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小鹏汽车高管解读Q4财报:短期内芯片短缺不会造成影响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3月9日上午消息 , 据报道 , 小鹏汽车3月8日公布了2020财年第四季度以及2020财年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 。 公司2020年第四季度总交付量达12964台 , 同比增长302.9% , 其中P7交付量为8527台 , 环比三季度增长了37.3% 。 2020年第四季度总收入为人民币28.51亿元(4.37亿美元) , 同比增长345.5% , 环比增长43.3% 。 2020年第四季度毛利率为7.4% , 2019年同期及2020年第三季度分别为-6.6%和4.6% 。
财报发布后 ,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等公司高管出席了随后举行的财报电话会议 , 解读财报要点 , 并回答分析师提问 。
以下为财报会议全文: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Tim Hsiao:首先恭喜我们在过去的一个财年还有过去季度的一个优秀的表现 , 也谢谢接受我的一个问题 。 我想问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我们未来的指引 。 刚刚提到说我们未来的一季度 ASP 会环比下降5% , 我想要了解一下这里否认原因是什么?特别是在我们提到XPilot 3.5的时候 , 未来它也将对我们的收入有贡献 。 所以可不可以解释一下为什么未来的ASP指引会下降?
顾宏地:谢谢提问 。 因为季节性的影响 , 我们在一季度交付了近13000部车辆 , 2月份的交付量非常少 , 可能是全年交付量最低的一个月 。 我们当前的指引是12500部车辆 。 所以 , 这其中的500部车辆就是影响的结果 。 当然 , 我们也为些车辆提供了XPilot 3.5 , 也将那些已经激活该自动驾驶软件的用户纳入财报 。 但是 , 与去年四季度相比 , 整体收入仍受到较小的波动影响 。
Tim Hsiao:我的第二个问题有关电池 。 未来我们会使用新的电池 , 那我想知道这两种电池的使用对我们未来的交付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在第二季度会不会造成电池供应方面的瓶颈问题?
何小鹏:我们在最近6个月左右 , 电池是我们的供应商一直会去关注的问题 。 关于磷酸铁锂电池 , 随着这一个新的P7车型跟其他车型的出现 , 我相信在二季度电池的问题会面临一些新的挑战 , 磷酸铁锂是一个全新的电池 , 那么我们跟我们的供应商在紧密的合作 。 我相信二季度对小鹏的P7来看 , 磷酸铁锂电池可能是一个爬坡的过程 , 但是我相信在今年的三四季度会有一个明显的上涨 。 同时从我们之前在G3上面 , 推出低于500公里续航里程的这样一个经验来看 , 我们对于磷酸铁锂能够逐步比较快速地上量 , 是拥有很强的信心的 。
顾宏地:我来补充一下何小鹏刚才提到的LP(磷酸铁锂)版本的汽车 。 其实 , 我们看到 , 消费者对我们的LP汽车的需求还是非常健康和强劲的 。 自从推出以来 , LP版本的P7订单量已经增长20%左右 , 非常令人期待 。 至于小鹏提到的供应问题 , 我认为到今年二季度供应挑战会有所解决 。 所以 , 总的来说 , 我们相信二季度的交付量 , 相比一季度会有比较健康的增长 。
德意志银行分析师Edison Yu:感谢管理层接受我的问题 。 第一个是关于近期的问题 。 我们刚刚有提到二季度会出现环比增长 。 我想了解的不仅是二季度 , 对于下半年 , 管理层是否有一个指引?当然我不是要一个具体的数字 。 就比如说需求 , 下半年我们的月销售会如何?芯片短缺会不会销量有影响?
顾宏地:首先 , 我们不会给出一个长期的指引 , 但是小鹏刚才也提到 , 未来几个季度 , 我们会每季度推出一款新产品 。 因此 , 我们认为环比增长会比较健康 。 至于芯片短缺的问题 , 目前 , 我们的芯片供应可以维持两到三个月 。 长期的话 , 我们也在密切关注芯片的供应 , 以随时了解芯片供应对我们供应链的整体影响 。 但是在短期内 , 芯片短缺不会对我们造成影响 。 但我们也确实非常关注这一点 。 同时 , 其他大型的OEM可能面临的问题比较严重 , 但我们的产量相对较小 , 所以解决芯片短缺问题的办法也更为灵活 。 但是 , 还是要再强调一下的是 , 我们仍会密切关注芯片产业 。
Edison Yu:我还想再问一个关于XPilot的问题 。 对于下一代的XPilot , 你会考虑采用订阅收费的模式吗?如果不采用这个模式的话 , 未来XPilot的定价会如何增长?
何小鹏:针对不同版本更高等级的XPilot , 我们会采取更高等级的收费 。 但是这个收费是按照一次性还是按照年或者月的收费 , 我们会根据实际的客户反馈跟我们的思考来去定 , 但是整体来看肯定定价会越来越高 , 这是毋庸置疑的 。
花旗银行分析师Jeff Chung:大家好 , 首先我的第一个问题是想问一下未来我们在销售里面使用两款不同电池的电动汽车销量会有什么不同?我们预期的差异是怎样的?
