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丸加减治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医案

【乌梅丸加减治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医案】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以反复发作和不规律的上腹部痛为主要特征,现代医学认为,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是由于胃黏膜的防御功能和攻击因子之间的平衡受到破坏而引起的胃黏膜局部和全身的免疫反应,攻击因子主要指胃酸及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以及Hp感染,其中Hp是重要的致病因子 。目前治疗以消除Hp、抗酸分泌、保护胃黏膜、促进溃疡愈合为主要方法 。西药的短期疗效确切,但副作用较大,患者难以长期耐受 。同时,多数患者的体质较差,伴有胃肠功能紊乱,单纯西药治疗难以取得理想的疗效 。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属中医学“胃脘痛”“肝胃气痛”等范畴 。其病因常见寒邪客胃、食伤胃、肝气犯胃、脾胃虚弱等 。有寒凝而痛,食积而痛,气滞而痛,火郁而痛,血瘀而痛,阳虚胃失温养而痛,阴虚胃失濡养而痛 。胃痛的病因种种不同,但其发病机制确有共同之处,即所谓“不通则痛”,而胃为多气多血之腑,气病较轻,血病较重,胃痛初起,多在气分,迁延日久,则深入血分,所以久痛胃络受伤形成溃疡,则多见呕血,或便血,有规律的上腹部痛等因其发病总以脾胃为中心,脾胃虚寒,气阴两亏,湿热充斥,气滞血瘀是形成溃疡的关键 。故治疗宜虚实兼顾,寒温并调,清化湿热,行气化瘀 。
【病案举例】
王道成介绍病案:史某,男,60岁,工人,1993年2月诊治 。患者素有脘腹疼痛10余年,时发时止,每于空腹发作,得食则缓,按之则舒,伴嗳气泛酸,纳差,大便时溏时秘本院胃镜检查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前医投黄芪建中汤,症状时轻或重 。诊其面色苍白,形体消瘦,语声低微,上腹偏右压痛明显口苦而干,心烦失眠,形寒畏冷,短气乏力,胃纳不佳,脉弦细而弱、尺候不足,舌苔白腻证属肝胃不和,寒热虚实并见,乃投以乌梅丸治之 。处方:乌梅10g,黄连6g,黄芩10g,细辛3g,当归10g,高良姜10g,党参15g,肉桂6g,干姜6g,制附片6g(先煎),泽兰15g,三棱、莪术各10g,炮穿山甲10g.5剂疼痛大减,泛酸消失,饮食增进效不更方,守原方50剂,诸症告除,复查胃镜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愈 。
按:此证乃肝强胃弱,肝胃不和,寒热夹杂章虚谷曰:“木邪肆横,中土必困,故以辛热甘温助脾胃之阳,而重用酸以平肝,佐以苦寒泻火,因肝木中有相火故也” 。方中乌梅味酸入肝,以养肝阴;黄连、黄芩清泄肝胆之热;细辛、高良姜、肉桂、干姜、制附片温运脾阳;党参、当归补其气血;泽兰、三棱、莪术、炮穿山甲活血祛瘀通络 。酸苦辛甘合而用之,可和胃补虚,以收扶土抑木之功,佐以活血通络之品,以祛其瘀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