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阳救急汤的作用与功效

【来源】《三订通俗伤寒论·六经方药·温热剂》 。
【配方组成】黑附块三钱紫猺桂五分别直参二钱原麦冬三钱,辰砂染川姜二钱姜半夏一钱湖广术钱半北五味三分炒广皮八分清炙草八分真麝香三厘(冲)
【用法】水煎服 。
【作用与功效】回阳固脱,益气生脉 。
【主治适应症】少阴下利脉微,甚则利不止,肢厥无脉,干呕心烦 。
【方解】以四逆汤加桂枝温阳救逆为君 。以生脉散之人参、麦冬、五味子益气生脉为臣 。佐以白术、姜半夏、陈皮健胃除湿,止呕止利 。使以麝香通窍助气,以助参、术、姜、附回阳固脱 。
【临床应用与医案】
(一)肺心病心力衰竭
某某,男,65岁 。1979年12月25日初诊 。病人已往有咳喘史20余年,遇冬则重,咳喘时伴腰以下水肿3~4年 。10天前因外感诱发人院 。人院后经吸氧、止喘、抗感染、强心、利尿等综合治疗,病情未减,喘肿愈来愈重,已通知病危,请中医会诊 。上午7:30会诊,见病人端坐直视,气急喘呼,冷汗淋漓,面色暗滞,舌质紫暗、光滑无苔,四肢逆冷,腰以下凹陷性水肿,脉躁疾 。病人人院5~6天后病情加重,每逢午夜开始,喘息尤重,面部冷汗淋漓,上午9时后,逐渐喘轻汗止 。根据以上脉症,诊为喘脱危候,属脾肾阳气虚极 。至午夜至阴之时,由于阴盛之极隔微弱之真阳欲脱,此时必须速救微阳之真阳,使之返回坎宫 。急用回阳救急汤令病人不分昼夜频频服之,3剂/2天 。用药后的第3天晨间,病人突发惊狂
不安,惊叫欲死,数分钟后吐出胨胶样暗绿色痰约300ml,吐后喘轻汗止,当夜能平卧人睡 。在病情好转后,以上方为基础又加减化裁十余剂,好转出院 。
【回阳救急汤的作用与功效】按肺心病心力衰竭相当于中医学咳喘病的危重阶段,即喘肿、喘脱阶段,也就是咳喘病的入络、入血、入肾的阶段 。此时临床上就出现了咳喘、水饮、痰浊、瘀血并见的证候群,证候错综复杂 。综观临床所见的病人,病机的关键就是整体阳气极端衰微,人身微弱之真阳欲脱,此时只要抓住真阳极微欲脱这一关键,掌握时机,及时的救阳、回阳,只要阳气一同,一切胶结难解之证就会迎刃而解 。[崔树欣.回阳救急汤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30例体会.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5,(2):76] 。
(二)扩张型心肌病
游某,男,53岁,干部 。病人以感冒后心悸气促,胸闷乏力10年,加剧伴水肿7天为主诉,于1991年4月13日入院 。曾在省市多家医院多次住院先后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心瘫琢-心律失常”,用过利尿剂、能量合剂、多巴酚、丁胺、地高辛等药物,症状未减 。刻诊:神清不安,精神萎靡,烦躁汗出,肢凉怕热,端坐呼吸,呕吐清水,便频尿少,口唇紫绀,舌淡紫胖、苔白厚腻,脉细弱而乱;胸呈桶状,颈静脉怒张,心脏显著扩大并有抬举性搏动,心音低钝,心率平均126次/分, 可闻及三联律; BP 105/67.5mmHg; 胸部X线片示:两肺纹理增粗, 心脏扩大, 肺门增宽, 心影呈烧瓶状, 心胸比为2:1; EKG报告:频发性多源性早搏,莫氏I型房室传导阻滞,左心肥厚伴劳损 。中医辨为阳微欲脱之证 。治从回阳固脱,益气生脉 。处方:制附子、种参、干姜、五味子、炙甘草各6g,桂枝、陈皮、制半夏、石菖蒲各10g,丹参30g,茯苓60g 。每日1剂,水煎内服 。1剂后汗出止,呕吐停 。3剂后小便多,水肿消 。继续上方加减调养,心衰控制,心功能改善 。心电图复查:窦性心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极度顺钟转 。经治后,于5月30日病情稳定出院 。
