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首份《世界听力报告》:2050年全球1/4人口将不同程度“丢失听力”

【视点·观察|首份《世界听力报告》:2050年全球1/4人口将不同程度“丢失听力”】3月3日是世界听力日 。世界卫生组织当天发布的首份《世界听力报告》警告说,到2050年,全球近四分之一人口将不同程度地“丢失听力” 。据这份报告估算,到2050年,全世界近25亿人(占全球总人口25%)将有不同程度的听力受损,如果不采取行动,将有7亿人需要依靠耳科和听力保健等康复服务 。
_本文原题是:首份《世界听力报告》警告 到2050年全球四分之一人口将不同程度“丢失听力”

视点·观察|首份《世界听力报告》:2050年全球1/4人口将不同程度“丢失听力”
文章图片

不仅如此,“丢失听力”会对人们的沟通、学习和谋生能力产生严重影响,还会影响心理健康 。
好消息是,听力损失可以通过早发现、早干预来减轻 。报告显示,可以通过接种风疹和脑膜炎疫苗、改善孕产妇和新生儿护理、筛查和早期管理中耳炎等措施,预防近60%的儿童听力损失 。至于成人,可以通过控制噪音、保障听力安全和监测耳毒性药物以及注重耳部卫生等措施,保持良好听力,降低听力损失可能性 。
世界卫生组织对此发布了7条“安全聆听”实用小常识:第一,每周使用耳机不超过40小时,并尽量将音量保持在80分贝以内;第二,在舞厅、酒吧、体育赛事等嘈杂场所佩戴耳塞;第三,在乘坐火车等嘈杂环境中使用降噪耳机,减少我们对提高音量的需求;第四,监控自己使用耳机的时间和音量范围,做到对安全聆听心中有数;第五,限制个人音频的日常使用;第六,限制在嘈杂场所的活动时间并与响亮的声源保持距离,比如到安静的地方让耳朵短暂休息;第七,定期做听力检查 。


一旦发生听力损失,尽早发现和早期干预是康复的关键 。报告指出,目前的医疗手段可以治愈大多数耳病,扭转相关听力损失 。若听力损失不可逆转,则可提供康复服务,确保受影响的人避免听力损失的不良后果,已有一系列有效的听力技术,比如佩戴助听器或在耳蜗植入助听装置等 。对失聪者也有听力辅助技术和服务可以进一步改善他们的交流和受教育困境 。
但同时,在大多数国家,耳部和听力保健仍未被纳入国家卫生系统,耳病患者和听力损失者不易获得保健服务 。在低收入国家中,大约78%的人口每百万人有不到一名耳鼻喉科专家;93%的人口每百万人有不到一名听力专家;只有17%的人口每百万人有一名或多名言语治疗师;50%的人口每百万人有一名或多名专为失聪者授课的教师 。即使在耳科和听力保健专业人员占比较高的国家,专家分布也不平等 。这不仅给需要照顾的人带来了挑战,对提供这些服务的机构和人员也造成了沉重压力 。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呼吁,鼓励各国将听力问题的循证干预措施作为全民健康覆盖的一部分,纳入本国卫生系统 。世卫组织非传染性疾病司司长Bente Mikkelsen指出,须实行以人为本的综合方针,作为全民健康覆盖的一部分,将耳部和听力保健措施纳入国家卫生计划,并通过强大的卫生系统提供干预措施,“这对满足有听力损失风险或生活困难者的需求至关重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