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家|今天的游戏:放逐精神的理想国还是微缩现实的修罗场?︱播客

《涟漪效应》第十期
今年大火的电影《失控玩家》已经下映许久 , 但其对游戏元素的巧妙运用和“NPC(非玩家角色)觉醒”的主题依旧让人印象深刻 。
电影“用欢快的风格讲述了一个反资本、反规训的现代寓言”:名为Guy的NPC在游戏中觉醒 , 成为有自主意识的人工智能 , 不仅冲破了游戏的边界 , 还与程序员联手 , 一举推翻了无良游戏公司的宰制 。

玩家|今天的游戏:放逐精神的理想国还是微缩现实的修罗场?︱播客
文章图片

当一个NPC戴上眼镜 , 它就成了玩家 。
常年以来 , 游戏一直被视为现实生活之外或从属的存在 , 也一直遭受着“精神鸦片”“玩物丧志”等污名 。 但随着游戏产业的发展 , 与游戏相关的话题愈发渗透到我们生活当中 , 某些游戏中的逻辑和设定 , 甚至反过来成为现实生活的参照 。
与此同时 , 即便是虚幻世界 , 游戏依旧无可避免地渗入或复刻了现实世界的规则和权力 。 正如本期播客嘉宾提到的那些“现实渗入理想”的沮丧时刻:或是氪金玩家将你按在地上摩擦;或是运营商阴晴难测 , 随意变换规则;或是平台通过玩家的后台数据精准画像 , 轻松获利;或是为了升级重复着雷同的动作 , 玩乐沦为苦役……
此时作为玩家的无力感 , 和电影中NPC们似乎没有太大的区别 。
在哲人的憧憬里 , “游戏”的本意是对人之精神的无限探寻 。 而如今的电子游戏 , 是否正在偏离真正的游戏精神?
本期节目 , 我们将与两位嘉宾从《失控玩家》出发 , 聊聊“游戏”正在如何被定义和定位 , 在今天 , 它会是放逐精神的理想国 , 还是微缩现实的修罗场?

玩家|今天的游戏:放逐精神的理想国还是微缩现实的修罗场?︱播客
文章图片

《电子世界争霸战》海报 。
【嘉宾】
姜宇辉 ,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 2019 年 , 酷爱游戏的他在《探索与争鸣》杂志发表其第一篇有关游戏的论文《“玩是谦恭 , 不是解放”——作为控制、反制与自制的电子游戏》取得巨大反响 , 从此开始涉足游戏研究 。
杨凯文 , MMORPG(Multiplayer Online Role-Playing Game , 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资深玩家 , 游戏行业观察者 ,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研究生 。
【主持人】
葛书润 ,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人 。
马庆隆 ,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人 。
【以下为本次访谈的节选】
《失控玩家》真的“失控”了吗?
澎湃新闻:姜老师看过电影《失控玩家》吗?
姜宇辉:这个电影我只看了半个小时 , 然后觉得挺奇怪的 , 为什么NPC会觉醒?这是一个很荒诞的设置 , 游戏里面其实已经有了其他玩家 , 他们是有意识的 , 可以和他们互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