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网|谁能与“成本杀手”特斯拉一较高下

作者:李溯婉
_原题是:谁能与“成本杀手”特斯拉一较高下丨推本溯源
特斯拉以接近50万辆的年销量 , 将毫无悬念地夺走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的宝座 。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 , 特斯拉给传统车企以及其余电动车企业重重一击 。 新年伊始 , 特斯拉在华又掀起新一轮降价潮来抢占市场 。 特斯拉产业链因此受益 。 截至1月4日采访人员发稿时 , 旭升股份、拓普集团、三花智控等涨停 , 宁德时代、华域汽车等股价也大幅上涨 。
特斯拉在2020年共交付了499550辆电动车 , 尽管离50万辆的交付目标仍有450辆的差距 , 但特斯拉CEO马斯克已经将这一成绩视为目标达成 。 作为特斯拉最强劲的竞争对手之一 , 比亚迪自2019年被特斯拉抢走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之后 , 目前与特斯拉的差距正进一步拉大 。 尚未公布2020年成绩单的比亚迪 , 去年1~11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6.08万辆 , 在最后一个月追上特斯拉基本无望 。 随着特斯拉进一步举起“价格屠刀” , 比亚迪将承受更大的压力 , 两者已进行新一轮较量 。
特斯拉在元旦宣布国产Model Y正式上市并大幅调低售价 , 逾10万元的降幅 , 不仅冲击ABB(奥迪、奔驰和宝马)的市场 , 低于奔驰GLC、宝马X3、奥迪Q5L等豪华品牌的传统燃油车的价格 , 还直接杀到部分自主品牌纯电动车主力车型的价格区间 , 与蔚来ES6、比亚迪唐四驱高性能版等纯电动SUV价格逐渐接近 。
无独有偶 , 同日 , 比亚迪汽车正式发布品牌全新标识(LOGO) , 实现品牌焕新升级 。 这意味着 , 比亚迪汽车愿以更开放的姿态与用户和伙伴彼此链接 , 共同探索在智能化时代的汽车产品与服务的新业态 , 共建新价值汽车品牌 。 面对特斯拉的“狼性” , 比亚迪不得不被动地应战 , 加快提升品牌力和销量 。
借助国内新能源补贴的东风和快速成长的市场 , 比亚迪曾经在全球新能源车市里的销量领先 , 但随着新能源补贴逐年退坡以及特斯拉在华国产 , 比亚迪原有的优势逐步丢失 。 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已敲定 , 相关补贴标准在2020年基础上再退坡20% 。 进一步降低成本、扩大规模以及提升技术等成为新能源车企亟须完成的新功课 。

一财网|谁能与“成本杀手”特斯拉一较高下
文章图片
图1/1

特斯拉为何做到大幅降价?在华加快国产是主要原因之一 , 特斯拉借此不仅降低了人工、销售等成本 , 零部件采购成本也在大幅降低 。 例如 , 由此前从松下采购三元锂电池逐渐扩大到向宁德时代采购磷酸铁锂电池 , 这进一步为特斯拉降价创造了更多的空间 。 此外 , 特斯拉空中下载技术(OTA)等软件技术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 , 在一定程度上带动销量上升以及提升盈利空间 。 还有 , 特斯拉直销模式也有助于其大幅降低营销成本 。 因此 , “成本杀手”特斯拉频频发起价格战 , 通过降价扩大规模效应 , 在电动车市场的占有率突飞猛进 。 甚至有业内人士认为 , 随着特斯拉进入增长快车道 , 有一天或许出现免费送车而靠软件升级来获取利润的模式 。
特斯拉在不断颠覆汽车圈 , 去年取代丰田而成为全球最高市值的车企 , 并且迅速将丰田等传统车企的市值远远抛在身后 , 这意味投资者对特斯拉前景给予充分肯定 。 不过 , 特斯拉在未来将会出现无敌最寂寞的情况吗?
虽然特斯拉在电动化、智能化以及网联化的赛道上暂时抢到有利的位置 , 但新一轮比拼才刚刚开始 , 存在诸多变数 。 无论是国内还是全球的车市 , 电动车的市场占有率依然停留在个位数 , 而一些品牌的燃油车依然保持增长 , 并逐渐通过混合动力等节能技术对电动车的进攻进行防守 。 与此同时 , 在智能电动车赛道上 , 越来越多强劲的竞争对手正在加入 , 包括传统巨头丰田、大众等 。 前不久 , 丰田汽车公司掌门人丰田章男吐槽电动汽车被过度炒作而一石激起千层浪 。 无疑 , 特斯拉等电动车企快速崛起对传统车企正逐渐构成一定威胁 , 但汽车圈未来是否会发生类似苹果取代诺基亚的一幕 , 业内存在分歧 。
一方面 , 特斯拉在短期内没那么容易攻占传统车企巨头的城池;另一方面 , 大众、丰田等也在加快电动化的步伐 , 例如丰田将电动化车型占其销量一半的计划从2030年提前到2025年 。 这些跨国车企巨头在较长时间内依然是特斯拉最强劲的对手之一 , 至于在下一站谁将胜出 , 则看这些传统巨头真正的智能电动车技术贮备以及能否掐好时间节点顺利完成从燃油车到电动车的切换 , 以及特斯拉是否能尽快提升品质以及在技术上继续保持领先的地位 。
【一财网|谁能与“成本杀手”特斯拉一较高下】除了传统跨国车企巨头外 , 国内一些自主车企也有可能在未来与特斯拉比肩甚至弯道超车 。 电动化是上半场 , 智能化是下半场 , 随着5G时代到来 , 自动驾驶技术将会加速 , 从单车智能驶向车路协同 , 中国正从多方面支持智能汽车的发展 , 各大汽车集团纷纷加大力度发展高端智能电动车 , 蔚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也在快速成长 。 不少自主车企加快与科技巨头跨界融合 , 在未来万物互联的时代 , 特斯拉要一直守住电动车盟主的地位的难度将增大 。

    推荐阅读