按扩张型心肌病系现代医学病名,《中国内科年鉴(1987年)》收集的资料认为该病预后差,住院病死率达24.4%~27% 。治疗主要是控制心衰及心律失常,以改善心功能 。而常用的洋地黄之类药品,本身又可引起心律失常而致难治 。从中医学辨证而言,此例病久入络,心脉受损,阳气衰微,则汗出肢凉,喘促气短;虚阳外越故烦躁怕热;水气凌心则心悸呕吐;运化无权故水肿尿少;舌淡紫胖、脉细弱而乱是一派阴寒内盛、阳微欲脱之危象 。故用姜、附、桂大辛大热以温阳壮火,破阴祛寒;参、苓、五味子益气复脉,利水宁心;陈皮、半夏燥湿化饮,行气止呕;丹参活血化瘀;石菖蒲开窍安神;炙甘草复脉补中 。诸药配伍,确有回阳救急益气固脱之效 。[杨家茂.回阳救急汤治疗心脏病疾患举隅.辽宁中医杂志,1993,(1):36-37](三)风湿性心脏病
盛某,女,56岁,居民 。1991年4月10日入院 。主诉:心悸、气促20年,曾在省级某院确诊为“风心、二窄并二漏”,因不能耐受麻醉未能手术而回家 。近10天来症状加剧,伴尿少水肿,胁痛呕吐 。查:神清喘促,二尖瓣面容,舌紫唇绀,全身水肿,尤以双下肢显著 。心脏浊音界扩大,有抬举性搏动,心率平均118次/分,律绝对不齐,心尖区可闻及Ⅳ以上隆隆样杂音,并向腋下传导,肝在肋下四指 。心电图报告:异位心律,心房纤颤,右心室肥厚并劳损,极度顺钟转 。X线胸片示:心影心腰平直且隆起,心尖饱满向左扩大,右心房增大 。B超报告:淤血性肝肿大 。此是心脉瘀滞,水气凌心 。治从温阳通脉,化瘀利水 。药用:茯苓30g,制附子、干姜、五味子、炙甘草各6g,吉林参、桂枝、陈皮、半夏、葶苈子各10g,车前子15g 。水煎内服,每日1剂 。药进3天,小便多,呕吐止 。再进7剂,心悸除,喘促轻 。继以上方加减调养,至5月9日房颤消失,心功能改善出院 。
按风寒湿热杂至,外侵皮肤经络,内舍血脉心包,日久阴损阳耗,最易血瘀水停,而成脉痹心痹之证 。心阳不足则心悸喘促;瘀血内滞故舌紫唇绀;气化失司则尿少水肿 。故以桂、附、干姜壮心阳逐寒邪;参、草、陈皮
补真元扶正气;五味子复脉安神;半夏降逆止呕;茯苓、二子利小便而能通阳,水去瘀血自行,而奏温阳利水,除悸止逆之功 。[杨家茂.回阳救急汤治疗心脏病疾患举隅.辽宁中医杂志,1993,(1):36-37] 。
(四)冠心病
黄某,男,61岁 。病人诉胸闷心悸8年,曾在某院诊断为“冠心病、心律失常”多次住院 。用过扩张血管、利尿、极化液等治疗,症状时轻时重 。近7天来,天气变冷后症状加剧,伴头晕呕吐,尿少水肿而于1990年2月28日住入病房 。查:颜面及双下肢水肿,舌紫红,脉结代 。心脏向左扩大,心率82次/分, 律不齐, 有早搏 。EKG报告:双侧房室传导阻滞, 频发性房早并室早,左心室肥厚,心肌供血不足 。此胸痹心悸乃因瘀血化水 。治当活血化瘀,温阳利水 。药用:制附子、桂枝、陈皮、姜半夏各10g,丹参、川芎、车前子各15g,茯苓、党参、桑寄生各30g,五味子、炙甘草各6g 。每日1剂,水煎温服 。2剂后呕吐止、头晕轻 。再3剂水肿消、心律齐 。继续调治至4月3日症状消失, EKG复查, 未发现传导阻滞和早搏而出院 。
按胸痹水肿,乃心阳衰微 。瘀血阻滞则胸闷而痛;水饮内停故心悸水肿;阳气不运,上不荣则头晕,下不化故尿少;寒饮中阻则恶心呕吐 。方用桂枝、附子温阳散寒;丹参、川芎活血化瘀;茯苓、车前子、桑寄生利水宁心;陈皮、姜半夏化痰止呕;五味子、甘草益心气补血脉 。共同配伍而奏扶正驱邪,回阳救急之效 。[杨家茂.回阳救急汤治疗心脏病疾患举隅.辽宁中医杂志,1993,(1):36-37] 。
【临证提要】
本方具有回阳固脱,益气生脉之功效 。主治寒邪直中三阴,真阳衰微证 。症见四肢厥冷,神衰欲寐,恶寒蜷卧,吐泻腹痛,口不渴,甚则身寒战栗,或指甲口唇青紫,或吐涎沫,舌淡苔白,脉沉微,甚或无脉 。现代临床常用于急性胃肠炎吐泻过多、休克、心力衰竭等属亡阳欲脱者 。方中麝香用量不宜过大,服药后手足温和即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