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陈胜前评《晚清最后的120天》:社会是如何崩溃的?

大约是在1999年前后 , 第一次了解到“沙锥模型” , 当时在上博士课程“更新世之后的适应(Post-Pleistocene Adaptation)” , 老师布置的阅读材料中有帕·巴克的 How Nature Works (《大自然如何工作》 , 华中师大出版社2001年有中译本) 。 巴克当时是美国圣塔菲研究所的博士后 , 专门研究复杂系统问题 。 沙锥模型是个实验 , 就是在同一个地方向下倒沙子 , 观察沙锥的变化过程 。 如果不断加沙子 , 速度尽可以均匀 , 沙粒大小尽可能一致 , 但是添加到一定高度 , 沙锥必定会发生坍塌 。 坍塌的过程往往是某一边突然大面积的滑塌 , 沙锥完美的形状被破坏 。 从复杂系统的角度倒是不难理解 , 沙粒之间是靠相互摩擦支撑聚拢为一个系统 。 当沙锥的高度还比较低的时候 , 尽管有不断添加的沙子 , 沙锥仍然可以保持稳定 。 随着沙锥高度增加 , 最终当某一粒沙子落下的时候 , 临界点被突破 , 沙锥系统崩溃 。 对于如沙锥这样一个开放系统而言 , 崩塌似乎总是难以避免的结果 。 人类社会就是开放的系统 , 历史上崩溃也时有发生 , 社会系统如何崩溃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跨学科问题 , 非常值得探究 。

清朝|陈胜前评《晚清最后的120天》:社会是如何崩溃的?
文章图片

最近读刘江华《清朝最后的120天》 , 从晚近的历史事件中重温了清朝的崩溃 。 该书抓住从武昌首义到清帝退位这四个月事件 , 详细描绘了崩溃过程 , 以及当时社会各个层面的反应 。 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 , 清朝的崩溃是不可避免的 , 但是具体到复杂的崩溃过程 , 许多人其实了解甚微 。 刘江华深入到原始的历史档案中 , 去粗取精 , 去伪存真 , 把丰富的历史细节展现出来 , 让我们看到清朝的崩溃何以不可避免 , 又何以那么突然与偶然 , 甚至显得有那么一点儿不真实 。 江华与我都是学考古出身 , 他后来走入新闻传媒领域 , 业余爱好近代史研究 。 他不像我们需要为学术考评而写作 , 而是为了自己的兴趣 , 反而多了几分从容 。 考古学十分关注社会崩溃现象 , 从史前文化系统到晚近的历史社会 , 通过长时段与多样形态的考察 , 从中获得更深入的理解 。 史前时代历史久远 , 信息欠缺 , 有关社会崩溃的探讨往往比较粗略 。 清朝离我们现在相对晚近 , 背景信息非常丰富 , 由此可以看到社会崩溃的许多细节 , 进而了解社会崩溃的机制 。
【清朝|陈胜前评《晚清最后的120天》:社会是如何崩溃的?】系统的崩溃是一种突变 , 某种意义上说 , 是整个系统推动的结果 。 哈肯的《协同学》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概念框架 , 突变的前提是系统要处在“临界状态” , 就像一个人站在悬崖边上一样 , 他越靠近边缘 , 对临界状态就越敏感 , 最后阶段 , 一只蚊子的重量都可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是否从悬崖上坠落 。 哈肯还提到一个重要的概念“临界涨落” , 处在临界状态系统 , 会呈现出更多样的可能 。 这一点我们在研究农业起源过程中深有体会 。 人类在农业起源之前是以狩猎采集为生的 , 大约距今1万年前后 , 因为某些原因(人口增加、环境恶化、社会竞争加剧等等) , 可以利用的资源越来越紧张 , 我们看到了什么呢?首先是广谱 , 即去吃平时很少吃的东西(就像海地人去吃某种土);然后是强化 , 就是花费更大的精力 , 把那些不能直接吃的东西变成能够吃的 , 如橡子 。 广谱与强化就是临界涨落 , 按照巴克的说法 , 系统处在临界状态时 , 表现最为充分 。 用一句通俗的话来形容临界涨落 , 就像病急乱投医一样 , 此时系统会尝试各种方法 , 表现自然最充分 , 当然 , 许多方法其实是走不通的 。 最后 , 当临界状态打破的时候 , 出现一个“序参量” , 它能够“役使”其他的变量 , 使之协同反应 , 从而产生指向同一个方向的变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