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经前哮喘医案
月经性哮喘是指哮喘妇女与其月经周期有关,在月经前期或月经期哮喘症状加重的现象,一般常于育龄妇女在月经来潮前5~7天有明显的哮喘发作倾向,尤以月经前2~3天发生率达到高峰,称为“月经前哮喘”、月经来潮后症状逐渐减轻 。有的则在月经期间发作,称为“月经期哮喘” 。有研究显示,约30%~40%的哮喘妇女在经前或月经期哮喘症状加重或恶化 。症状的加重程度因人而异,轻者仅有胸闷,严重者需住院治疗 。
根据中医理论,本病主要是由于先天不足或平素思虑劳倦过度,损及脾肾,再加经水将行,精血流注于胞宫、脾肾更虚,肾不纳气而致哮喘发作或加重 。故在治疗上,当在补益肝肾的基础上,辨证使用纳气平喘、活血化瘀等法积极治疗 。
【病案举例】
李某某,女,45岁,农民,1997年3月28日初诊:患者于5年前因情志刺激,复受寒凉,渐致每于月经行经前10天,胸闷憋气,咳喘欲绝,吐少量白色泡沫状痰,夜不能寐,月经量少色黑有块,少腹胀痛,经行5天左右,经净后5天,则病情渐止如常人病人来诊正值本次行经前8天,查病人曾经省内外多家医院诊治,均诊为“哮喘病”,多次住院及门诊治疗,遍用止咳平喘消炎之西药和宣肺止咳化痰之中药,病情无明显好转 。
查体:咳喘欲绝、面色暗浮肿,口唇青紫,喉中哮鸣有声,双肺满布哮鸣音,心(-),腹(-),余(-) 。实验室检查:X线胸透示:双肺纹理增粗,透明度增强,膈肌下移;心电图:肺型P波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6.5×10/L,中性0.65,嗜酸性0.10,淋巴0.25,血红蛋白150g/L,舌质紫暗多处瘀点,薄白腻苔,脉沉细稍数 。
辨证为冲任虚寒,气滞血瘀,肺失宣降 。拟温经散寒,治血化瘀,宣通肺气,用少腹逐瘀汤加味:小茴香10g延胡索12g,没药10g,姜8g,当归15g,川芍10g,赤芍10g,肉桂8g,蒲黄12g,五灵脂12g,益母草30g,徐长卿20g,杏仁10g,桑白皮12g,甘草10g.6付水煎早晚方服,忌腥辣 。
二诊(4月31日):服上药后胸闷憋气咳喘明显好转,夜寐安 。守上方6付水煎继服 。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经前哮喘医案】三诊(4月9日):药后至经止前2天病人胸闷憋气咳喘均除 。查:口唇无青紫,喉无哮喘音,双肺(-),心(),腹(-)嘱病人暂停服药,于下次行经前15天左右服药 。
四诊(4月24日):病人无不适感,口唇红润,舌淡红紫色瘀斑,脉沉细涩 。处方:上方加黄芪30g,白术15g.8付水煎服 。
五诊(4月30日):经前哮喘未作 。守上方6付水煎服 。
六诊(5月28日):病人无不适感,原方加减以资巩固:小茴香10g,延胡索10g,没药10g,千姜8g,当归15g,川芎10g,赤芍10g,肉桂10g,地龙10g,蒲黄12g,五灵脂12g,益母草30g,黄芪40g,白术15g,杏仁10g,桑白皮12g,甘草10g.6付水煎服 。随访至今,病未复发 。
推荐阅读
-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经期口唇瘀肿医案
-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经行发热医案
-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崩漏医案
-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月经过少医案
-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月经过多医案
-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痛经医案
-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术后非感染性发热医案
-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静脉炎医案
-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痔疮医案
-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肠梗阻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