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庄公为什么要黄泉见母?

1、郑庄公黄泉见母故事的由来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这句话讲的是春秋时期郑庄公掘地见母的故事 。郑庄公为什么要黄泉见母?据《左传·隐公元年》等史料记载,这个故事说的是春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郑庄公的事 。


郑庄公为什么要黄泉见母?

文章插图

话说当初郑武公的老婆武姜在生庄公的时候,“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这个寤字,后人理解不太一样 。有人说是他在其母梦中出生,有人说是这个庄公胎位不正,险些难产 。不管哪个理由,反正是让武姜夫人受惊了 。估计还是难产的可能性大一些,让武姜夫人受了些惊怕,她就非常讨厌这个孩子,给这娃起了个“寤生”的名字 。从这个太随便且不负责任的名字就能看来,这个武姜也太娇情了 。虽然说人生人怕死人,但是自古以来,哪个做娘的不疼孩子呢 。


郑庄公为什么要黄泉见母?

文章插图

可这个武姜还就真就是和别的母亲不一样 。当她又生了一个儿子时,可能是生得太顺利、生得太舒服、生得让她太满意了,她就特别疼爱这个叫共叔段的小儿子 。人说孩子都是娘身上掉下来的肉,手心手背都是肉,可她就是只觉得共叔段才是心头肉 。于是,她向老公郑武公吹起了枕头风,让将共叔段立成接班人 。自古立长不立幼,郑武公还是有定力的,没有坏了这个规矩 。


郑庄公为什么要黄泉见母?

文章插图

武姜对共叔段宠溺的太不像话了 。当大儿子寤生上台当了国君,她屡屡提出要求,让给小儿子段个封好地,“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这共叔段是成了京城大叔了,可是却越制了,而且他恃宠而骄,引起了大臣们的不满 。纷纷提醒郑庄公警惕他的弟弟 。郑庄公的胸有成竹地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于是乎,共叔段得寸进尺,又索取西鄙、北鄙两地 。大臣们劝郑庄公“除之 。无生民心 。”公曰:“无庸,将自及 。”这共叔段简直是疯了,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 。这郑庄公面对人们告诫还是说:“不义不暱,厚将崩 。”


郑庄公为什么要黄泉见母?

文章插图

上帝要叫谁灭亡,就先叫他疯狂 。共叔段竟然计划起兵造反了,而且庄姜夫人做内应要给打开城门 。可是他们也太低估庄公了,他虽然出生时脑门被夹了,但还没有严重到成为唐氏综合症的地方 。小段同学这个纨绔子弟能有什么真本事,很快被打败而自杀了 。胜利之后的郑庄公对自己的母亲武姜也还以“恶之”了,将她放流放在城颍,发誓说:“不及黄泉,不相见 。”这个誓还真是有点毒 。哪儿有儿子发誓不到黄泉不见娘的呢?这母子不亏是一家人呀 。


郑庄公为什么要黄泉见母?

文章插图

后来,书上说他又后悔了,想念母亲了 。很快就有个马屁精颍考叔揣测到了他的心思,国君发的誓,当然不能随便破,就出主意让在地下挖了个大洞,权当是黄泉地府,让母子二人在地下相见,也不算破了誓 。虽然有点掩耳盗铃的,终究是个大团圆的结局 。几千年下来,也给郑庄公留下个孝名 。

2、郑庄公到底为什么要在黄泉见母?

这故事,一直以来被当作慈孝的典范来宣传的 。入世久了才发现,其实这个故事是在说一个做了国君的阴险城府和家人之间的勾心斗角 。左丘明先生在写这个故事时,题目是《郑伯克段于鄢》 。春秋微言大义,一个“克”字,就揭露出郑庄公的伪善 。

这个郑庄公是春秋时期一个有名的政治人物 。虽然出生时难产,在完全没有母爱的环境中长大的 。可是他的事业可不难产 。他一生功业辉煌,击败过周、虢、卫、蔡、陈联军及宋、陈、蔡、卫、鲁等国联军 。作为郑国第三位国君,他带领国家很快崛起,成为春秋三小霸之首,这样的人物不会太简单 。


郑庄公为什么要黄泉见母?

文章插图

郑庄公在自己的弟弟段与母亲姜氏沆瀣一气谋图作乱时,纵容亲弟弟积恶成罪,最后一鼓击杀,可谓老谋深算 。是阴险狡诈 。他对母亲假仁假义,把姜氏赶出宫外还发出毒誓,是冷酷无情 。等到颖考叔来谏,他又假惺惺地迎回姜氏,是虚伪 。所以当他进到洞里见到母亲后,得意地赋道:“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啊,这地道里面真是很快乐呀 。武姜夫人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好在她本身就在地里面 。所以当她出了地洞时不由地说:“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黄泉虽然好,不如到人间 。谁不想好好地活着呢 。相信武姜夫人当时肚子里一定恨死了寤生,早知如此,还不如当初把你在尿罐里寤死呢 。

书上说“遂为母子如初” 。从此以后,他们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


郑庄公为什么要黄泉见母?

