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事记|互联网流量的价格问题( 八 )
邓峰:在互联网广告市场出清的过程中 , 有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可以跨平台的流量价格指标?也就是一个标准化的衡量单位?
团长:CPM(千人成本价)是一个这样的指标 , 但不同平台不好类比 。 如果是类似形式的广告位 , CPM是可以对比的 , 例如我们可以拿头条开屏和微博开屏做对比 , 把抖音信息流广告和快手信息流广告做对比 。
在电商行业 , 还有一个衡量指标:广告货币化率 。 也就是电商平台上的所有交易产生的GMV , 有多大比例作为广告投放消耗掉了 。 淘系电商的广告货币化率在3-4% , 而拼多多略超2% , 所以我们说商家在拼多多的流量成本会略低于淘宝 。
邓峰:关于上述流量价格指标 , 国别之间可以比较吗?其他国家是什么情况?
团长:以电商为例 , 国内的淘宝和拼多多会公布货币化率 , 但是美国的亚马逊是不公布的 。 亚马逊有三分之一左右的GMV是自营 , 广告货币化率这个概念没有意义;而且 , 现在亚马逊等美国主流电商平台连GMV都不披露了 , 计算上述指标是很困难的 。
还有一个耐人寻味的区别:国外的电商交易 , 有很多是发生在品牌官网或独立站 。 在欧美 , 通过搜索直接拜访官网 , 通过电子邮件拉回流 , 最终沉淀在大型平台之外的独立站 , 是电商行业的常态 。 但是在国内 , 淘宝、京东、拼多多这样的大型平台一手遮天 , 哪怕是某个品牌的忠实用户 , 最终也是沉淀在它的天猫或京东旗舰店 , 而不会沉淀到官网或官方APP 。
邓峰:造成这个区别的原因是什么呢?
团长:这就是我正在研究的东西!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化太剧烈 , 例如美国人在疫情宅家期间 , 用电脑浏览器上网的比例大幅提升;但中国人哪怕宅在家里 , 也是玩手机 。 上面提到过 , 移动APP的获客成本太高、马太效应太严重 , 可能导致了在中国没有去中心化电商的舞台 , 大型平台控制了一切 。 不过 , 这只是我的粗略想法 , 不一定正确 。
邓峰:我还想问一个基础的数字:中国的各大互联网平台 , 广告收入一般占总收入的多大比例?
团长:字节跳动的绝大部分收入来自广告 。 阿里巴巴的广告收入比例看起来在降低(因为自营电商、阿里云发展很快) , 但大部分利润来自广告 。 腾讯的广告则不太发达 , 无论在收入端还是利润端 , 都比不过游戏;腾讯内部的很多流量资源 , 是作为战略投资的交换被输出给合作伙伴的 。
为什么现在大家都想去撸腾讯的羊毛?因为微信生态的广告不发达 , 张小龙本来就保守 , 腾讯的广告销售能力也比较弱 。 此外 , 腾讯通过游戏、战略投资已经赚了很多钱 , 不急于提升广告变现能力 。 我们可以认为 , 微信对游戏产品以及拼多多等合作伙伴的内部交易 , 算是一种隐形的广告 , 其价值是很难核算的 。
推荐阅读
- 传统|联想预热 135W 充电器,新款拯救者笔记本有望支持 PD 3.1
- 服务|互联网+税务让服务更优质 杭州代开发票税务进入新局面
- 线下|Are You OK?小米印度版 MiPay 软件获登记批准
- 移动|小米印度版MiPay软件获登记批准
- 征程|2021年度图片报道·新征程|31张日历记录:中国在路上
- 视点·观察|互联网人身险新规过渡期即将结束 17家险企明年起暂别该业务
- 互联网|首儿所互联网医院办公区启用 为患者提供就医便利
- 增加到|首儿所互联网医院服务能力再提升,线上号源增加到每日1500个
- 工业互联网|5G+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 记忆|为什么现在的年度听歌报告,越来越好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