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加术汤的作用与功效

麻黄加术汤
【组成】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白术四两
【用法】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 。
【作用功效】发汗解表,除温散寒 。
【主治】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第二20) 。
【方解】麻黄加术汤是发汗之法无疑,更需要强调的是它的目的并非像麻黄汤那样治疗风寒束表,其针对的是寒湿在表 。麻黄汤为风寒表实而设,麻黄加术汤用之湿病,则为表实湿病,因此除身体烦疼之外,当有无汗的症状;麻黄加术汤中麻黄与白术相伍,麻黄得术,则虽发汗而不致过汗;术得麻黄,并能行表里之湿,不仅适合于寒湿的病情,而且亦是湿病解表微微出汗的具体方法 。
【方论】太阳寒水,发于外者为汗,壅阻皮毛之内即成湿 。故太阳伤寒,皮毛不开,无汗恶寒发热体痛者,宜麻黄汤以汗之;湿家发热身疼者,宜麻黄加术汤以汗之,加术者,所以去中焦之湿也 。该水湿凝冱肌肉,血络停阻,乃病疼痛 。痈疽之生,患处必先疼痛者,血络瘀结为之也 。故欲已疼痛者,必先通其不通之血络,阴疽之用阳和汤,亦即此意 。若急于求救,而灼艾以灸之,断葱以熨之,或炽炭以熏之,毛孔之内,汗液被灼成菌,汗乃郁不得出,而血络之瘀阻如故也 。况火劫发汗,汗泄而伤血分,更有发黄、吐血、衄血之变乎?[曹颖甫.金匮发微.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23-24] 。
【临床应用与医案】
1.慢性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根据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血肌酐(Scr) 、BUN(血尿素氮) 已确诊为CRF, 具有面色萎黄、尿少、皮肤干燥、微黄、舌质淡、脉滑者20例 。以麻黄加术汤为基本方 。麻黄、桂枝、白术各15g,杏仁10g,甘草5g,偏气虚型加黄芪30g,偏血虚型加当归20g,治疗前后查BUN对照观察 。结果20例BUN均有下降和症状改善, BUN升高由重度降至中度4例,由中度降至轻度8例,轻度恢复正常1例,共13例,总有效率65% 。[谢薇西.麻黄加术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20例临床观察.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4(3):36] 。
2.肺炎王姓,男,60岁,船员 。6天前,患者在航行途中开始怕冷发热,全身骨节酸痛,疲软无力,左侧胸痛,不能左侧卧 。近日略有咳嗽,干咳无痰,胸痛反见减轻,能左右侧卧 。无头痛、咽痛 。口渴喜热饮,饮量不多,不欲进食,小溲短少,色深 。便秘已7天,但腹无胀痛 。曾服某种药片,药后虽然得汗,但病未减轻 。检查:体温39.7C,无汗,咳声响亮,口角有疱疹,唇干,舌质暗,苔厚白腻,脉数带弦(102次/分) 。左肺中部轻度浊音,左上肺有支气管呼吸音,第3~4肋间近胸骨缘有少量湿啰音,白细胞总数35×10'/L,中性粒细胞0.96 。胸部X线摄片:显示左中肺第3前肋部位片状阴影,边缘不规则,密度深匀 。印象:左舌叶肺炎 。痰培养:甲型链球菌生长 。大便镜检:蛔虫卵(+) 。诊断:左舌叶肺炎、蛔虫症(西医) 。湿病一太阳寒湿(中医) 。入院后,当即给予麻黄加术汤加味(麻黄3g、桂枝4.5g、炒苍术9g、炒枳实9g、陈皮4.5g、姜半夏9g、茯苓9g、杏仁12g、瓜蒌仁9g、生姜9g) 。
1剂;同时予补液 。药后汗出,至午夜热退至37.2℃,睡眠佳 。次日晨,热已退尽,神爽,脉数转缓,胸痛减,咳嗽少,舌苔依然,啰音未消失 。仍予原方1剂 。至下午2时,体温又复上升,高达40.2℃,骨楚,乏力,胸痛,咳嗽 。下午5时服药,药后约1小时,发生呕吐,吐出物主要为药汁 。热不退,皮肤灼热,脉滑数,苔转微黄 。乃予麻黄加术与小柴胡合方(原方加柴胡3g、黄芩12g) 。
1剂 。药后得汗 。至午夜,热退至
39.1℃ 。第3天早晨,热退至37.6℃,大便自解,质软,呼吸平静,神情软弱,咳嗽消失,胸痛不明显,略有恶心,苔黄腻,脉滑略数 。予小柴胡汤加味(柴胡9g、太子参9g、姜半夏9g、黄芩4.5g、广霍香9g、茯苓9g、六曲9g、蔻仁3g、生姜9g) 。