文章插图

到了明朝,冯梦龙先生读史至此,面对此情此景,不由得吟诗一首:“黄泉誓母绝彝伦,大隧犹疑隔世人 。考叔不行怀肉计,庄公安肯认天亲 。”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流传到现在,成了死了都不愿意再相见的意思 。有些恋人分手时,就会用这句话告别,听上去也是很有文化的感觉呢 。

(插图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

其他网友观点

【文殳子云】

郑庄公虽然因为母亲武姜一直讨厌自己、弟弟叔段造反的事情非常愤怒,把母亲武姜从都城迁到颖,并发誓说:“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

但武姜毕竟是自己母亲,郑庄公话出口后便后悔了,一是在叔段造反的过程中采取静观事变的态度,任由他胡作非为而不加阻止,是要负很大责任的;二是东周时期孝是为人大义,不孝更难服众治国;三是颖叔考利用话语漏洞,挖出一条有水源的隧道,让郑庄公不丢面子、不落口实,母子二人方才和好 。

郑庄公为什么要黄泉见母?

文章插图

一、郑庄公要对弟弟叔段造反负重大责任,母亲武姜连累成分居多

虽然武姜一直宠爱弟弟叔段,讨厌自己,但毕竟母子连心,错不能全部怪在母亲头上 。郑武公去世后,武姜要求郑庄公把共叔封在重地京时,自己明知不妥也不反驳;上卿祭(zhai)仲劝谏他,说京地城池长度超过周朝对封地的要求,如果封在那里会有灾变,郑庄公以武姜之命拒绝;等到叔段立足京地,让西边、北边边境的民众跟随自己时,公子吕又劝郑庄公早点打算,郑庄公采取搁置不理的态度,任凭弟弟做大谋反 。等到叔段准备攻打郑都城时,郑庄公才发兵攻打他,叔段被打败并逃往共国,随后愤怒于武姜内应,将其迁到颖地 。

其实,在这个过程中,郑庄公在前期任何一个阶段介入,都可以组织事态的进一步发展,从而保全母子之情、兄弟之义,但作为春秋初期小霸主的郑庄公,宁愿费尽心机、养虎为患,也要斩草除根,一举解决这个“祸患” 。

二、颖叔考以己感人,设计使郑庄公母子相见

郑庄公虽然对母亲很是愤怒,但毕竟是自己母亲,母子连心之情尚在,尤其是弟弟已逃窜他国,独留老母于他乡,于情难以周全,但又限于自己所发的“不及黄泉,无相见也”的誓言,一时难以改变自己 。

颖地的官员颖叔考知道这个事情后,以献贡为由去见郑庄公,庄公和他一起吃饭时,颖叔考单独把肉留出来,说是要拿回去给母亲吃,这场景令郑庄公非常触动,便把事情告诉了颖叔考 。

颖叔考早有定计,对郑庄公说:“这有何难,您说的只是黄泉,又不一定是死后黄泉路,我回去挖两个隧道,能看到地下水源,不也是黄泉么?您和母亲在里面相见,又违反什么誓言?”郑庄公一听大喜,于是让颖叔考按此准备,母子于是得以相见,郑庄公晋升颖叔考爵位为大夫 。

郑庄公为什么要黄泉见母?

文章插图

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三、周朝重孝,不孝无以治国

周朝以礼治天下,孝为人伦之首,不孝顺父母是非常受鄙视的,不仅是平民百姓,王公贵族更是如此 。郑庄公不仅是郑国国君,更担任周王朝的百官之首——卿士,如果在道德上被人抓到把柄,时间长了后果难料,轻则周朝免官、诸侯绝交,重则郑国叛乱、诸侯攻击,这些都让郑庄公不得不慎重考虑 。

郑庄公为什么要黄泉见母?

文章插图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郑庄公没有摒弃母子之情,这才让颖叔考有机会利用话语漏洞,成全了自己,也成全了郑庄公 。

其他网友观点

先简单介绍一下这段故事:郑庄公是长子,母亲却偏爱小儿子,要求丈夫传位给小儿子,但是没有成功 。到郑庄公继位,母亲就各种作,给小儿子要封地,甚至让小儿子造反,自己做内应 。

造反失败,郑庄公压抑多年的怒火终于爆发了:“不到黄泉,我再也不跟你见面!”

郑庄公为什么要黄泉见母?

文章插图

“黄泉”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阴间,二是指地下水 。郑庄公这里,很明显是用第一层意思:有生之年我都不想见到你!但是不久后悔了,大臣就用第二层意思来替他分解:挖个洞,挖到地下水,在洞里母子相见,就不算违背誓言了 。

郑庄公为什么要黄泉见母?

文章插图

这是《左传》里非常有名的一段故事 。今天我们来说说郑庄公为什么要黄泉见母 。

黄泉见母,当然是为了不违背誓言 。但是不见面不可以吗?为什么费这么大力气,也要谋求一见?

郑庄公为什么要黄泉见母?

文章插图

一来是母子天性,再狠心的娘也是娘,是生你养你的亲娘 。真的几十年不见,大概也有点想念 。

【郑庄公为什么要黄泉见母?】二来,郑庄公毕竟是一国国君,并且是有意称霸的雄主,他不会不考虑政治影响 。不孝,在中国,从来不是一项优良品质 。跟母亲终生不见,这是人品问题,一定会影响郑庄公的政治威信 。

既有感情,又考虑政治影响,郑庄公才会大费周章,掘地见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