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为什么会帮曹操?
荀彧,字文若,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战略家,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 。年少有名,南阳名士何颙见之惊叹:“此子有王佐之才!”汉元年,荀彧被举孝廉,任守宫令,但不满董卓的专横跋扈,弃官归乡,带领族人迁往 。也曾辗转冀州,被袁绍奉为上宾,但他认为袁绍最终不能成大事,遂离袁奔曹,曹操大悦,称其为“吾之子房” 。此后荀彧一直跟着曹操身边出谋划策,因反对曹操称魏公而为其所忌,调离中枢,后来曹操赠送了一个空着的食盒给了荀彧,荀彧明白曹操想告诉他要“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但为了不违背他自己的遗愿,最终服毒自尽 。荀彧一心向汉,辅佐曹操的主要目的是想是匡扶汉室,刘备打的旗号也是汉献帝的“皇叔”,两人本应该是最佳的合作搭档,可为什么荀彧不投奔刘备?
文章插图
首先得从荀彧的家世说起,荀彧出身颍川荀氏,荀子之后,祖父荀淑号为“神君”,以品行高洁著称,荀彧的父辈有兄弟八人,被称为“八龙”,甚至他的兄弟孩子都在曹魏集团颇有建树 。魏晋时期,整个中原世族最有影响力的,要数颍川荀氏 。在东汉末年门阀家族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里面,其实皇权的地位并不是特别的突出 。与其说荀彧为了汉朝协助曹操,不如说在众多豪强中,旬氏一族认为曹操具有称霸天下的实力,所以荀家会帮助曹操 。
文章插图
荀彧曾被举孝廉,入汉朝为官,自然认为自己是汉臣,在扳倒董卓上出过一份力,弃袁投曹,是他认为曹操比袁绍更能兴复汉室,与他抱着同样想法的人不少,因此曹操的势力集团中也有不少忠汉的老臣,他们想借曹操之手“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有一个鲜明的例子便是:建安元年(196),汉献帝从长安返回洛阳,在要不要奉迎天子的问题上,曹操集团内部发生了争执,多数人不同意迎接献帝,毕竟就是个“拖油瓶”,但在荀彧的建议下,曹操将汉献帝接到自己的身边,这也符合了曹操早期“匡扶汉室”的志向 。
文章插图
但或许连荀彧也没有预料得到,随着魏国的扩张,曹操的势力集团分为了三部分:一部分是曹氏与夏侯氏为首的,坚持拥立曹操称帝,想要推翻汉室;第二部分是坚持兴复汉室,忠于汉朝大于曹操的汉室旧臣,荀彧就在其中,还有一部分眼看复汉无望,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只得明哲保身,既不支持也不反对的 。曹操加封魏王已是大势所趋,然而这个时候荀彧竟敢站出来公然反对:“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惹怒了曹操,此时此刻,对汉室的忠心大于了家族的利益,锦上添花固然可喜,但荀彧却遵循本心,就算最后自尽或许有的也只是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无奈,绝无后悔 。
文章插图
和曹操相比,刘备打着皇叔的旗号起事,在平民百姓中也许具有号召力,但是矗立百年的门阀氏族对之嗤之以鼻,属于有空名而无实力,加之蜀汉偏安一隅,比不上处于中原的曹魏,并不被其看好 。所以,即便刘备打着汉室正统的旗号,可终归正统的皇帝在曹操手里,荀彧也不得不为曹魏谋划 。
“士为知己者死”,荀彧弃袁奔曹操,是因为与袁绍相比,曹操更能实现他“兴复汉室”的期望,虽然最后曹操违背了当初的志向,但如果荀彧因此又弃曹奔刘,和“三姓家奴”一般的吕布不是一样吗?不仅会被刘曹集团的人不齿,更可能被天下人唾弃,这样的一个骂名是谁都不想去背的 。因此,他只能继续选择曹操作为自己价值目标的实现者,其表面上是忠于曹操,但内心却是为了“汉祚”,可谓是用心良苦 。
其他网友观点
无论是小说还是正史,荀彧毫无疑问是一心忠于汉室的文臣 。那么荀彧身为汉臣,又一心向汉,甚至后期面对曹操的野心,不惜撕破脸皮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那么当初他为何不辅佐刘备,反而给曹操出谋划策呢?
