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火枪刚出现时弱于弓箭,欧洲人坚持使用,而中国人放弃?

至于历史上最早的大规模火枪使用,在国内的说法都比较一致,基本是归功于朱元璋 。尤其是在朱元璋和元军的战斗中,已经大规模使用了火枪 。

老朱家还是比较贼,一旦得了天下后,立马就再也绝口不提自己,是如何在火器上占便宜的,而是改为鼓吹朱元璋有天命,所以才对元军无往不胜 。在老朱自己编纂的历史书中,也就基本不提火器的贡献 。但还是偷偷在用 。


为什么火枪刚出现时弱于弓箭,欧洲人坚持使用,而中国人放弃?

文章插图

比如燕王朱棣在攻打济南时候,已经把大炮都抬出来了,但是守城将领铁铉,居然在济南的城墙上,挂出他爹朱元璋的牌位 。朱棣考虑再三,没敢让大炮继续开火,就悻悻而归了 。

接着,就到了戚继光那时候 。

戚继光在南方抗倭的时候,就认为军队要大力发展火枪,可惜当时戚继光人微言轻,说了话也不管用 。直到戚继光北上蓟辽的时期,因为得到了首辅张居正的全力支持,这时的戚继光,终于可以自己当家做主 。于是在戚继光军中,一些部队的火枪装备比例,就已经非常的高,使用火器的士兵人数,甚至超过了使用冷兵器的士兵 。但是好景不长,随着戚继光的离开,这种火器装备的趋势,很快就发生了巨变 。


为什么火枪刚出现时弱于弓箭,欧洲人坚持使用,而中国人放弃?

文章插图

直接的原因居然是,从上到下,从文官和士兵们,大家都不满意火枪 。

文官不满意还好理解些,作为文官嘛,一是在政治上要清算张居正,戚继光作为张居正的同党,必须要批判 。二是这些文官的军事观念实在落后,认为当时的军人就只该舞刀弄枪,不要整天去搞个破铁管子来放鞭炮 。

那为什么基层士兵也反对火枪呢?这就必须要提到明代火枪的生产了 。戚继光向上级要求装备火枪,朝廷也就安排了几个州县,召集些铁匠来做火枪,等生产任务完成了,交火枪给戚将军就行 。至于怎么用,质量怎么样,戚继光自己看着办 。

基层士兵对这些火枪的质量情况,那是再清楚不过了 。枪的质量太差,枪的炸膛比例太高 。所以士兵在火枪瞄准训练时候,因为有军官在场,还装模作样端枪瞄一下 。到了要实弹射击时候,士兵个个都是单手持枪,在把脸撇开后,才敢去楼扳机,免得一下子就要炸掉自己半张脸 。这样的武器,在士兵那里怎么会得好评 。

再反观同时的欧洲,火枪也同样有炸膛问题 。可就因为体制不同,再说欧洲地区也实在太落后了,单位还不提供武器,火枪兵要自己掏腰包买火枪 。这些火枪兵,就开始要求铁匠们,务必把自己的火枪枪管,搞得特别的粗,整个火枪看起来就是个铁疙瘩,还

美其名曰重型火绳枪 。也不管它丑不丑了,但是不会炸膛,管用!


为什么火枪刚出现时弱于弓箭,欧洲人坚持使用,而中国人放弃?

文章插图

也因为做火枪的铁匠明白,买家都是些个大头笔,所以无论炸膛的、还是太重的火枪,都不会好卖 。这些乡下土鳖铁匠,为了一己私利,居然就把火枪越做越结实,越做越轻便,最后远超中国的水平 。

当然了,中国人也是可以做出好火枪滴,例如乾隆皇帝的御用火枪,就做的非常好,只可惜产量太低,还有成本太高 。

这样长时间以后,大家就拉出渐渐出差距了 。

其他网友观点

当初期火枪被发明出来时,虽然在威力上强于弓箭,但是在效率上却远远逊色于弓箭 。


为什么火枪刚出现时弱于弓箭,欧洲人坚持使用,而中国人放弃?

文章插图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火枪发明之前,已经有了火器,也可以算作火枪的雏形吧,不过操作和火力都不尽人意,十分繁琐不说,而且威力小、射程短、操作难、并且容易发生事故 。

等到了火绳枪的出现,才算出现真正的火枪,火绳枪在射程和威力方面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依旧非常难以操作 。

为什么火枪刚出现时弱于弓箭,欧洲人坚持使用,而中国人放弃?

