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汤加减治颈性眩晕医案
颈性眩晕是指椎动脉的颅外段受颈部病变的影响导致血流障碍引起的眩晕综合征,又称椎动脉压迫综合征,椎动脉缺血综合征,颈后交感神经综合征等 。颈性眩晕常见于中老年人,其特点是眩晕主要发生于头颈部活动时,如头颈部前后屈伸及左右转动时突发眩晕,一般持续时间较短,随着颈部位置的复原而缓解 。颈性眩晕主要为中枢性眩晕,可伴有一系列脑干缺血的症状和体征 。
发病机制:椎动脉左右各一,起始于锁骨下动脉,在进入颈椎横突孔之前,椎动脉行于前斜角肌和颈长肌之间,然后穿经第六至第一颈椎的横突孔上行,其位置在颈神经前支的前面,被来自颈部交感神经节的致密的交感神经丛所盘绕 。从寰椎横突孔穿出后,椎动脉绕过寰椎侧块,经过寰椎后弓上的椎动脉沟,抵达寰枕后膜下方,形成了一个与颈内动脉相似的虹吸状弯曲,最后穿过寰枕后膜和硬脑膜经枕骨大孔颅 。在脑桥下方双侧椎动脉汇合成基底动脉,并在此前由椎动脉发出分支合成一脊髓前动脉,沿脊髓前正中裂下行 。椎-基底动脉系统主要供应脑干、小脑、颞叶下面和枕叶内侧面皮质的血液 。位于脑干的前庭系统对缺血非常敏感,因此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寸,眩晕常是首发的甚至是惟一的症状 。
由于椎动脉在颈部走行的特点,下面这些原因均可影响到椎动脉的供血:颈椎骨质增生,椎动脉与颈椎的长度关系发生变化,椎体移位或滑脱,横突病变,颈部软组织病变,交感神经受刺激等 。颈性眩晕属中医的“中风”、“眩晕”、“头痛”等病症范畴,临床将麻黄汤类方葛根汤运用到有头项强痛、背部酸楚、恶风畏寒、脉弦紧等症的颈性眩晕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 。
【临床应用】
范氏用葛根汤治疗颈性眩晕,药物组成:葛根30g,麻黄6g,桂枝6g,白芍12g,生姜6g,大枣12枚,甘草6g水煎温服,每日1剂,疗效极佳 。
【病案举例】
范氏3观察病例120例,均为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60例,其中男28例,女32;年龄38~70岁,平均54岁;病程3天~2个月 。对照组60例,其中男23例,女37例;年龄41~75岁,平均58岁;病程7天~3个月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程方面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诊断标准:①反复发作性眩晕,伴有脑干一过性缺血症状;②有轻微脑干损害体征;③排除眼、耳和颈部及其他疾患所致眩晕 。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葛根汤原方,处方:葛根30g,麻黄6g,桂枝6g白芍12g,生姜6g,大枣12枚,甘草6g 。水煎温服,每日1剂,连用2周 。对照组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丹参粉针剂800m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654-210mg+苯海拉明2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2周疗效观察:疗效评定标准:痊愈:眩晕等症状消失;显效:眩晕等症状明显减轻,可正常生活和工作;有效:眩晕减轻,生活和工作受影响;无效:眩晕症状无改善 。结果:治疗组60例,痊愈14例,显效31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60例,痊愈8例,显效25例,有效2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8.4,两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 。
【麻黄汤加减治颈性眩晕医案】按:颈性眩晕属中医“中风”、“眩晕”、“头痛”等病症范畴,中医认为本证为邪入太阳经输,经气不利,筋脉失养所致,以无汗、恶风、项背拘急不舒为临床特征,宜葛根汤解表而散经输之邪,方用葛根为主药,以其性味甘辛,能升津液、濡润筋脉,又能解表祛邪,于桂枝汤中加入麻黄,则不但能调和营卫,而且能发汗祛邪,清阳上升清窍,使气血上荣头目、脑有所养,而眩晕自除本研究结果也证实,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能够明显缓解眩晕患者的头晕、头痛症状,说明葛根汤治疗颈性眩晕有明显疗效正如《灵枢·口问》曰:“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故治以葛根汤疏太阳经气,濡润筋脉,清阳上升,则清窍得养,眩晕得愈,是为治本 。
推荐阅读
- 麻黄汤加减治脑外伤性眩晕医案
- 麻黄汤加减治中风医案
- 麻黄汤加减治梅尼埃病医案
- 麻黄汤加减治肾性水肿发生腹水医案
- 麻黄汤加减治小便不通医案
- 麻黄汤加减治肾病综合征伴胸腔积液医案
- 麻黄汤加减治特发性水肿医案
- 麻黄汤加减治慢性胆囊炎医案
- 麻黄汤加减治胃痛医案
- 麻黄汤加减治乙型肝炎ALT升高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