文章插图
首先,在荀彧眼里,刘备根本就不算是正统,当今汉朝天下虽然衰落破败,但是正统只有刘协 。刘备这一支早在多少年前就退出权力中心了,如此看来,刘备和其他割据一方的诸侯没什么区别 。就是趁着天下大乱想要自立为王的乱臣贼子,至少荀彧是这样认为的,所以荀彧只服务于刘协所在的政府 。
不然的话,像刘璋、刘表、 刘焉哪个不是皇室宗亲,荀彧也不是一个都没去投奔?
【荀彧为什么会帮曹操?】既然刘协所在势力是正规势力,而曹操又是这股势力中的实际控制者 。曹操无论是个人能力还是个人魅力都要胜于刘备,况且曹操最初的心思也是匡扶汉室 。荀彧辅佐曹操前期是非常成功的,眼瞅着代表汉室的曹操异军突起,平定了多方的诸侯 。后面曹操彰显狼子野心我们暂且不谈,至少在荀彧看来,曹操向刘协称臣远远比刘备自立山头要正统的多 。
文章插图
当然荀彧后来和曹操决裂了,正是因为曹操在权力的漩涡中没有把握住自己的初心 。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没有曹操所代表的汉朝集团东征西战,称王称帝公开叫板刘协的人早就一大把了 。
其次,刘备虽然自称中山靖王之后,但是他这个宗族关系和当时的刘表、刘璋想比,那简直是八竿子打不着的远亲 。荀彧就算是有远见看穿了曹操的野心,忠于汉室的他也会去辅佐刘表、刘璋,而不是选择刘备 。有人可能会说刘表、刘璋难成大器,辅佐也没什么结果,荀彧当然也知道刘表和刘璋不行,更知道刘协也不太行 。所以他才找曹操来一起服务汉室,相比于刘表、刘璋,刘协这个名正言顺的皇帝,岂不是更能代表大汉 。
再看刘备发家起势前的立场,根本就不坚定,在公孙瓒家里呆过、袁绍家呆过、袁术家呆过、还跟着刘表混过,后来还把刘璋连窝端了,自己占下了 。这样一个人就算最后一统天下了,哪还有刘协的事,肯定自己当皇帝了 。
文章插图
最后时间上也不允许,荀彧配合曹操平定半边天了,刘备还是个让人撵着跑的破落户呢 。荀彧心哪有那么大,去赌刘备能成大业?上文也提到了荀彧和曹操脾气相投,曹操的能力的确也大于刘备,所以荀彧更不可能去辅佐刘备了 。
其实,荀彧和曹操最后的冲突放到他和刘备身上也同样适用,忠于刘协的荀彧无论是辅佐曹操还是辅佐刘备,下场都是亡国之臣 。看看荀彧死前的朝廷生态,谁眼里还有刘协,丞相曹操说什么就是什么 。假如他辅佐刘备得了天下,朝廷之上何尝不是眼里只有刘备 。
所以荀彧这位真汉臣注定了是一个悲剧角色,我们以一个后人的视角去看荀彧的一生,就像一个矛盾体 。曲线救国的过程就是自己给自己挖坑,不过人家最后都已经以死明志,我们也只能为其叹息了 。在历史的洪流中荀彧和诸葛亮一样,都无法逆天而行,只能尽人力,毫无疑问荀彧的死,是他最后能为自己心中的汉,所做的唯一的事 。
文章插图
一声叹息!其他网友观点
荀彧对曹操一统北方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的,但是在曹操欲进爵国公、加封九锡时,他觐言曹操不应该如此,曹操并没允纳,最后荀彧郁郁而终 。荀彧心中想的是匡扶汉室,刘备打的旗号也是中山靖王之后,两人本应该是合作的最佳拍档,可为什么荀彧不与刘备合作,反而选择了曹操呢?
