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铁涛胆蛔汤的配方组成
【邓铁涛胆蛔汤的配方组成】【组成】炒榧子15g,使君子(打)12g,枣子槟榔(切)
12g,乌梅10g,苦楝根白皮15g,郁金12g
【功用】驱虫,安蛔,止痛 。
【适应证】胆道蛔虫,肠道蛔虫,亦可治蛔虫性肠梗阻 。
【邓氏临证心得】加减法:腹痛甚者加木香、枳壳、砂仁;热象明显者加黄连、黄柏;大便秘结者加枳实、玄明粉、大黄;脾虚者加四君子汤或参苓白术散;蛔虫性肠梗阻亦可配合针刺四缝穴,或加服生油,口服或胃管给药 。本病中医学称为“蛔厥”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用非手术治疗,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本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身体内在失调,消化道功能紊乱,胃酸分泌减少,肠管蠕动失常,以致蛔虫上窜,钻入胆道而发病 。常因过饥、受寒、发热、手术、妊娠、驱蛔不当等而诱发 。本病最突出的症状是上腹部突然阵发性剧烈钻顶样痛或绞痛,甚至满床打滚,大声叫喊,多喜捧腹卧或俯卧 。疼痛部位常在心窝部偏右侧或右季胁下,并可向背部或右肩放射 。常伴有食欲缺乏、恶心呕吐、发冷发热、黄疸或呕吐蛔虫,舌苔白或白腻,脉弦数 。治疗要解痉、利胆、驱虫 。方药治疗:食醋30~60ml,温服(如无食醋,用30%醋精稀释100倍,每服50~200ml),或加入花椒少许,煮开后,去花椒顿服 。胆蛔汤根据病情可加郁金12g,或木香6g(后下) 。本方有安蛔与驱蛔作用,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下乡巡回医疗治疗本病的主方 。另有一方,柴胡驱蛔汤:柴胡10g,黄芩10g,黄连10g,黄柏10g,槟榔30g,苦楝皮15g,使君子15g,雷丸10g,南鹤虱10g,木香10g,细辛3g,芒硝10g(冲) 。本方适用于胆道蛔虫合并胰腺炎 。如出现发热、黄疸,可用鸡骨草、柴胡、茵陈、郁金、大黄之类 。如病情迁延数天,并有高热、肝大时,多已并发胆道炎症,须于上述方剂内加入消炎抗菌药物,才能显效 。
针刺疗法:体针第一法,主穴:迎香透四白(眼平视时
瞳孔直下1寸)人中 。备穴:足三里、曲池、至阳 。针法:
疼痛发作时,先针迎香透四白,用捻转法,针人中、曲池,用震颤手法 。有隐痛时针至足三里 。体针第二法,取穴:第九、十胸椎下夹脊穴,太冲,胆囊穴 。针法:夹脊穴直刺1,用提插捻转手法 。太冲、胆囊穴用强刺激,针感宜向肢体远端放散,双侧同时持续捻转 。痛不缓解者留针,痛止起针 。除上述方法外,还可针刺百虫窝(血海上1寸),用泻法 。
另以粗针针四缝,挤出黄水或血点 。条件许可时,配合输液 。
【解读赏析】胆道蛔虫症是蛔虫寄生于人体肠道所致疾病,临床所见以食欲缺乏,面色萎黄,脐周疼痛,时作时止,吐蛔、便蛔为主要表现 。发病率较高,男女老幼都可感染,尤以儿童发病率为最高 。中医治本病根据病情可采取驱虫、安蛔、调理脾胃等法治疗,预后一般较好 。主要因食人带有蛔虫卵的食物而引起 。蛔虫寄生于肠道,扰乱肠胃气机,吸食水谷精微 。由于蛔虫喜温,恶寒怕热,性动好窜,善于钻孔,喜扭结成团,故当人体脾胃功能失调,或有全身发热疾患时,都可使蛔虫不安其位而妄动,即易在腹中乱窜 。如蛔虫上窜入胃,使胃失和降,引起恶心呕吐,吐蛔,虫从口鼻而出;钻入胆道,使肝气闭郁,胆气不行,脘腹剧痛,手足逆冷,而形成蛔厥(胆道蛔虫症);下窜进入阑尾,使气滞血瘀,血败肉腐,则形成肠痈;蛔虫数量多时,易缠结成团阻塞肠道,形成虫瘕(蛔虫性肠梗阻) 。蛔虫病的临床表现有轻重的不同,轻者一般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或仅见脐腹疼痛,重者则可有多种症状,例如伴有蛔厥、虫瘕等并发症 。蛔虫病证的轻重,与蛔虫的数量及人体状态有关 。寄生在人体肠道的少数蛔虫,不一定产生症状,只有内蕴湿热蛔虫滋生,数量增多,或脾胃功能失调,偏寒偏热时,蛔虫不安其位而妄动,才会引起腹痛等症状 。故辨证时,除掌握蛔虫病的临床特点外,还应分清寒证、热证或寒热错杂证 。
推荐阅读
- 邓铁涛胆石方的配方组成
- 邓铁涛肝吸虫方的配方组成
- 邓铁涛慢性阑尾炎方的配方组成
- 邓铁涛阑尾炎一号的配方组成
- 邓铁涛肠套叠方的配方组成
- 邓铁涛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方的配方组成
- 邓铁涛胆汁反流胃炎方的配方组成
- 邓铁涛萎缩性胃炎方的配方组成
- 邓铁涛胃、十二指肠溃疡方的配方组成
- 海带排骨汤可以和金针菇一起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