1剂 。至第4天,身热退至正常 。此后,用二陈汤加杏仁、蔻仁、薏苡仁等药,调理1星期后出院 。出院时复查:肺炎已消散吸收,症状、体征均消失 。
按①根据患者职业、发病时的环境及恶寒、发热、无汗、骨节酸痛、渴喜少量热饮、口淡、纳呆、苔腻等证候,太阳寒湿的诊断是能够成立的 。所以用《金匮》麻黄加术汤治疗 。麻黄与术配伍的意义,如喻嘉言曾说:“麻黄得术,虽发汗而不致过汗;术得麻黄,能并行表里之湿 。”本证不但表有寒湿,从苔腻、口淡、纳呆等症来看,内湿亦不少 。虽已加入二陈同用,但仍以苍术、白术并用更为合适 。②服麻黄加术汤后,患者迅速汗出热退,但半天后发热又起 。这种热型,从西医学来看,是大叶性肺炎体温下降时常见的一种征象,并不表示病有恶化 。故仍用麻黄加术汤发汗 。一方面结合当时呕吐、不恶寒、苔转黄、脉滑数等症,根据《伤寒论》“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之义,表明病有传经趋势,所以加用柴胡、黄芩 。我们考虑到,此时症情,既不宜用柴胡桂枝汤,更不宜用白虎汤,所以用麻柴合方 。患者大便已9日未通,如何通其大便是应该考虑的,但病非阳明热结,虽有传经趋势,仍不宜用承气 。再根据“先表后里”的原则和“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的理论,此时即使确有阳明热结,也未必一定能用承气 。而我们加柴胡、黄芩,即有通大便的意义在内 。治疗的结果,不但身热退而且大便通 。③在本例的治疗过程中,我们并不因为其为肺炎,又不因为其白细胞大量增高而舍弃太阳寒湿的辨证,误用凉药 。仍按《伤寒》、《金匮》的理法方药施治,终于获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柯雪帆.用麻黄加术汤治疗肺炎1例的分析.上海中医药杂志,1966,(4):140] 。
3.寒湿痹杨某某,女,44岁,农民 。于1993年8月16日初诊 。患者·全身关节冷痛4年,加重月余 。4年前因经期受寒淋雨致发热恶寒,肢体关节疼痛,无关节红肿,当时自以为是感冒,服用抗感冒药诸症减轻,亦未在意 。此后经常发作肢体关节疼痛,以双肩双膝为甚,关节冷痛重浊、夜间需双膝跪热炕才得舒 。曾在当地医院服中西药或有减轻,但效不巩固 。近月余加重 。夜间难以人眠 。自服抗风湿药效不佳 。刻诊症见双膝关节及双肩关节冷痛,肢体重着,舌暗淡苔薄白脉沉缓 。时值秋后 。已穿冬装,查双肺(-),心率54次/分,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四肢关节无畸形,双肩及双膝关节触之冷若冰霜 。查血常规正常,血沉12mm/h 。中医诊断为寒湿痹 。治以散寒利湿之麻黄加术汤加减:麻黄9g,桂枝12g,杏仁9g,甘草6g,
苍术30g,制川乌10g,牛膝10g,蜈蚣2条,片姜黄15g,水煎服,日1剂 。服药4剂,二诊见:精神倍增,双膝及双肩关节冷痛减轻,服药3剂期间,夜间已能人眠,仍感关节怕冷,舌脉同前,上方制川乌改为6g,蜈蚣改为1条,继服4剂,诸症消失,四年之痼疾十余剂中药得以根除,随诊1年未复发 。[李春英,张庆伟.麻黄加术汤治疗寒湿痹96例疗效观察.黑龙江中医药,2000,(5):12-13] 。
4.荨麻疹尹月芳,女,38岁,北宅村人,1977年4月22日就诊 。患者自述:3年前春天参加劳动出汗后用冷水洗擦身上而得荨麻疹 。一年四季均发,春天尤重 。痒疹先从背起渐延至全身,两腿最重,痒甚,搔抓后加重并流出黄水,多日不愈,夜间不能入睡,痛苦非常 。曾用脱敏药及中药治疗无效 。有人介绍来诊 。发病已1个月,周身有大片疹块,下肢与胸腹部最多,舌苔薄白,脉浮缓,此系风湿之邪郁于肌表不得透发而致 。用微汗除风湿之法调治,拟用麻黄加术汤2剂 。4月4日复诊:病人服药2剂后身出汗,周身痒疹消退大半、痒减,夜已能安睡,脉转缓 。嘱以原方继服3剂 。用后病人告之,痒疹全部消退痊愈 。今春查访病人,2年以来未再复发 。[刘柏.麻黄加术汤治疗荨麻疹.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0,(3):66] 。
【麻黄加术汤的作用与功效】【临证提要】麻黄加术汤治疗寒湿之邪郁于表里而导致的各种疾病 。根据原书“湿家身烦疼”的描述,本方可主要应用于痹证以寒湿痹,且体内素有湿邪者为佳 。又因为本方麻黄与白术的巧妙配伍,发汗而不至于过汗,并行表里之湿,很适合于湿邪缠绵难愈的致病特点,因此对于慢性顽固性的荨麻疹、慢性的肾功能衰竭凡具有如上病机者,往往可获效 。此外,对于夹湿的外感病,识证准确及时选用麻黄加术汤微微发汗亦可收良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