文章插图

一杆火绳枪的操作从第一步到射出一颗弹珠,需要数道工序才能完成,一个最好的枪手一分钟也只能发射2枪,但是如果是弓箭的话,一个熟练的弓箭手足以发射五支箭,而且还可以在马背上进行运动射击,但是火绳枪是很难再马背上完成发射的 。

为什么火枪刚出现时弱于弓箭,欧洲人坚持使用,而中国人放弃?

文章插图

此外火绳枪的安全系数不高,那条特制的用来点燃火药的火绳,如果火星掉落很容易引爆士兵携带的黑火药 。而且在潮湿、有风的环境下很难发射不说,如果遇到阴雨天气,这东西跟条木棍子差不多,根本没法射击 。最关键的是它不能适用于夜战,因为点燃后的火绳会引起敌人的注意,士兵就变成了靶子 。

为什么火枪刚出现时弱于弓箭,欧洲人坚持使用,而中国人放弃?

文章插图

这些问题让传统的中国士兵对此很厌恶,因此他们宁可用弓箭也不喜欢使用这玩意,虽然自元代到清朝都有专门的使用火器的部队,但是依旧是少数 。加之生产火枪的费用高昂,很多时候还需要跟荷兰人等洋鬼子进口,以至于到了晚清时期,仍然很多士兵使用弓箭 。但是却有个东方国家却对这玩意十分中意,那就是日本,日本战国时期,各地方大名对火枪这种高端货非常看好,特别是织田信长,对火枪简直喜爱的不行,长篠之战更是利用火枪打败武田家族 。日本的火枪连戚继光都感觉奇妙,哀叹本国火器不如日本,更著书夸赞 。

为什么火枪刚出现时弱于弓箭,欧洲人坚持使用,而中国人放弃?

文章插图

虽然东方人除了日本外都对火枪不看好,但是欧洲人却认为这玩意会超越弓箭,特别是工业革命之后,越来越多的欧洲军团抛弃了传统的冷兵器,而改用火枪,并且有了各种使用方式和阵型设计 。反之远在东方的大清王朝对此不屑一顾,不但对新事物抵触,而且还进入了闭关锁国的状态 。

为什么火枪刚出现时弱于弓箭,欧洲人坚持使用,而中国人放弃?

文章插图

很快,大清王朝的腐朽就给自己带来了代价,欧洲人用火枪和火炮狠狠的教训了一下高傲的大清,因为只有暴力才是他们唯一能听得懂的语言!

其他网友观点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

为什么火枪刚出现时弱于弓箭,欧洲人坚持使用,而中国人放弃?

文章插图

这就是中西方根本性的观念问题 。

中国坚持不使用火器,尤其在民间禁止火器,并不是军事这么简单

早期的火绳枪,相对弓箭可以说毫无优势,无论射程、射速、威力、可靠性甚至全天候作战能力,都远远不及 。

但是,为什么西方坚持使用,但中国人却不用呢?

很简单,中国历任封建政府百分之九十九的精力,适用于对内 。

而火枪,恰恰是人民造反最好的武器 。

火枪有千般不好,却有一样好,就是非常容易训练 。

为什么火枪刚出现时弱于弓箭,欧洲人坚持使用,而中国人放弃?

文章插图

一个普通的弓箭手,一般要经过1年不间断的反复练习 。一个优秀的弓箭手,至少需要3年年左右的训练时间,无法速成 。

所以,无论在中国还是欧洲,弓箭手都被当做重要的军事物资 。

那么,如果人民起义和政府对抗,弓箭手这一项就是政府的强项,也是杀手锏 。因为政府豢养着大量职业军人弓箭手,人民则是不可能的 。

但如果允许民间火器肆虐,那就不得了了 。

火枪最大的特点,就是易于训练 。一个农民随便训练一二个月,也能用火枪开枪 。

诚然,一二个农民火枪,并不是一二个政府弓箭手的对手 。

为什么火枪刚出现时弱于弓箭,欧洲人坚持使用,而中国人放弃?

文章插图

但是,人民相对政府军总是有绝对数量优势,一二十个农民火枪手,打垮一二个政府弓箭手就是轻而易举的事 。

【为什么火枪刚出现时弱于弓箭,欧洲人坚持使用,而中国人放弃?】从根本上来说,中国禁止火器,最大的意义在于防止人民的反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