁闷 , 时作时止 , 未加介意 , 此后病情逐渐进展 , 头痛阵发 , 以巅顶为着 , 多因劳累、生气、受凉诱发或加重 , 经颅脑CT及脑电图检查未见异常 , 曾用中西药物治疗 , 屡治不效 。近日又因与家人生气而发病 , 求诊于雒教授 。症见:头痛 , 巅顶为甚 , 痛剧时需用手捶头顶或用布裹头 , 痛苦难忍 , 畏风寒 , 伴胸闷 , 心烦失眠 , 口苦 , 恶心 , 纳差 , 月经延期 , 量少色淡 , 舌边尖暗红、苔薄黄 , 脉沉细弦 。诊断:头痛 。辨证:厥阴病 , 证属肝血不足 , 巅顶空虚寒邪直中 , 胸中气郁蕴热 , 脾胃失调 , 寒热错杂 , 虚实互见 。治法:温经散寒 , 清解郁热 , 益气养血方药:选用乌梅丸加减 , 药物组成:乌梅15g , 川花椒9g , 黄连6g , 干姜6g , 细辛3g , 黄柏9g , 附子6g , 党参15g , 桂枝9g , 藁本12g , 当归9g , 甘草6g , 7剂 。每日1剂 , 分2次水煎服 。复诊:患者服药后诸症减轻 , 头痛锐减 , 纳增 , 舌转淡红 , 脉弦 , 效不更方继服7剂而愈嘱患者避风寒 , 调饮食 , 畅情志 。
按:乌梅丸方中酸甘化阴 , 辛甘化阳 , 辛苦通降 , 酸苦通泄 , 虽为厥阴病主方 , 但不仅能治疗蛔厥、久利证 , 而凡在厥阴肝脏及其经络循行的区域中出现寒热虚实混杂的病症 , 都可选用乌梅丸加减治疗 。本案辨为厥阴头痛 , 故用乌梅丸治疗获痊愈 。
3.刘西贤等观察病例:患者 , 女 , 45岁 , 2003年7月4日就诊 。主诉左侧头痛2年余 , 时发时止;情绪紧张则发 。西医诊断神经血管性头痛 , 服中西药效差 。前日因生气复发 , 痛如针刺 , 时有恶心欲吐 , 口苦 , 口渴饮水不多 , 食少体倦 , 面色白 , 二便调 , 月经量少 。舌淡、苔薄 , 脉弦细 。诊断为:偏头痛 , 属虚实夹杂、阴血不足 。方用乌梅丸加减 。处方:乌梅12g , 党参、当归各15g , 黄连、黄柏各6g , 细辛、干姜、桂枝、附片各g , 白芍12g , 甘草6g服药7剂头痛减 , 原方加菊花6g , 丹参15g , 再服5剂痛止 。
按:肝之阴血不足 , 肝胆之火上延 , 发为头痛 。表现为虚实夹杂 , 阴血不足 , 方中乌梅合芍药甘草汤以生阴血 , 黄连、黄柏清上延之火;少用辛散之品 , 以疏肝通络;诸药合用 , 补泻兼施、散收并用 , 共奏调肝、通络、止痛之功 。
推荐阅读
- 乌梅丸加减治神经性头痛医案
- 湖北炸鱼丸方法 炸鱼丸的做法步骤
- 汆丸子怎么做 家常自制汆丸子做法分享
- 乌梅丸加减治帕金森病医案
- 乌梅丸加减治心血管神经症医案
- 乌梅丸加减治呃逆医案
- 乌梅丸加减治慢性痢疾医案
- 乌梅丸加减治肝肾综合征医案
- 乌梅丸加减治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医案
- 乌梅丸加减治小肠功能紊乱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