【新浪科技|小鹏汽车高管解读Q4财报:短期内芯片短缺不会造成影响】顾宏地:在LP电池方面 , 很明显 , LP版本的P7新订单量增加了20% 。 LP版本的G3的话 , 新订单量增长应该在10%左右 。 我们相信 , 随着我们继续推出新的LP版本的车型 , 这个比例会继续有所增加 。 另外 , 自从我们不再提供低配版的车型后 , 配备XPilot软件的LP版本P7电动汽车的销量占比更高 。 那P7的整体庞大基数在未来十分有可能促进更高的XPilot软件渗透率 。
Jeff Chung:我还想知道 , 除去软件部分 , 光看电动汽车硬件本身的话 , 磷酸铁锂电池电动汽车和三元锂电池电动汽车的长期边际趋势是怎样的?公司怎么看待市场的长期趋势?
Dennis:我们推出磷酸铁锂电池产品的目的有两个 。 一是促进销量 , 二是降低成本 。 毫无疑问 , 磷酸铁锂电池版本的产品会提高我们的销量和边际利润 。 虽然我不能给出边际利润增长的具体数字 , 但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的P7和G3的边际利润都会提高 。
Jeff Chung:我第二个问题是关于自动驾驶软件的收入 。 考虑到之前一些P7车辆上搭载了XPilot 3.0 , 那XPilot 3.0的收入也会包含在一季度的收入里边 。 但是刚才管理层给出的软件收入指引还是比较保守的 。 所以我想知道这是为什么?然后 , 目前XPilot 3.0的渗透率是什么水平?以及未来的XPilot 3.5的渗透率会达到什么水平?
顾宏地:我之前好像已经提到过 , 激活了XPilot 3.0软件的P7在全部的P7车辆中占比为20% 。 再加上1月份的时候推出的OTA , 我们看到软件的渗透率是在慢慢上升的 。 然后我们也看到产品的使用率高达50%以 上 。 我们相信 , 随着搭载了XPilot 3.0架构的产品越来越多 , 渗透率会持续上升 。 XPilot 3.5的渗透率目前还很难预测 。 但是随着我们计划在四季度发布我们的第三款产品 , 新产品将搭载XPilot 3.4或3.5软件 , 这意味着80%以上的新车型会提升我们的软件收入 。 所以我们可以预期 , 新产品上的渗透率会高于P7 。
何小鹏:我想补充一点 , 就是说随着我们XPilot的不断升级 , 我们在更新的车型里面 , 我们会去掉之前的XPilot的旧版本 。 例如我们计划 , 我们第三款车型就不会有 XPilot 2.5的功能 , 全部都是3.0或以上的付费的功能 。 在我们第四款车里面 , 甚至我们只会提供XPilot 4.0的这样的一个自动驾驶功能 。 我们相信随着自动驾驶的软件跟数据能力的提高 , 以及硬件的规模跟技术整合的价格的下降 , 在不久的将来 , 我们会做到全部的车型 , 我们都可能会带全部智能驾驶的相关硬件 , 并且通过软件来进行收费的这样一种可行性 。
瑞士信贷分析师Bin Wang:谢谢各位领导 , 我就一个问题 , 关于自动驾驶的 。 好像这次指引中的自动驾驶有点提前 , 因为好像是说下一款车中型轿车就可以实现XPilot 3.5 , 也就是可以在城市实现NGP , 也就是说在城市实现90°的转弯 。 我想想问看这个是不是已经比原来提前了 , 因为好像原来的XPilot 3.5是在2022年实现 , 但从今天的谈话上来看好像在今年年底的时候就应该可以实现了 。 包括XPilot 4.0 , 原来也是2023年 , 但今天提到2022年也可以实现 , 所以我想确认一下是否时间已经提前了 。 这是第一个小部分 , 第二个问题是 , 是否说配了激光雷达就可以实现这个城市道路自动驾驶的XPilot 3.5 , 然后只有使用了下一个硬件 , 才能实现XPilot 4.0 。 所以就想确认一下 , 是否说今年年底就可以实现城市道路90度的转弯 。 以及如果我们加速了自动驾驶的研发 , 那么相应地 , 我们在未来两年的研发支出是否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谢谢 。
何小鹏:2020年 , 随着我们XPilot 3.0的研发 , 我们对整体XPilot 3.5、4.0甚至将来的5.0 , 我们都更加有信心 , 并且相对在原来的计划 , 越是时间久的将来 , 我们越有提前的计划 。 从3.5和4.0来看的话 , 我们会适度地比我们原计划提前推出 , 这也是基于我们XPilot 3.0现在这一个非常大量的使用数据 。 对此 , 我们是更加有信心的 。 这是第一个 。
那么我们相信激光雷达跟更高等级的算力的智能汽车会是未来自动驾驶的标配 。 这个激光雷达能够去跟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能进行更好的融合 , 提供更好的安全性 , 那么更强的算力才能真正帮助我们在城市的一级公路 , 然后到二级公路再到全域的这个城市的道路上面 , 能够提供更安全更好的交互 , 以及更好的自动驾驶体验 。 但是我相信自动驾驶在中国更广域的甚至到全无人驾驶的使用 , 还是需要一段可能比较长的时间 。 但是到达一个准的无人驾驶 , 我们相信会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快速一些 。
那么关于研发的投入 , 我们今年的研发投入会比去年的有相当大比例的增强 , 并且着重于跟自动化相关的领域 , 包括自动驾驶的软件、数据、算法以及自动驾驶的国际化 , 以及第4代的下一代自动驾驶技术和跟自动驾驶相关的软件驱动的硬件变革 。 在这些方面 , 我们都在做非常大的投入 。
美林美银分析师Ming Hsun Lee:管理层您好 , 我这边的问题主要还是关于海外市场的开拓 。 首先能否请您多给一些指引 , 就是说我们今年海外市场销售中心的设立 , 还有跟我们国内的发展会有什么不一样 。 另外这一个问题 , 就是说刚刚也有提到自动驾驶的一个国际化 。 我想了解一下 , 因为包括像在海外做自动驾驶的话 , 还有其他的一些软件或硬件 , 是不是也有需要换供应商的需求?然后另外一个就是 , 因为我们在国内 , 智能座舱这一块也是我们的一个强项 。 那这在国际化上面会不会遇到什么样的挑战跟瓶颈?然后想了解一下就是说像海外的的发展 , 至少智能车的发展来讲的话 , 小鹏汽车它能够跟国内同步吗?还是说因为国际化还是有它的一些局限和限制 , 所以说可能还是会有一些半年到甚至一年的技术差距?
