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采访人员 徐莉莎 田姣
10月16日 , 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 ,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 。
本文图片
来自四川成都的航天员叶光富搭乘神舟十三号升空 , 开启为期6个月的太空生活 。 他也是四川首位航天员 。
这次 , 除了出人 , 我们还出设备!
此次参与任务的运载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测控系统以及地面应用系统中 , 都能看到“四川造”的智慧 。 它们中 , 有的是为火箭、飞船、空间站保驾护航 , 有的则被希望“永远派不上用场” 。
在川央企承建70%测控网 , 航天器“眼明心亮不迷路”
茫茫太空 , 我们如何找到航天器的位置 , 如何指挥航天器执行一系列指令 , 如何与航天员取得联系?
这都离不开我国建设的航天测控网 。 来自成都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简称“中电十所”)就承研了其中70%的设备 。
可以说 , 他们为神舟十三号 , 织就了一张安全高效的测控通信网络 。
作为载人航天工程中的关键系统之一 , 测控系统的任务是完成对运载火箭、载人飞船的测控管理 , 也像一根“风筝线” , 连接航天器与地面之间的通信 。 它主要由控制中心、测控站、测量船、天链卫星组成 。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三号的测控保障 , 我们十所打满全场 , 是绝对的主力 。 ”中电十所副总工程师柴霖说 , 这是中电十所几代人传承的结果 。
最初 , 这张网只有陆地上的少数测控站和海上的远望船 。 柴霖回忆 , 在2005年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上天时 , 还没有中继卫星 , 测控覆盖率不到20% 。 这也就意味着 , 航天员进入茫茫天空 , 很长时间都是失联的 , “这对任务执行和航天员的心理都是极大的挑战” 。
2006年起 , 中电十所开始研制天链中继卫星 , “相当于把地面的测控站点搬到了天上” 。 柴霖说 , 目前已有5颗十所承研的天链卫星 , 在距离地球3.6万公里远的静止轨道上运行 。
陆基、海基、天基测控点的布局 , 形成了立体交织的测控网 , 对航天器的测控覆盖率达到100% 。
随着测控网数传速率的不断提升 , 天地通信的“县道”升级成了“高速路” 。 航天员进入太空后 , 不仅可以“眼明心亮不迷路” , 随时随地与地面高速通信 。 我们看到航天员进行天地话音通信、在空间站内上网冲浪 , 还有大量科学数据的传输 , 都靠这张网来实现 。
载人航天任务必须万无一失 。 以往 , 中电十所都需要派人到发射场和各测控站点保障 。 随着这套系统可靠性和智能化程度提高 , “现在我们提倡‘零保障’ , 在没有重大技术状态变更情况下 , 可以不用派人到现场保障 。 ”
推荐阅读
- 地面|全程回顾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任务
- 协议|伊朗国防部宣布发射运载火箭
- 运载火箭|2021中国航天发射次数首破50
- 高密度|12战12捷!数说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的2021
- 长三乙火箭|2021年中国航天宇航发射任务圆满收官
- 宇航|长征火箭48发全部成功!2021年中国航天宇航发射收官
- 运载火箭|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九号
- 通信|长三乙火箭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九号 2021年中国航天宇航发射任务圆满收官
- 系列|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九号成功发射!长征系列火箭今年48次出征
- 运载火箭|将天绘-4卫星送入预定轨道,长二丁运载火箭今年圆满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