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经纬张颖:给科研和技术背景创始人的9条建议( 三 )


5. 不设限地与不同领域创始人碰撞
在第4点的延展下 ,我们强烈建议科研背景的创始人也能更多和其他领域的同阶段或一二个轮次之后的创始人交流 。 不仅是从别人身上学习 , 更要去聊他们的创新 , 去探讨他们的业务 , 去没有边际地碰撞 ,这期间有很大可能会商量出新的合作形式、新的商业模式、新的科研成果转化和IP商业化的机会 , 甚至是弯道超车的方法 。
头部的机构一般都有大量优秀的公司 , 完全可以通过他们去介绍兄弟公司的创始人 。 可以通过设置好自己的学习需求点 , 把这类交流变得更加高效 。
6. 先知识产权 , 后论文
科学家喜欢把新的研究成果发论文 , 但从商业角度讲 , 一定要让知识产权、专利先行 , 知识产权一定比论文更重要 。 你应该在知识产权进展到了一定程度后再有策略、有计划地发论文 , 这样在商业和学术上才能都站得住脚 。
一定要用商业模式来决定知识产权的布局、申报的节奏 , 用知识产权的布局来安排发论文的节奏 。 因为你的公司已经是一个商业的组织 , 必须重视商业的严谨性、商业的秘密 ,必须思考如何与竞争对手拉开距离 。 在科技推进一切的基础上 , 知识产权的布局就是命门 , 就是护城河 。
7. 转换市场思维 , 不要自嗨 , 适当放下心中的骄傲
科研背景的创始人选择创业 , 其实本质是进入了另一个领域 , 要能打破一些条条框框 , 要接地气 , 甚至要有狼性 。 科研的归科研 , 商业的归商业 。
科学家往往是顺向思维 , 喜欢从技术路线去思考产品形态 , 但市场往往需要的是逆向思维 , 要根据商业需求去倒推技术匹配 。 身份的转换也标志着成就评价方式的转变 , 不能因为在研究和技术上处于前沿和有新突破而自嗨 , 要能够从市场的角度来评价每项成果 , 客户认可才是最重要的 , 要放下一些作为科学家的骄傲 。
8. 以创始人为主导去主动学习和了解政策
和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互动一定是长期的积累 , 正向的积累 , 只有这样才会让相关部门、监管部门对你的公司有了解 。 在一些关键的节点上 , 不管这个关键点是好是坏 , 才可能让相关部门给你更多赋能 , 或更多沟通的边际 。 没有这些积累 , 就不可能期待当真遇到关键时刻 , 就能获得相关部门的支持或理解 。
政府鼓励科技创新 , 给予了大量的引导、扶持、激励政策和措施 , 科研背景的创始人一定要主动学习和了解 。在早期 , 创始人一定要自己来主导 , 以身作则 , 去花一定程度的时间 , 有方向、有节奏 , 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 , 寻求长期交流和协作 , 在相对成熟、稳定后可以引入GR同事来帮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