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互联网影视宣发 不能只打“感情牌”

最近 , 互联网宣发成为影视传播营销的新动向 , 有人称之为开辟了一片“蓝海” 。 一些影视营销方熟练地使用“话题式”“热搜式”传播、短视频营销 , 以及直播间卖票等新手段 , 为电影票房作出了不少贡献 。
纵观这些新颖的方式 , 共同特征是立足互联网引发人们的社交需求及其背后的情感共鸣 。 《少年的你》以“小时候被霸凌”“少年的你后遗症”等互动话题吸引网友参与 , 《隐秘的角落》以“去爬山吗”等爆梗带动一波又一波观剧热潮 , 《夺冠》《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 , 打的都是回忆与乡愁的“感情牌” 。 此时 , 影视所满足的不仅是放松休闲或艺术欣赏的需要 , 而且是群体情感认同的需要 。 人们希望从影视中得到的 , 也不仅是故事、情节或人物 , 还有寄托了情感的话题 。 借由这个话题 , 我们获得了某种谈资 , 也有了进入由社交媒体建构的舆论场的“门票” 。 此时的影视作品具有了社交货币的功能 , 而获得这种社交货币 , 又几乎是互联网生活的刚需 。
当前 , 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高 , 网民已达9.4亿 , 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占网民整体的94.5% 。 互联网的意义早已超越了传播平台 , 成为人与人互相联系的纽带 。 自古以来 , 共同的兴趣就是人们互相交流的基础 。 今天 , 由于互联网特别是社交媒体的出现 , 人们表达和满足自己的兴趣变得前所未有的方便 , 与此同时 , 寻找与自己趣味相投之人的渴求也从没有如此强烈 。 于是 , 互联网时代的观众不但在时空上更便捷广泛地联系在一起 , 在趣味和审美上也前所未有地互相影响和渗透 。 而当趣缘成为网络空间里聚落形成的重要基础 , 人以趣分、群以趣聚也就成为“网络组织学”的基本规则 。 参与过同一电影话题的讨论 , 意味着口味相似 , 这也成为社交的基础 。
应该说 , 不论是制造热搜话题 , 还是短视频吸粉 , 抑或直播间里流量明星带货卖票 , 都为人们走近影视作品打开了一扇门 。 但是 , 观众入得门来 , 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什么 , 看后又有什么收获 , 才是影视艺术更应深入思考的问题 。 影视营销的根本目的不应该只是把电影票卖出去 , 而是我国影视业的高质量发展 。 因此 , 影视营销说到底要靠精彩的内容 , 以及对内容的准确解读 , 如果一味博眼球、抢关注、争流量 , 或者刻意触碰观众情感燃点 , 过度煽情 , 或许也能取得投机式的成功 , 却必然无以为继 , 而且可能损伤影视发展生态 。
【社交|互联网影视宣发 不能只打“感情牌”】因此 , 面对这片宣发“蓝海” , 互联网影视营销除了目前用好行之有效的新手段 , 激发人们观看影视剧的热情之外 , 更应想办法延续和保持观影追剧的热情 。 这就要求扩大和丰富营销的内涵 , 吸引影视评论专业力量的参与 , 多开展作品主题内涵、思想意蕴、艺术技巧和美学品格等方面的深度解读 , 在向观众营销的同时培养观众 , 在吸引观众的同时引导观众 。 只有这样 , 才能推动互联网影视营销的转型升级 , 更有效地发挥营销对创作的反作用 , 为我国电影高质量发展营造有利环境 。
作者:李邨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