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携民渡江”,老百姓为什么跟着刘备跑?曹军会杀他们吗?
曹操会不会杀并不重要 。刘备只要告诉百姓,曹操有可能会这么做,那就够了 。毕竟,曹操可是有前科的 。
个人倾向于,曹操没理由要对荆州百姓下杀手:
文章插图
一、人口是重要的资源
东汉的人口峰值超过5000万,从黄巾之乱算起,到三国后期人口已经只剩下730万了 。
当然如此大的人口降幅,除了战争、瘟疫、饥荒的影响,世家大族藏匿人口和百姓脱籍逃亡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
但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人口减少,对于统治者来说都是一样的:可以获取赋税、徭役和兵员的基数,已经萎缩到了一个危险的地步 。
只要还想在乱世有所作为,那如何获取大量人口就是他的重点课题 。
汉中之战,曹操迁徙汉中人口入关中;街亭战败,诸葛亮迁天水之民到汉中……包括刘备携民渡江,也说得清清楚楚,便是要“以人为本” 。
以上的例子,即使战况不利也要掳掠人口、迁徙发展 。更何况在刘琮投降之后,荆州百姓已经算是曹操治下的民众,更没有随意杀戮的道理了 。
迁徙发展的成本,要远大于让百姓在原地发展 。只要安抚住这10万百姓,意味着可以得到至少2万户的赋税以及数千的兵员 。只要脑子没问题,便不会做出屠城的决定 。
文章插图
二、曹操嗜杀,但也绝非无的放矢
从初平四年到建安二十四年(193-219年),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曹操屠城的记录比比皆是:
193年,攻陶谦屠徐州;195年,破张邈屠雍城;198年,征吕布屠彭城;200年,战官渡坑降卒;204年,征袁尚屠邺城;207年,征乌丸屠柳城;211年,斩商曜屠太原(夏侯渊下令);219年,破侯音屠宛城(曹仁下令)……
长长的屠杀名单,确实令人触目惊心,但也有如下的规律可供辨识:
1.大部分的屠杀,都发生在恶战之后 。士卒的情绪需要发泄、战后的犒赏需要“不封刀”来掠取,毕竟前期曹操的荷包并不宽裕;
2.后期的屠杀,主要出于震慑目的,商曜叛乱导致并州不安定,侯音叛乱响应关羽北伐 。如果不下重手的话,难保不会出现更大的波折;
3.随着曹操走向成熟,后期的屠杀频率显著降低 。该在什么时候展开屠杀,手下人已经心领神会,不需要曹老板亲自操刀了 。
【刘备“携民渡江”,老百姓为什么跟着刘备跑?曹军会杀他们吗?】军队是“凶器”,屠城的例子历史上比比皆是 。屠城可以有效缓解军队负面情绪,以及掠夺大量财富作为军队的犒赏,在古代环境下,是提升士气的不二良方 。
屠城造成的人口损失,会导致世家大族劳动力缺乏 。因此曹操的屠城之举,在士族阶层也遭遇到了强烈的反对 。
故而,前期曹操弱小的时候,屠城事件高发;强大之后需要和世族豪强展开合作,屠杀事件自然少发了 。
一到荆州刘琮便献降,荆南四郡传檄而定 。这种情况下,再要大肆屠杀的话,那简直是和自己家的“财产”过不去了,还会明显得罪荆襄豪族,毕竟这样做伤害了他们的利益 。
文章插图
三、曹操走向强大,军纪执行力也会随之提高
不能以现代的眼光来看待古代的军队 。提着脑袋玩命,为的无非是升官发财,破城之后的烧杀抢掠,无疑是发财的最快途径 。
屠城不需要太多的理由;而要军队做到不去屠城,那就需要相当强大的军纪去约束了 。
曹操起家的实力,主要是宗族弟子和收编的黄巾军 。强行要求这些人不去烧杀掠夺,显然是不现实的 。三天不让抢,就敢给你玩消极怠工;五天不让抢,直接就敢给你玩背刺了 。
随着曹操势力的强大、地位的提高;即便是为了自己形象问题,也得逐渐收敛军队的这种风气 。已经贵为大汉丞相的曹操,有实力做到这一点了 。
荆州作为东汉王朝人口最多、地盘最大的两个州之一,而且还是最终一统天下的桥头堡 。一旦因为屠城而产生变数的话,那后果是得不偿失的 。
不论是为了自己的面子,还是所谓千秋功业,曹操也不能冒屠城的风险 。
文章插图
写在最后:
刘备携民渡江,是多方面的力量促使形成的 。
刘备有英雄之志,地盘、人口、优秀的辅佐,都是成王霸业的必要条件 。他有诱导百姓跟随他出走的动机;
曹操有前科在先,即使在信息不发达的古代,小道消息也不缺乏传播的途径 。毕竟命只有一条,百姓也不敢拿自己的性命去赌曹操的仁慈吧 。有人愿意带队出走,自然乐意跟随 。
曹操屠荆州的可能性不高,但这并不影响百姓的逃亡,躲避战火是人趋利避害的本能,大规模的军事调动,必然导致百姓纷纷背井离乡 。
刘备的存在,只是把百姓们漫无目的地四散逃亡,变成了有组织地向东南方向转移 。这是古代战争的常态,并不以人的意志所转移 。实在没必要因此事给曹操、刘备贴上浓重的个人标签 。
其他网友观点
刘备携民渡江这事出自《三国演义》 。
面对曹操大军,刘备自知不能抵挡,于是便放弃新野,转而向南 。
刘备一走,百姓也跟着走 。
文章插图
据《三国志》记载,当时刘备驻于樊城,曹军已经兵至宛城,刘备才得到消息,于是赶忙南逃 。
刘备在南逃的路上,不断有荆州士民前来依附,到达当阳长坂坡时,百姓队伍已经高达十余万人 。
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跟随刘备南逃的百姓都是自愿 。
两个版本虽然描述不同,一虚一实,但对于这个话题,我们依旧可以结合到一起来回答 。
文章插图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有这么一句记载: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 。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 。
刘备从樊城撤退,途径襄阳时,诸葛亮建议出其不意拿下襄阳以拒曹操 。
刘备不忍 。
是真的不忍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我们就不探讨了 。总之刘备没有攻打襄阳城,而是在城下向城头上的刘琮喊话 。
刘备喊话的内容我们不得而知,反正喊完话之后,襄阳城内的士民便争相出城依附刘备 。
荆州内的士族、百姓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支持刘琮的、支持刘琦的、无所谓的 。
支持刘琮的以蔡瑁为首,他们大多主张投降曹操,所以不可能跟着刘备跑 。
跟着刘备跑的大多是刘琦一派的,他们与刘备的关系更加要好 。还有一部分立场不稳定的人也跟着跑了 。
文章插图
为什么跟着刘备跑呢?