公元190年,曹操干了一件让世人觉得他忠于汉室的事件 。当时董卓胁迫献帝迁都长安,而关东联军惧怕董卓精锐的凉州军的战力,无人敢向关西推进,全都屯兵酸枣一带 。而曹操认为董卓“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应趁机与之决战,遂独自引军西进,但是曹操因兵力不足而败 。后撤兵回酸枣时,曹操还进言应该再次作战,可无人听从 。曹操这般行为感动了袁绍的一个谋士,那就是荀彧,荀彧以匡扶汉室以己任,看到曹操如此卖力地讨伐董卓,对于汉室的忠心比袁绍要真实多了,且曹操野心没有膨胀,荀彧自然是想归附曹操 。而当时的刘备,依附公孙瓒,只是小小的平原相,实力过于弱小,且没有做出任何效忠汉室的表现,只有空口号,相比于曹操显得微不足道,所以荀彧放弃刘备,选择了曹操 。
就算刘备后面逐渐扩大势力,手下兵多将广,占据荆州并攻打益州,可以做到在群雄中有话语权,但是荀彧已在曹操阵营效劳多年,也不可能再次投奔刘备,失掉自己的名节 。曹操以为荀彧可以为自己谋天下,荀彧以为曹操可以匡扶汉室,但是他们没有看透各自的小心思 。当曹操都野心一步步显露出来时,荀彧觉得匡扶汉室无望,抱负得不到实现,便郁郁而终 。
以前一直搞不懂荀彧,既然一心向汉,甚至可以为了忠于汉室而去死!为何偏偏又选择辅助曹操?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后来才发现荀彧才是真正的大智、大贤 。
野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因为环境逐渐培养起来的,曹操就是如此,甚至袁绍、袁术等也是如此 。起初大家都忠于汉室,但随着汉室朝廷的逐渐衰落,地方割据势力逐渐强大,那份取而代之的野心就逐渐萌芽,甚至连刘备也是如此 。面对汉室的衰落,荀彧并没有像王允、袁隗、董承等愚忠、死忠,而是类似于曲线救国的意思,选择辅助割据势力以实现匡扶汉室的目的 。
起初荀彧选择了袁绍,后来发现袁绍难成大器,所以才转投曹操 。那一年是191你,荀彧才29岁 。那一年刘备还在基层工作,还一无所有 。后来荀彧认识刘备的时候,曹操已经很强大了,而且其野心还没有扩大 。直到后来,曹操统一了整个北方,曹操从司空到丞相,再到魏王,曹操野心逐渐外漏出来 。但此时的天下大势已归于曹操,即使荀彧对曹操诸多不满也改变不了大局了,也不能去改变 。因为荀彧知道汉室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了,倘若曹操出事了,中原大地又将会掀起另一场血雨腥风,刚刚平定的北方地区又将大乱,受苦的还是人民 。他也知道即使是刘备,恐怕也会和曹操一样 。最终,面对时局的无奈,荀彧选择了坚持自己的信念
推荐阅读
- 中国古代的战争史上,为什么只有北伐而没有南伐?
- 同样是三国时期的军阀,为什么曹操赤壁之战败了还这么厉害,而袁绍官渡之战败了却没有东山再起呢?
- 毛血旺为什么叫毛血旺
- 为什么游泳前要热身呢
- 大半江山都是韩信打下的,刘邦为什么还是不肯给他封王?
- 你觉得吕蒙有资格被称为东吴四大督之一吗?为什么?
- 《红楼梦》中的林如海为什么愿意把女儿送到贾府?
- 赤壁之战曹操有百万雄狮为什么被孙刘两家七万人马打败?
- 同是白种人,为什么俄罗斯却感觉不被欧美西方世界所接受?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 当年美、英、法忙着把战斗机送往中国,但空军却选择了苏-27,这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