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地榆治痔漏用法方法与经验

【组成】黄芩10克,地榆12克.
【服法】水煎服,每日2次.
【功效】清热凉血,通滞消炎.
【主治范围】痔漏下血.
【运用体会】痔疮是常见的疾病之一,曾有"十人九痔"之称.根据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外痔、内痔及混合痔三种.主要是由于直肠上下静脉压增高,回流不畅,血液瘀积所引起.
临床上一般为瘀滞型、湿热型、血虚型等进行辨治.
内痔主要表现是便血和脱垂,根据病程演变分为三期.一期为内痔较小、质软,不脱出肛门外,唯一症状是便血,血色鲜红,轻者血附在粪便表面或便后淌血,重者出现射流性出血,便后出血即行停止.二期为内痔增大,排便时痔核可脱出肛门外,便后能自行复位,便血经常发生.三期为痔核更大,在排便、咳嗽、负重时均可使痔脱出肛门外,而且不易自行复位,常需卧床休息或用手整复才能复位.
外痔在肛门外边缘有柔软的突起,即不痛也不出血,仅在站立过久或长期行走后,肛门部有瘙痒不适、发胀和异物感.
混合痔(既有内痔,又有外痔),则两种症状都可以出
【黄芩、地榆治痔漏用法方法与经验】现.
本方清热凉血,而且通滞,改善血液循环,凡脾胃不见虚寒者,皆可用之.
另,明代医家李时珍说,一人患痔,诸药不效,用木耳煮羹食之而愈,极验.(《本草纲目》卷二八)清代名医张石顽在《本经逢原》中也说,木耳治痔疮肿,崩中漏下大验,俱炒见烟,为末,酒服方寸则效.
笔者治家伯父,痔漏下血,断续发作17年,每发作时颇为其苦,后服木耳羹,连服半月,痔漏竟愈,以后一直未发,可供参考使用.
方中之黄芩,苦寒、归肺、脾.适用于湿热所致的各种病症,因其苦寒,燥湿泄热,并能解毒,很宜于治疗痈肿疮毒,故治湿热下注之痔,有效.
地榆凉血止血,解毒敛疮,排脓、止肠风.用于咯血、衄血、吐血、尿血、便血、血痔以及崩漏等症.其性寒苦降,味涩收敛,凉血泄热,成方有地榆丸之类.
另,地榆浓煎,纱布浸湿外敷,也可治痔核下血.
附:
痔疮又名隐疮,是指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下静脉丛发生扩大、曲张所形成的柔软的静脉团,伴出血或疼痛的病症.
先天不足,劳役过度(久坐、久站、负重、远行等),使直肠末端静脉血管血行受阻,失去正常弹性,血行不畅,再由酒食不节,湿热内生,湿热与瘀血互结不散,形成本病.
便后出血,所便之血轻则在大便一侧,呈线条状,重则点滴如漏水,甚则喷射性出血,血色暗红,过食辛辣或劳累或便秘时加重.严重时肛门有肿物、坠胀、疼痛,行走困难.大便干结不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疲倦无力.舌淡、苔黄,脉数无力.
便后出血,时发时止,吃辛辣或劳累或便秘时加重,甚者肛门有肿物突出,坠胀疼痛.
(95)清热活血止血.
消痔饮(《中国名医名方》用于内痔)
朱砂莲15克,草决明20克,煅牡蛎15克,马勃15克,
黄柏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96)槐角丸,每次1丸,每日2次.
劳逸结合,避免久坐、久站,劳动时不要用力过猛.忌食辛辣和酒,保持大便通畅.临厕大便时,不要久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