因为有些东西他们不确定 。
派系不同,日后难免遭受打压,甚至可能会被清算 。而曹操也有屠城、滥杀的前科 。
所以这批人面临着两大风险,一是日后被蔡瑁等人清算;二是被曹军屠杀 。
讲到这里我们可以简单的推测一下,推测刘备驻马呼琮的喊话内容,大概、可能、应该是:“贤侄啊!快跑吧!曹操来啦!这家伙可是要屠城的啊!”
此话一出,刘琮惧不能起,而城内的士民也吓坏了,于是赶紧出城跟着刘备跑了 。
文章插图
曹操说刘备假仁假义,刘备说曹操嗜血滥杀 。这些都是敌对势力间的基本舆论操作 。想现实生活中都不少这样的人,搬弄是非、造谣生事、说人坏话 。
我们再看《三国演义》 。
曹操大军南下,刘备弃城逃跑之前肯定也会做一些舆论宣传工作,大致就是说曹操、曹军的坏话 。
百姓们被吓着了,为了保命,唯有弃家跟着刘备南逃 。
文章插图
曹操会不会杀百姓先不说,至少百姓认为曹操会下杀手,当然这也是被刘备制造的舆论所引导的 。
其实此时的曹操不会屠城、不会滥杀 。
不信我们可以看后面,曹军在长坂坡截住刘备队伍的时候,大批百姓被曹军抓了回去,曹操不也没有杀他们吗!
其实曹操没干这种事已经很久了 。
自打曹操迎奉天子之后,便严格按照毛玠当年提出的方针进行 。
修耕植,鼓励农业发展免不了需要人口支持 。而且人口不仅仅是劳动力,更可以提炼出战斗能力和繁衍能力 。
统一北方之后的曹操更是大力实施法治,各项政策措施也都是以人民的利益为主 。也正是因为如此,曹操的统治才破坏到了士族阶级的利益,弄得个狼烟不止的后院 。
文章插图
其他网友观点
当时,战争纷繁,百姓居无安定 。一旦战争发起,百姓首先想到是如何保命 。在世人眼中,曹操是一个嗜杀成性的人,如果他来了,百姓们肯定会遭殃 。曹操在当时的名声很大,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 。这句话的传播速度非常快,而且很容易令人相信 。在百姓眼中,曹操是一个残暴的人,已经定形了 。而且关于曹操的,还有另外一句话,那就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百姓生逢乱世,曹操自然是奸雄了 。在百姓眼中,奸雄是不会善待百姓的 。而且曹操攻打徐州时,为了报父仇,下达了屠城的命令 。这就证实了曹操在百姓心目中的印象 。
文章插图
而刘备素有仁义之名,无论在哪个治所,名声都颇佳 。刘备向来又和曹操对着干,曹操有什么缺点,刘备就在哪方面做好,并且做到极致 。这让世人对刘备的印象都非常好 。刘备也会向百姓宣传,曹操是如何的残暴 。这样一来,百姓自然会跟随刘备 。
文章插图
刘备携带百姓渡江,看似迟缓了行军速度,但是百姓的作用非常大 。有了这些百姓,曹操最厉害的虎豹骑就不能快速追上刘备 。刘备就有机会逃离曹操的魔爪 。事实证明,刘备的这个策略是正确的 。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
- 韩国文化的特点是什么?最大特点是“混性”
- 为什么鲁迅的错别字叫“通假”而我们的叫错误?
- 为何关羽死后,刘备伤心欲绝,而张飞死后,刘备就仅仅说了“噫!飞死矣”?
- 联合国为什么赋予五个常任理事国“一票否决权”?
- 美国做了一百多年“世界老大”,历史上最接近它的国家有哪几个呢?
- 什么原因让女人这里变黑
- 关于“大寒”节气祝福语大全
- 精选“冬至”祝福语短信朋友圈
- 36岁了,努力还来得及吗?
- 你认为“大意失荆州”真的是关羽的责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