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为什么?

《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基本是真实内容,但也有其感情色彩构成的主观成分 。

冷子兴是周瑞家的女婿,都城中的古董商,与贾雨村是好朋友 。他说的有关"荣国府"内容,在《红楼梦》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我们认识"贾府"走进"贾府"的向导,让人们"进入"贾府前,对它有个总体的了解 。

冷子兴对贾雨村说"荣国府"的内容,主要包括几个内容 。

一、贾府的历史由来

"宁荣二公"之后,"宁、荣"两府主要家庭成员的情况 。

二、贾府的现状

贾府这个"钟鸣鼎食之家"现如今"一代不如一代",表面风风光光,就像一座大厦,外面架子还在,。

"如今生齿日繁,事务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内囊却也尽上来了……"

宁国府,贾敬袭官,一味修仙炼丹,后来干脆把官位让给了儿子贾珍 。贾珍更是"恨不得把宁府翻了个底朝天" 。

荣国府,贾赦袭官,贾政刚刚升级为员外郎 。

三、荣国府贾宝玉的故事

贾政家生了个儿子,衔玉而生,叫宝玉 。淘气顽劣,喜欢在内闱厮闹,贾政母亲特别宠爱 。宝玉的奇怪论调"女人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惊世骇俗 。

四、林黛玉的家庭情况 。

荣国府贾母生一女,叫贾敏,嫁探花出身的林如海,生一女,该女即是现雨村的女学生 。

冷子兴作为荣国府王夫人陪房周瑞家的女婿,他说的新闻故事大体都是从其妻子或岳母等人口中传出,并未亲见亲闻,不实之处或夸大其词成分也是有的,有些是其个人观点,所以未必全是实话 。总体上来说,对贾府的基本情况是如实说来 。

喜欢经典《红楼梦》,点击@老林文学社



《红楼梦》中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为什么?

文章插图


《红楼梦》中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为什么?

文章插图
其他网友观点

冷子兴在书中的主要身份有两重:

第一重,也是最重要的一重,他是一位古董商,这是他的职业身份 。

我在前面的问答中曾经说过,古董商是什么人?他们是最能瞧见人情冷暖的那一批人 。谁家发了,钱多得没处花,购进点古董吧,一来给自己装门面,二来也留着保值增值 。谁家萧疏了,日子越来越不济,就会想到将家中那些放着既不能吃又不能用的古董拿出去或卖或当换些银子回来 。总之,冷子兴作为一位古董商人,对荣国府前面的盛和现在逐渐走向衰,是有着比任何人都清晰的认识的 。

冷子兴的第二重身份,他是周瑞家的女婿 。

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防,周瑞在贾家当着管家,这家里家外的事,平时跟女儿女婿叙叙家常随意说出来,这样的事情再正常不过 。以冷子兴古董商人的精明,怕是周瑞稍稍聊点皮毛,冷子兴就能推测到骨肉 。设想一下那样的场景:翁婿俩没事坐着一起喝个小酒,聊个天,一聊就聊到贾家去了,自然就会说到荣国府里眼下的人和事 。对于冷子兴而言,很快就会跟他在古董行的事联系起来 。后来像王熙凤叫人拿了东西出去当,贾琏让鸳鸯拿了贾母的东西出去当 。都是再明显不过的事了 。

【《红楼梦》中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为什么?】而且,在古代,各典当行之间为了自身的行业保护也是相互串通的 。《大宅门》里有这样的一个细节:白景琦拿着一件皮袄出去当,明明是一件上好的皮袄,却当不出几个钱 。白景琦一下之下拿到别处去当,谁知前一个当行已经在衣服上做了折痕,拿到下家当就更不值钱 。从这个角度看,贾家的东西不管拿哪里去当,冷子兴这样的的行业里的行家里手一定都会知道 。

作者借助冷子兴之口,就是要让他说真话 。

作者给冷子兴设置了双重身份,就是要让读者相信他是真的了解内情的人,他说的都是真话 。所以他刚开口说的时候,说贾家萧疏的时候,是连贾雨村也表示疑惑不信的 。但也正是基于他的身份,说出来的人和事面面俱到,让贾雨村对贾府的情形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 。当然,作者这样写的用意其实更重要的是让读者对贾家的现状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所以,从这一个角度说,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当然说的是真话,作者就是表明真实情形的,但是,这样的真实情形以贾家人的口吻来写又不好写,只好站在第三者的角度来一个全面介绍 。在这时候,作者借冷子兴之口,说得越详实越好 。而我们,也确实从中体会到了作者的一番苦心 。

我是苏小妮,喜欢请点击关注和分享!

其他网友观点

第二回,冷子兴是一个过场人物 。

主要目的就是对整个贾家重点是荣国府的背景做出介绍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宁国府虽然是大宗和族长,但其政治地位已经低于荣国府了,这到后面元春封妃更是如此 。

其次,冷子兴是荣国府兴衰的旁观者 。他作为周瑞的女婿,参与到王夫人贪污盗窃公共财产的过程,也深知荣国府在王夫人掌握时期就已经被挖空了 。更是知道荣国府很多秘密 。但也只能委婉说出来,比如贾政这样的,读书不成做官无绩,二十多年只晋升半级,因为涉及到自己的主子,也只好说什么为人方正,好读书养清客而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