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闰月怎么算 农历闰月是怎么来的?


1、中国旧历农历纪年中,有闰月的一年称为闰年 。一般年份为12个月,354或355天,闰年则为13个月,383或384天 。农历作为阴阳历的一种,每月的天数依照月亏而定,一年的时间以12个月为基准;为了合上地球围绕太阳运行周期即回归年,每隔2到4年,增加一个月,增加的这个月为闰月,因此农历的闰年为13个月 。
闰月,是一种历法置闰方式 。在亚洲(尤其在中国),闰月特指汉历(民间亦称农历)每逢闰年增加的一个月(为了协调回归年与汉历年的矛盾,防止汉历年月与回归年及四季脱节,每2至3年置1闰,古代曾采用19年置7闰的闰周,到唐代的《麟德历》时废除了固定闰周,采用无节令月置闰,因此是该闰时置闰) 。有时,闰月也指公历的闰年中包含闰日的月份(即公历闰年的2月) 。
农历年中月以朔望月长度29.5306日为基础,所以大月为30日,小月为29日 。为保证每月的头一天(初一)必须是朔日,就使得大小月的安排不固定,而需要通过严格的观测和计算来确定 。因此,农历中连续两个月是大月或是小月的事是常有的,甚至还出现过如1990年三、四月是小月,九、十、十一、十二连续四个月是大月的罕见特例 。
2、那么多长时间加一个闰月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求出回归年日数与朔望月的日数的最小公倍数:我们希望m个回归年的天数与n个朔望月的天数相等,也就是应有等式:
m×365.2422=n×29.5306
在这个等式中我们不能直接求出m和n,但可以求出它们的比例:
【农历闰月怎么算 农历闰月是怎么来的?】其近似值为:在这些分式中,分子表示回归年的数目,分母表示朔望月的数目 。例如第六个分数式=表示19个回归年中必须加7个闰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