何小鹏:关于海外市场的开拓 , 在2010年我第一次创业的时候就开始在做海外 。 我对国际市场的重视跟看法跟很多的企业创业者是不太一样的 。 海外市场需要一个非常长时间的基础铺垫 , 才有可能获得巨大的机会 。 我们在国内的发展跟我们在海外的发展 , 从整体模式上看 , 目前我们期望的是类似的模式 , 不会做巨大的变革 。 这样能够确保将来的多个产品线的能力以及我们的运营以及组织的能力 , 可以相对快速地复制和扩张 。
然后在自动驾驶的国际化方面 , 我们会在XPilot 2.5的基础上 , 直接会跟国内同步开始来进行研发海外版本的XPilot 4.0 。 我们主要会在以欧洲和比较发达的国家跟地区为主 , 来推动我们的海外市场 。 那么在智能座舱领域 , 因为小鹏的智能座舱的相当大部分都是小鹏自研的 。 我们在海外 , 从去年2020年已经开始有一定的团队 , 今年会进一步扩大我们的团队 , 来开始自研 。 当然 , 自研的基础奠定过程可能会慢一点 , 可能需要12个月甚至更多的时间 。 但是一旦做到一个比较好的基础之后 , 后面的扩张的速度以及成本以及效率会非常的好 , 所以我们在海外 , 无论是自动驾驶、智能座舱还是我们的平台化的能力 , 我们都是在最近的数年内 , 在多个国家(以发达国家为主) , 把基础做好 , 然后把品牌建好 , 把渠道和服务建好 , 然后把智能化的能力自研做好 。 这个时候我们才相信在之后的海外市场上 , 我们能够快速复制和快速成长 。
瑞银分析师Paul Gong:我的第一个问题关于研发团队的规模 。 我记得公司在上市时 , 大约是有1500名左右的研发工程师 , 其中约三分之一是在自动驾驶方面的 。 然后小鹏汽车现在的资金资源也比以前都要充裕 , 并且刚才你们也提到 , 今年会大幅增加研发开支 。 那能够分享一下未来研发团队将会扩展到一个什么样的规模?这是我的第一个问题 。
何小鹏:从今年开始 , 小鹏的研发团队和销售和服务体系的人员 , 都会有非常快速的增长 。 我们预计到2021年年底 , 我们的研发人员数量大概会超过我们之前的一倍 。 同时我们还会在我们的生态体系里面也布局大量的技术研发人员 。
Paul Gong:谢谢 , 我的第二个问题是关于自动驾驶或者软件的一个变现过程 。 因为当前来说的话 , 就是XPilot 3.0还是比2.5贵 , 就搭载率而言 , 它在P7上边都只有大约20%左右 。 我们是否有想过通过战略性调整XPilot 2.5和3.0之间的价格差 , 要么是降低XPilot 3.0的价格 , 要么提升旧版本2.5的现在价格 , 然后让消费者尽量多用这么一个软件 。 因为这软件的开发费用它是固定的 , 用的人越多的话 , 你所收集到的数据也就更多 。 可能就战略性地选择短期内不追求高级自动驾驶的变现 , 而是选择获取数据 。
何小鹏:我们并没有打算这样做 。 因为我们需要集中所有的能力能够在技术上向前 , 能够做到全球第一的自动驾驶技术 , 所以我们不会在新的车型上考虑兼容过去的自动驾驶的相关的技术 。 这是其中之一 。 第二我们可以看到在高等级自动驾驶 , 甚至无人自动驾驶的不同的情况下 , 在软件服务费用之外 , 我相信有很多新的生态跟新的扩展场景 。 我们更有信心在这些场景上会有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更高的收入 。 (完)
推荐阅读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