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站|月下棹神舟 星夜赴天河( 三 )


6个月的长期太空驻留 , 对空间站、飞船以及航天员的身心健康 , 都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 。 航天员的身心健康受到长时间的负面影响 , 肌肉骨骼系统、心血管系统失重效应会更加凸显 , 可能会出现睡眠障碍、疲劳、感染、胃肠道病症和心血管功能失调等问题 , 出现应急医学问题的概率也会增大 。
当神舟十三号飞船成功升空的时候 , 另外一枚火箭已经竖立就位 , 另外一艘飞船也已整装待命 , 随时准备应对极端情况 。
其实 , 危险并不仅限于太空 。 除了迈入太空的航天员 , 每一道工序、每一个岗位的科研参试人员 , 都是平凡英雄 。
中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舱外航天服的研制 , 也有常人不为所知的危险 。 舱外航天服交付前 , 需要由志愿者穿戴后进行低压舱试验 , 在近乎真空的模拟外太空状态下检查其各项性能指标 。
哪怕有细微的差错 , 志愿者的生命都将受到严重威胁 。 但 , 每一次在科研人员中征集志愿者时 , 都有人主动报名 。
为开展航天员地面野外生存训练 , 教员队伍需要在森林、戈壁中选定设置各种恶劣环境 , 走没有人走过的路 , 探别人没有探过的险 。
还有剧毒、易挥发的特种燃料检验、运输和加注工作 , 但凡出现爆燃、泄漏 , 参试人员都可能付出生命代价 。
心中若无千秋业 , 哪来盛世百花开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每一座里程碑 , 都是每一名航天人带着梦想和信念 , 向着光芒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
为坚守一代代航天人的理想信念 , 神舟十三号乘组进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 除了开展专项训练、试验外 , 升国旗仪式和瞻仰东风烈士陵园等活动也写入了工作手册 。 在东风烈士陵园 , 安眠着700多位为了中国航天事业忠诚奉献、英勇献身的英雄先辈 。
为传承载人航天精神 , 神舟十三号任务策划了系列的科普和公益活动 , 王亚平将再次成为“王老师” , 还将结合传统节日的契机 , 弘扬我国传统文化 。
当年目送杨利伟首征的刘烽 , 又出现在为新“太空三人组”送行的人群中 。 如今刘烽已经成长为一名火箭副总师 , 他说这些年来 , 那种信念和勇气 , 从未丢失 。
当神舟十三号飞船在夜色中腾空而起时 , 时针已经指向了10月16日凌晨 。
57年前的10月16日 , 一朵巨大的蘑菇云在戈壁滩上腾空而起 ,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无私、无悔、无止境
“5 , 4 , 3 , 2 , 1 , 点火!”0时23分 , 在零号指挥员口令声中 , 长征二号F遥十三火箭拔地而起 , 直入苍穹 。
从竖立到发射 , 这枚火箭已经足足“站”了5个多月 , 成为了中国航天史上“站立”时间最长的火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