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珍玉眩晕一方的配方组成

【配方组成】当归9g,白芍(炒)9g,柴胡6g,川芎9g,党参15g,白术(炒)9g,茯苓9g,天麻9g,钩藤12g(后下),砂仁9g,甘草3g,龙骨12g
【作用与功效】疏肝解郁 。
【适应证】头晕欲仆 。
【张氏临证心得】曾治赵某,女,76岁 。初诊日期:2004年2月17日 。头晕史20年,发作2个月,甚则目眩,喜闭目,动则晕甚,眩晕欲仆,乏力,无头痛耳鸣,纳一般,面潮红 。舌红苔白有裂纹,脉弦弱 。此肝气郁滞,治以疏肝解郁为治,方以逍遥散加减 。
二诊:药后平妥,仍头晕乏力,低头加重,药后胃胀 。
测血压85/65mmHg 。脉弦弱,舌红苔白,有裂纹 。处方:当归9g,白芍(炒)9g,地黄9g,党参15g,川芎9g,天麻9g,陈皮6g,钩藤12g(后下),砂仁9g,甘草3g 。水煎服3剂,日1剂 。
三诊:胃胀缓解,头晕减轻,身始觉有力,晨起口苦,纳眠可,二便调 。舌红苔薄黄干,脉弦弱 。上方加白术(炒)9g 。水煎服3剂,日1剂 。
四诊:胃已不胀,但仍头晕,且后项部紧痛不适,劳累后加重,余可 。舌红苔薄而干,脉弦弱 。处方:当归9g,白芍(炒)9g,柴胡6g,川芎9g,桑枝6g,天麻9g,党参15g,钩藤12g(后下),砂仁9g,甘草3g 。水煎服3剂:日1剂 。
五诊:药后头晕、颈痛明显减轻,胃胀未再作,惟头晕,后项部微痛,舌红苔薄黄干,脉弦弱 。上方减钩藤,加白术(炒)9g 。水煎服3剂,日1剂 。
六诊:颈痛愈,头晕逐渐减轻,唯觉口干口苦,口臭,纳呆,又胃脘胀满,眠欠佳,余可 。舌红苔薄黄,脉弦弱 。
当归9g,白芍9g,柴胡6g,茯苓9g,人参10g,白术(炒)9g,竹茹6g,栀子(炒)6g,天麻9g,龙骨12g,砂仁9g,甘草3g 。水煎服3剂,日1剂 。
七诊:诸症悉除,纳眠佳,舌黯红,苔薄黄干,脉弦弱 。
予下方以收余功 。处方:当归9g,白芍(炒)9g,柴胡6g茯苓6g,人参10g,白术(炒)9g,香附9g,竹茹6g,天麻9g,龙骨12g,砂仁9g,甘草3g 。水煎服3剂,日1剂 。现已痊愈 。随访半年未复发 。
本案一诊病人头晕,喜闭目,动则晕甚,面潮红,脉弦,舌红苔白有裂纹示肝气郁结,郁久化热亢逆生风,肝为罢极之本,肝气郁结,气失布达,筋失所养则乏力 。治以逍遥散加减,养血疏肝解郁为治 。方以柴胡疏肝解郁,当归、白芍养血柔肝,养肝体以助肝用,并防柴胡劫肝阴之弊 。川芎,血中气药,上升头目,中开郁结,既疏利头目气血,又助柴胡疏肝解郁 。
党参、白术、茯苓、砂仁健脾益气,芳香醒脾,土中泻木,脾气旺以助肝气复 。天麻、钩藤、龙骨清热平肝息风 。
【张珍玉眩晕一方的配方组成】二诊药后头晕低头加重,并伴胃胀,示有中焦脾胃气机不畅、气郁不升之征 。故减白术、茯苓、龙骨,以防壅滞、渗下、潜降不利于气行 。加地黄以助当归,白芍养血柔肝以助肝用 。陈皮以理气和胃 。
三诊头晕胃胀减,体力渐复,效不更方 。但加白术以加强健脾益气以助肝气之功 。四诊、五诊后项部紧痛不适,示有肝胆经气不利之征 。故减地黄、钩藤防其寒,加桑枝,以苦平入肝通达经络 。加减陈皮与白术,以调中焦脾胃气机枢纽,以利肝气之疏泄 。
六诊头晕减,但口干口苦,口臭,纳呆,又胃脘胀满,舌红苔薄黄示脾胃郁热之征明显,故加竹茹、炒栀子以清脾胃郁热 。七诊诸症悉除,仍以逍遥散加减治本以善其后 。
【解读赏析】头晕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因其与目眩往往同时并见,故多合称眩晕 。轻则闭目则止,重者视物旋转不定,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 。对于本病发生的病因病机,丹溪有“无痰不作眩”之说;景岳有“无虚不作眩”之论 。
张先生深研《黄帝内经》经旨,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提出论治头晕必须落实到脏腑的辨证原则,同时,张先生深得《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之旨,指出:头晕以内伤为主,“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因此,头晕无论由何因引起,最终病位总要归于肝,治疗头晕从肝入手则起到执简驭繁之效果 。
张珍玉先生临床以柴胡疏肝散或逍遥散加减,从肝论治头晕每获良效 。上述头晕治验案,正是其治疗头晕以肝为主之观点的具体体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